蒲剧的表演与音乐就像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正所谓“一台锣鼓半台戏”,蒲剧音乐占据着蒲剧的半壁江山。多年来,知名蒲剧音乐设计张志勇一直在蒲剧音乐的半壁江山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积极开拓,不断创新。他为蒲剧的荣耀而欢欣鼓舞,也为蒲剧步出低谷而四处奔走,不管风和日丽还是阴云密布,他始终以一己之力坚持不懈地推动蒲剧在新时代实现新的传承与发展。
音乐设计成绩斐然。在蒲剧音乐设计中,张志勇始终坚持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这个根本,既注重继承蒲剧音乐的传统精粹,又积极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蒲剧音乐不仅具有传统的厚重感,又具有当今的时代感。他为众多蒲剧表演者进行过音乐设计,从武俊英、王艺华、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这些大名鼎鼎的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到苏鹏、杨燕、李晓芳这些观众极其喜爱的蒲剧名家,以及为数不少的蒲苑新人。他参与了众多蒲剧经典剧目的音乐设计,从30年长演不衰的《狸猫换太子》《周仁献嫂》《三滴血》《烤火》,到闪耀国家大剧院的《忠义千秋》。他独立完成了《桃花峪的春天》《安安送米》等6部剧目的音乐设计。盐湖区蒲剧团、永济市蒲剧团、闻喜县蒲剧团、夏县蒲剧团和临汾市隰县蒲剧团纷纷邀请他编排剧目,特别是他受邀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蒲剧团编排的大型反腐倡廉古装剧《姚崇辞官》,荣获了2017年河南省戏剧调演文华音乐创作奖。这是蒲剧音乐在河南省获得的第一个极具分量的省级大奖,为蒲剧争了光,也为所有蒲剧人在负重前行的征程中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积极致力于蒲剧发展。在专注于蒲剧音乐创作的同时,他还积极致力于蒲剧知识的普及与蒲剧事业的发展。他与妻子、一级演员苏鹏共同开办了“志勇蒲剧培训班”,讲授蒲剧知识,教学经典唱段,进行台步身训,解析化装服装,指导乐器伴奏,为喜欢和热爱蒲剧的戏迷票友进行专业指导。培训班开办5年来,培训学员300多人,让一大批戏迷受到了系统培训和专业指导,由“看热闹”变为“看门道”,成了戏迷中的技术派与专业队。同时他还在每晚19:00—22:00进行线上直播,讲蒲剧知识、话蒲剧春秋,为广大戏迷朋友释疑解惑,专业指导,至今开播场次超过1000场,受益人数超过30万。目前还承担着院演出一团戏迷培训班的授课任务。
大胆进行创新与融合。他在蒲剧音乐设计中,主动融入当代音乐发展潮流,积极适应现代观众审美需求,并借鉴影视、游戏等的创作理念,对经典剧目《周仁献嫂》的音乐设计进行创新性改良,在剧中增加了主题音乐。这在蒲剧音乐设计上是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重大首创。通过主题音乐来概括全剧的主体基调、反映全剧的整体风格、增加剧目的辨识度,并对主人公周仁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进行衬托、展示和渲染。全剧最核心的一场戏《哭坟》,是蒲剧极其著名的经典折子戏,他在处理这场音乐时,增加了前奏曲,用中西混合乐队共同演绎,乐曲在忧伤中透着悲壮,在低落中又不失激昂,表现了主人公奋力抗争、顽强不屈,又茫然无措、无可奈何的内心。这段曲子一开始就为整场戏定下了基调,也完美展示了周仁极其复杂的精神世界。这段曲子也以其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得到了观众的普遍喜爱和业界的广泛认可。这段曲子在抖音、快手上迅速转载、传唱,转载量超过10万人次,还有不少人用这段曲子来编排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短视频。周仁来到坟前时,音乐比原来有了新的创意,把传统的板胡亮弦,改为小唢呐。因为小唢呐听起来更为悲伤,比板胡更有穿透力,能够把人瞬间带入悲伤的氛围,对观众的感染也更强烈。在唱腔上,不再用传统的滚白,而是改作念白,在主题音乐的衬托当中,周仁通过念白完成了对人物的展示。
我们期待张志勇有更多更好、观众更加喜欢的蒲剧音乐作品。
文胜 安军/文<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