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小粉红的面子

1128 0
发表于 2017-5-25 09:57: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登录免费浏览更多你关注的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余亮    原标题:小粉红的面子
小粉红的面子
  原编者按:这几天,“甜美的空气”在网上弥漫。马里兰大学留学生杨某的发言引起公愤。今日推送三篇文章,以备参考。
  余亮老师在《小粉红的面子》《批判“辱华”女生让我再次嗅到“大清”气息,不过是特别甜的那种》中认为,愤怒声讨的主力小粉红也是“身份政治”的产物,因为他们没有鲜明政治立场,所谓高声捍卫的只是自己的出身、经历和身段。保马编辑部认同这种尖锐的批评,自私自恋是一切谬误的根源。同时也愿意指出,如果叭儿狗自坠入水,不妨“从而打之”,“叭儿狗如可宽容,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事有是非理有曲直,没有批判能离开人的经验,只看是否对人民有益,是否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叭儿狗的是否该打,第一是看它爬上岸之后的态度”。老田老师在《马里兰大学支持杨舒平的“造谣权”和“媚骨”?》中则鲜明深刻地坚持了这种不断痛打的精神。
  感谢“智能国”“新世纪评论”微信公众号对保马的授权。
  “小粉红”的面子
  文/余亮
  女大学生脚踹4岁女童,这是一件小事,引爆的舆情却描出一个大群体的画像。对于高喊“踹得好”的那部分人,虎嗅作者伯通从中解出“恐童”特质,但还有更多要素值得解读。他们与小粉红的关系更是值得玩味。
  特色身份政治
  女权、性少数(反恐同)、环保、动保(爱狗人士)、族裔(黑人命贵)、超国家身份(世界公民)……这些“身份政治”的标签,在西方世界风风火火了三十年,现在不仅在西方遭遇挫折,在中国网络上,也面临迷之尴尬。
  1968年的巴黎红五月风暴,是传统革命政治的最后回响。此后各种后现代的、垂直的身份概念,代替阶级、民族等横向总体概念,成为中产阶级热衷的政治议题。
  冷战结束,西方一片形势大好,以追求平权和“被承认”为宗旨的各种身份斗争,日渐成为老生常谈的“政治正确”,并最终转化为一种阶层格调,想想好莱坞明星们哪个不会使用这些概念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和欧亚非大陆中央地带的变乱蔓延开来,这些身份游戏规则,在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大事件中连遭冒犯。“美利坚分众国”大统领特朗普对他们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主不在乎!
  在中国互联网上,这些概念也一直无法成为主流,甚至被中国网民轻蔑地打包为“白左”一词。
  不能说是天朝拒斥身份政治。市场经济天然制造差异,刺激身份。把白左放一边,我们才可以看到什么是中国互联网上的特色身份政治标签:小粉红、小确幸、情怀党、民国范、屌丝、高富帅、硬盘(上海人歧视外地人专用)、公知、五毛、美分、港独、台独、皇汉、圣母、狗粉……几乎都由对立面来定义。公知、五毛、美分、台独等当然有传统政治的影子,但绝非传统政治思维可以厘清,帝吧远征事件就是典型。即便“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现代政治概念,也要首先理解为“公知腔”,一种身份追求——并非真切在乎自由主义,而是追求一种精神优越的腔调。
  中国网民对川普的汹涌热情令全世界侧目。那么他们真的像川普一样对政治正确嗤之以鼻吗?如果是,那怎么解释最近当中超外援拉维奇做了一个模仿亚洲人的眯眯眼表情,同一波粉红网民认为这是歧视并且始终不依不饶?再比如,公知支持同性恋,而吊打公知的小粉红同样可以支持同性恋、关切被拐女教师。每一种政治正确都无法被某个群体专属。
小粉红的面子

  (拉维奇惹争议照片)  抱怨“你国”政治议题low是没有意义的,现实比你想的更精彩也更混沌。多线程时代,几条线索若隐若现地交织着。
  创伤夏令营
  巨婴脚踹女童引发的舆情,让这个混沌达到了极点。
  先做个对比。在今日头条这种流量巨大,读者年龄跨度大的平台上,热评都是清一色支持母亲、反对女大学生的。体现了一种普遍的民众常识。
小粉红的面子

