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每年端午都包粽子,我有时间就跟着学,但总是没有老妈包的好,可能包的太少了。老妈包的粽子好看、瓷实,口感好,比外面卖的粽子都硬一些,有咬劲儿。今天终于有空把老妈包粽子的方法记录下来,各个细节都问清楚了,在此分享给大家。
用料
糯米、大黄米、黏高粱米 | 若干 | 豌豆、花豆、咸蛋黄、豆沙馅、大枣 | 若干 | 粽叶、马连 | 若干 | 碱 | 一点 |
记录70岁老妈包粽子的做法
- 干粽叶泡水煮几分钟,再冲洗干净。
- 捆粽子的马连,在煮过粽叶的热水里泡一下就可以,时间长了就糟了爱断。
- 各种米提前2小时泡上,泡时间长的包出的粽子软。
- 豆子、豌豆渣、大枣提前泡好,蛋黄提前用白酒和香油淹好。
- 开包啦,先把粽叶(一般3、4片)捋好,沾水会更贴合。
- 然后弯过来,形成第一个尖角,不要有漏洞。
- 放入少量米,中间用手指挖个坑,准备放馅料。
- 放入豌豆和蛋黄,因为今年北京稻香村的豌豆蛋黄粽早早就卖断货了,所以特意要让老妈包这种馅。
- 每次放米都要用手摁压,把水尽量挤出,把米摁瓷。
- 弯会粽叶,要用手把粽子两边都捋好,不要漏米。两边都用大拇指捋好。
- 然后用马连绕两圈,系好。
- 一个完整的四角粽就包好了。
- 如果边上漏米,就补上一个粽叶。
- 煮粽子也有窍门,要这样一层一层码好。
- 最后压上重物,老妈有专用的石头!如果不压,粽子可能煮软、煮坏了,米更容易跑出来。
- 用高压锅煮的话,码两层的,直接煮1小时即可。码三层的,要先煮40分钟,然后加一次水,再煮20分钟,因为高压锅容量小,一次放的水不够,中间加水要关火放一会儿,没有气了再开盖。
- 粽子煮熟啦!
- 蛋黄木有油,我们家的习惯是沾着白糖吃粽子!甜甜糯糯的感觉!
小贴士
粽子瓷实的窍门:1、米不用泡太长时间。2、包的时候多摁压,系紧。3、煮的时候要排列紧密,用重物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