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965 0
发表于 2017-4-19 18:48: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2008年11月20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参观李家大院后,欣然挥笔题字:“不登李门,安知善大;不入深宅,枉到河东!”2014年1月13日,国家民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爱萍在李家大院调研时,惊叹李家大院的善器物、善遗物保存的如此完好,称李家大院是慈善文化的活化石,是活生生的中国慈善博物馆。
  那么,李家的善在哪里?李家的善有多大?李家的善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怎样传承李家大院的慈善文化?在修复、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在搜集、挖掘、整理李氏家族的史料中,我们亲眼见证了李家大院的“善”,更被李氏家族的善行善举深深感动,也在默默地实践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慈善文化。

李家大院是慈善文化的活化石


  李家大院是晋商大院中最富情调的大院。从建筑学上讲,李家大院呈现的是多样性,古老建筑,南北融合;欧式风格,中西合璧;气派华美,富有创意。从美学角度上说,大院砖雕、木雕、石雕、彩绘、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三星高照、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多子多福、松鹤延年、耕读传家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古中国”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从物化实体上细细观察,李家大院是“立体”的精神财富,它散发出一种历久弥新、永不飘逝的祥瑞之气——善。步入李家大院,院是一个个善,善是一座座院。徜徉其间,熏风和煦,善气惠人,仿佛投入吉祥的怀抱。大院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记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原始基因——“善”。
  在李家大院门前,硕大的善牌坊上镌刻着“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五句话,虽经岁月洗礼,依然挺拔耸立,每时每刻都在向世人讲述着李氏家族三代十位当家人百年行善的故事。
  在李家大院古巷道内,有一6米多宽近7米高的善影壁,上面有365个正、草、隶、篆不同字体的砖雕善字,寓意为一年365天,天天行善。考证为清代道光年间所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善影壁。相传李家人不仅教育子孙天天做善事,而且每天早晨起来讲善事。为什么呢?因为每天讲善事讲多了,人心自然就装着善事,就向善行善了。在向善行善中,人气血平和,自然减少了患病几率。道家讲“善能生阳”,是说善良、为善能增强人体的阳气。全身的阳气充足,病邪就难以入侵。我们常见的有百寿影壁、百福影壁,这是利已的,而李家大院的善影壁却是利人的,这确实是一份沉甸甸的善文化遗产。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李家大院古建院落的门楼匾额题字,彰显着院主人的修养和志向。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修院门楼匾额题字是“善乃本”;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行院门楼匾额题字为“修德为善”,会客厅内悬挂的是“为善是福”条幅;李道升院腰厅上方题字是 “为善最乐”;李道荣的商铺门楼匾额题字为“惟善为宝”;第十六代“大”字辈李大辅院腰厅匾额题字为“上善若水”等,这些与“善”有关的匾额题字,昭示着李家人做人处世的根本是存善心,做善事。教育后人要修养道德,广做善事;要把行善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行善像水一样,谦恭地为别人造福,而从不和别人争名争利。

  李家大院的古院落内,凡门有楹联,见柱挂楹联,最引人注目和回味的是善楹联。庆禄堂门的楹联是“仁为福地一生乐,善作良田百代耕”。功德堂门的楹联是“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二字,遵司马公遗训只在积德一端”。月亮门的楹联是“知乎天地善为本,止也吉祥室有余”。这些善楹联既是主人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也是古院落留给后人的精神库藏。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李家大院功德堂内存放着世人对李家善行善举的褒奖实物,有“德行碑”、“万善同归碑”,有“博施济众”、“乐善好施”、“为善有方,世人标的”牌匾,有因李家人乐善有德,清廷赠封的奉政大夫官服及五品宜人的服饰。这些“善”遗物,记载的是李家人的善行义举,弘扬的是李家人的高尚品德。至今李家大院保存着民国十七、十八年大旱时李家人赈灾济困的“赈灾锅”,而18米高的“放赈楼”依然矗立在古院南边。
  李家大院一经楼窑洞顶上有近百米用普通砖瓦拼成的花墙,50组图案自成一体,无一重复,朴素典雅,美观大方。建筑专家称是“中国罕见的砖瓦墙”。据说,民国初年河东小麦歉收,为救灾民,李家人聘请当地揭不开锅的贫困者到家中修建窑洞,通过增加工序,延长工期,让这些人多停留,多吃饭,多拿钱,两个月的活干了半年之久。这实际上是在救助中拭去被救人的心伤,在扶困中敬畏被扶人的尊严。这百年砖瓦墙向世人展现的是灵魂的返璞归真,昭示的是人性的虔诚归依。这真是大善无言,大善无痕。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一)

  李氏宗祠内有清光绪十三年建宗祠时立的一通劝善碑。碑文开头开宗明义讲道:“人生在世,不过乎使人为善。何以谓之善,何以恶之谓也?上则以善于国以忠为主,内则善于家以孝为先,外则善于师长以身名为饰。及乎万善皆备。”意思是说,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功德是劝人行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对于国家来说,最高的善是把尽忠作为第一重要的事;对于家庭来说,最大的善就是把孝顺作为最当先的事;晚辈对师长来说,最大的善就是自己功成名就,可以给他们带来荣耀。以上三点做到了,天下的善就归于一身了。李氏宗祠内有李氏家训,其中第十六条是“行善道”,内容为:“善,无私也。人之在世,为善最乐,惟善为宝。施行善道乃家族兴旺之本。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近可解他人之难,远可荫及后世。凡我族人,必行善道,代代相继,万不可断。”
  我们生活在“古中国”——运城,我们不缺精神财富,而是缺少发现精神财富的眼睛。就李家大院而言,所有遗存的善器物、善遗物,珍贵、古老,不可复制。可以说是蕴藏着的一笔厚重的财富金矿。只要抬眼就可以瞻望,伸手就可以触摸,侧耳就可以倾听。这些凝固了的物化实体,虽经上百年的社会动荡和风雨剥蚀,至今仍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它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鲜红血液,它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的原始基因,它辉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性光芒。它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亘古河东地方人情的真实写照,是晋人仁爱至善的标本记载,更是人们创造和践行慈善文化的历史见证。这是李家大院区别于其他晋商大院的唯一性。所以说,李家大院堪称中国慈善文化的博物馆、活化石,是中国慈善文化的传播地、体验地。自李家大院运营以来,接待参观最多的是学生、企业家、经商者、干部、职工、农民等,运城市内11所大中专院校在李家大院建立了德育教育基地,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李家大院接受慈善文化的教育。企业家、经商者们到李家大院来,就是想看一看高墙大院,想寻找和感受一下一个逃难人如何成为大商贾,一个留学生如何成为实业家和慈善家。可见,行善给李家带来的不仅仅是美誉,最大的益处在于净化着后辈人的心灵,这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座建筑群中,专家可以研究古建,商人可以朝拜取经,文人可以抒情咏怀,为官可以崇德明志,但无论怎样,只要一心向善,都可以在此接受慈善文化的教化和洗礼。

3045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