  这次知乎与头条取得了一致,高票答案都倾向于批评女大学生。然而在一个知识青年与小粉红读者极多的网站,评论区却是这样的:
小粉红的面子

小粉红的面子

  (不仅有情绪性言论,还有一本正经的严密雷人分析)  不要忘记,三年前,大陆两岁儿童在街头小便,有香港人录像并呵斥家长。在同样的粉红网站,读者排山倒海痛斥香港人,而很少批评大陆家长不守规矩。这一次,舆论翻转,“踹的好”、“熊孩子就是欠揍”声音此起彼伏,又该怎么解释?
  伯通《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跳出了网民在规矩、执法层面的纠缠,进入社会情感结构层面讨论,并深深抓住了其中一条——没有经历过“痛并快乐”养护小孩工作的独生子女一代成了“恐童”者。
  顺着这条线索,我想牵出一篇文章:1993年《读者》杂志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80后一代的“噩梦”。文章讲述内蒙古夏令营里日本孩子吃苦耐劳,完胜中国孩子。此事当年被拿来耳提面命。而如今在百科词条里,已经被指为编造事实。
小粉红的面子

  几年前,一大波青年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发起对作者孙云晓的嘲讽和批判,指责这篇文章让自己小时候背负了严重的心灵包袱,而今天中国远比日本强大等等。时隔二十年,当年的孩子已成人,但创伤性记忆仍然纠缠。孙云晓的文章被扒了个底朝天。快意恩仇式攻击显然超出了一般批评的范畴,很有一种媳妇熬成婆的扬眉吐气感。
小粉红的面子

小粉红的面子

  对孙云晓的批判是在一个更大背景下发生的,那就是世界动荡,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社交媒体兴起,微博上造谣与反造谣双方大战的时刻。正是在对谣言的斗争中,产生了小粉红群体。他们生活安定,承认中国崛起的成就,反对谣言,反对逆向歧视。与此同时,台湾腔与民国范式微。所以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夏令营中的较量》只有在这种时候,被定义为逆向民族歧视的典型揪出来。
  孙云晓也没有全部说错,至少我见过的很多肥宅,虽然歌颂崇拜中国军人的吃苦耐劳,但那不是自己会过的生活,与自己的体重不合适。光想一想“夏令营”中的负重行走简直就是“迫害”了。所以扬眉吐气的内涵是:没有那种磨练,我也很好!国家也很强大!
  他们是谁?
  粉红学与生活政治
  来看一眼人民网发布的小粉红人口学数据分析:
小粉红的面子

  险峰凸起的一段正好是198X到2000年出生这一段,不仅包含了“创伤夏令营”的一代人,也包含了大部分批判女童母亲的年轻人。
小粉红的面子

  男女基本持平。20岁到25岁这一段,女性比例还超过男性。  由于官方的肯定,“小粉红”已经成为显学。
  伯明翰派学者雷蒙·威廉斯曾经发明了“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这个词,相对于“思想结构”,指代特定社会条件下人群的情感和常识之成分、特色与来源。很多小粉红的批判者只从简单的集权/自由主义范畴去理解,并借此攻击民族主义,说他们左,显然搞错了时代。
  小粉红与公知、民国范的对立并非那么绝对,都是“文明人”,分歧在于,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面子”?公知认为世界公民应该成为自己的文明身份。更多的新一代网民认为,自己的国家身份就足以骄傲。高铁、神舟、航母、《三体》、支付宝都是足以自豪的名片。
  布莱尔的老师吉登斯认为,冷战结束之后,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上升,取代了宏观层面的“解放政治”,这也正是身份政治逻辑的一部分。在帝吧远征的争吵中,跳出来的不是民族、阶级,而是美食、美景、美女和表情包大比拼。
  生活方式和自豪感,淘宝店一样琳琅满目,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文明人的面子。小粉红、军宅的身份诉求就是:你看好了,我是有教养有规矩的文明大国人。
  问题在于:什么才是宅男宅女们的教养和规矩?
  规矩党的诞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规矩是每个小粉红必须恪守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规矩既成,重在践行。讲规矩要从行为端庄开始。
  因为网民连篇累牍论证女童和家长不守规矩,资深新闻评论员沈彬说:
小粉红的面子

  这话不算夸张,不少年轻网民宣称:自己从小就被妈妈教育的很好。
小粉红的面子

  也有人提出,看似网民在斥责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宽待孩子和老人的。他们只是被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和新闻里各种恩将仇报所刺激,从而在网上发起语言暴力。乱插队,高声讲话、不牵狗绳、机闹、医闹、各种碰瓷……在每一件热点社会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各方互相指责无规矩。
  “规矩”是一个百分百正确的词。但是关于规矩的感觉是在变化的。历练的人,不会指望自动实现规矩,遇到人际问题会去想法交往,交涉。与他人的磨合本来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是一件需要情商和精力的事情。但快餐时代和数字时代,“磨合”已被二次元男女从生活里剔除。家庭里一句话不投机就离婚,社会上一句话不投机就躲开。希望这个世界就像那些可以自动学习用户习惯的APP,给我一个订制好的世界。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新人类”,谈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很在行,但是在办公室苦恼的问题却是:我怎么判断另一个同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诸如此类。
  对他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太困难了,大国战略决断要相对单纯些。伯通说他们“把孩子删掉了”,其实最好把所有烦扰都删掉。这辈子还没负过什么大责任,但觉得天下都是己任。在国际舞台,他们讨厌认为自己吃不起茶叶蛋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他们恐惧阿姨大妈和熊孩子。大妈是他们眼中另一种不守规矩的生物。熟人社会、人情练达,这是二次元居民不理解的。
  规矩,是普适的,还是阶级的?可能都有,你的感觉会告诉你对方和你讲的规矩到底是什么东西。
  规矩背后的阶层排斥
  来回想一下几个月前宁波动物园老虎咬死人事件。大部分网民懒得念及那个父亲最后时刻的绝望,只谩骂他不守规矩,谩骂他害死了老虎。同情遇难者的文章被跟帖骂的狗血喷头。有人指出此人是低收入者,这更令网民逆烦。他们如今更喜欢用这样一句话反驳:“你穷你就有理?!”
小粉红的面子

  也难说网民全然没同情心,这句话表达了对依闹治国的不满。应该说,数年来媒体对社会事件的不实炒作是有责任的,尤其社交媒体、自媒体上各种维权、众筹套路透支了人们的同情心。物极必反,导致了一种时刻等待新闻反转的心态。
  但这种逆烦,加上二次元心态,很容易就为阶层排斥打开了通道。
  “硬盘”这个词在上海已经流行十多年了。
小粉红的面子

  很多本地人认为:硬盘不守规矩,硬盘乱吐痰,硬盘偷东西……我在上海地铁上见过很多类似场景,一群民工初次坐地铁,下地铁时慌乱挤门,一群市民不屑地用上海话高喊:“格捏阿地人!(这些外地人!)”同样在北京,外地妇女在地铁上哺乳被***上传并揶揄:“北京地铁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是不是很香港?
  即便“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不能免俗,只是俗也俗的很宏大。规矩的大棒贯穿从动漫网站到国际政治的一切二次元空间。比如小粉红聚集的新闻平台上,每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痛斥巴勒斯坦人不守国际规矩,称赞以色列文明、规矩、强大、优雅。对,你看到一种胜者为王的意识,一种开好车都是好人的判断。
  现在可以理解粉红网民在香港女童事件中态度为什么与这次不同——香港人把我们当乡下人,这还了得?
  单单民族主义这个词恐怕解释不了这种心态。我在想,这些粉红战略家们与硬盘批判者,有时候是不是只隔着一个新闻频道的距离?
  拜中国实业发达,且拥有数量最多的工程师,一支叫做“工业党”的意见群体近年来登上了互联网意见平台。理工科背景,有实业和研发经验,讨厌不懂做事只知道批判的公知,谓之情怀党,爱从技术层面分析事件,成为星辰大海军团的主力。但他们将越来越无奈的看到,自己的同盟军小粉红也会成为另一种不懂操作不食烟火只爱纸上谈兵的人。
小粉红的面子

  说回孩子。几年前,网传姜文带两个儿子去新疆农村磨练一年,改掉小太阳的毛病,粉丝一片叫好。这只是个谣言,倒是证明夏令营的幽灵还在徘徊。
  相比这个杜撰的豪门育儿故事,长期研究民工子弟教育的熊易寒老师说了另一个现实的故事:因为政府严控大城市人口,清理违章建筑,所以现在市容“规矩”多了,但是家政工因此只能住到更远的郊区,每天通勤费用上升,服务时间也少了,于是几年下来,家政保姆价格上涨了不止一倍,和房价涨幅差不多。养孩子更难了,不过城市更规矩,更令人自豪了。
  批判“辱华”女生让我再次嗅到“大清”气息,不过是特别甜的那种
  如果,全世界的资讯都是用算法匹配给用户的,马里兰中国女生的演讲恐怕就不会引起什么波澜了。
  这位被人肉、被痛骂的女生,虽然犯二,但我觉得其实有那么一点冤。她的演讲本不是说给中国人听的,而是专门为美国高校读者量身订制的口彩。
  中国读者们注意的都是她“美国空气香甜奢华”、“自由民主如同清新的空气”这些观点,而忽视了写作形式。
  坦率地说,这几乎就是一篇机器写作——空气、雾霾、自由、选举、权威、公民等等关键词,加上一些老生常谈的说法。此外还使用了典型的UC震惊体——“学生演员们公开谈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政治问题。我震惊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话题可以公开讨论。”全文堪比头条号的洗稿水平,估计腾讯写作机器人再过几年也能写出来。就这么一篇文章居然成了全民热议话题,有那么多人要长篇大论去教育她。
  人们像模像样争论哪个国家的生活好,出国应该做什么。但要不要爱国、要不要尊重本国的成就和努力,在今天其实已经没有太大争议。这个事件再次证明,一种新的中国式政治正确已经冉冉升起。
  在《“小粉红”的面子》一文里,我说舆论场上爱国小粉红和公知们的对立其实没有那么绝对,都生活在同一种生态逻辑里。时刻等待着对方写出糟糕的文章,然后把它批判一通,带来十万加,助长“态度的战争”。
  批判公知的人一直说,你们总是把一件事情放大,上升到体制和国民性,以偏概全,用个别去看总体。反过来也一样。在我看来,女生毕业演讲原本就是个地方性小事件。在这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马里兰大学?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哈佛牛津麻省耶鲁。女生在道歉里说反响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应该不是托辞。
  那么多人在要求女生道歉,说实话,太把女生当回事了。我要说的是,这个女生只是被“选中”的传声筒。
  网友们都注意到,华人留学生做毕业代表发言是很难得的。不过你们以为,在美式自由民主制度风雨飘摇之时,美国大学选中一个中国女生是要她说什么?难道是要她谈中国崛起?要知道,在特朗普胜选那天,全美高校师生可是梨花带雨,哭成一团,课都不想上了。现在的美国知识精英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安慰和鼓励。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只有反复强调珍惜言论自由之类老三篇了。由中国留学生来说这些话,倍有面子。
小粉红的面子

  我注意到女生背后这张中国脸。这是马里兰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陆道逵。这位1949年跟随全家离开上海移民海外的华人,很可能和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一样,比美国人还美国人。他和自己的乖学生杨同学一起安慰了美国人。讲真,国内高校像杨同学这样的三好学生范多了去了,专说领导们喜欢的话,只不过这次变成了美式三好学生,却让在美华人背上包袱,也戳到了中国互联网舆情的痛点。
  中国网民拿哈佛中国男生何江的毕业演讲来教育她。何江讲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里治病的故事,声称哈佛教会自己要把知识和进步带给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们。网友称赞他正能量。但这同样是由美国高校认证的价值观。
  与何江的追求相比,杨同学追求的是“消费升级”——新鲜空气、政治社团生活,在她看来都是奢侈品。她也是国内互联网上那种中产生活观念熏陶出来的人。
  中国人就是这样,在自己家里说说没事,微博上天天一大堆抱怨雾霾的。可是出去公开说不行,后果很严重。我注意到平时并不关心政治的移民朋友都在转发批判这位女生。当晚各大爱国媒体狂刷北京晚霞照片,甚至还问杨女生是否嗅到了香甜。晚霞,也是面子。
  中美之间的面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身份政治。
  身份政治就是争取被承认的政治——我的面子需要你来承认。美国人当然很要面子,这里不表。说中国的。据说杨同学伤害了很多人,理由如下——
小粉红的面子

  这个刷屏的微博表示,自己平时一心追求西方国家的承认,承认中国人是文明人,为此甘愿用西方人的目光来打量自己,并且深为自己的努力感动。现在控诉女生演讲荒废了自己的努力,抱怨受到了伤害。这是多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多么彰显自己的脆弱。
  平时啪啪啪的打你脸,那是因为我的面子特别依赖你的脸。我们一直重视美国人的目光,美国人该为此自豪吗?
  脚踹女童的女大学生和发表“辱华”演讲的女大学生,一前一后,隐隐相通,都引发了中国式政治正确大讨伐。也可以再次帮助我们给特定群体做画像——
  我说过,用传统政治范畴来看待小粉红、爱国主义或者公知都是有失准头的。请允许我说点有趣的观察——这一回我再次嗅到了“大清”的气息。微信公号“再深一点”观察到:许多网友用同一段话教育女生,那是《北洋水师》里的一句台词:
小粉红的面子

  “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确实被小粉红群体刷屏:
小粉红的面子

  表达同样的意思,周恩来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更言简意赅,但为什么连共青团都要用北洋的文言文呢?
  无独有偶,记得2015年大阅兵的时候,星辰大海族刷屏了一副图画,叫作“最美的时光”:
小粉红的面子

  观礼台上,大清的李鸿章、邓世昌与共和国的刘华清、钱学森们站在了一起。官方历史教科书上的进步人物、反动人物现在尽弃前嫌了。创作者在采访中谈到李鸿章真实照片的眼神,认为:“这是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时间空间而传达出来的悲伤和坚定。”
小粉红的面子

  充满复杂维度的历史,在星辰大海面前趋于平面。小粉红、强国党不仅挑战公知,也悄悄修改了官方历史观。图强是唯一的历史线索。这便是“去政治化”。谁知道呢,也许他们是对的,毕竟在后《三体》时代,生存竞争思维盖过了一切政治思维。
  部分公知总是爱假想自己回到了五四启蒙时代,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女权,都等着自己来启蒙。小粉红、军宅们可能爱幻想回到大清,周围都是文盲、病夫,等待自己高举科技火把,再造光辉帝国。正如他们在穿越小说《临高启明》里幻想的那样,携带工业科技回到晚明,建设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强盛中华。
  马克思曾称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们喜欢披上罗马时代的袍子。与公知喜欢民国装不同,军宅们也许更喜欢披上明清的袍子。而古文更酷更有历史感,可以为已经抹平的历史观增加深度感。
  挂一漏万,两篇文章粗略说完了“粉红规矩观”与“粉红历史观”,说回媒体。诸如网易这样“有态度”的媒体宣称从此以后要“各有态度”,这不过是因为原有态度受到打击,不得不退求其次。大家应该都已经意识到,新的政治正确降临了。要两个女生道歉,按照“老一辈”历史发明家穆好古的说法,算是中国式的“白左”作风。
  另外,担心网络语言暴力不肯放过女生,甚至斥其为法西斯的,这也想多了。估计明天,网民就会忘记这个女生,奔赴下一个热点。

      欢迎在天虹创惠网【坊间吐槽】版块发布观点见解
      点我联系

3414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