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次,我们说到了“篆”的含义,今天,就来说说“印”和“章”。
说正事之前,先小小地怀怀旧。刚过了端午,每次端午节,总会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屈原》,电影中,那些在采石场做工的奴隶额头有着一个黑色的印记,母亲说那叫“黥刑”,也叫“刺面”,是在奴隶脸上刺的记号,那便是我对“黥刑”最初的记忆。
(1976年香港电影《屈原》中的一个镜头)
好,说回“印”和“章”这两个字,先来看看“印”字的甲骨文:
这是甲骨文的“印”字,可以看出此字是一只手按压在一个跪坐的人头部的形象,因此,对此字造字的本义,有人认为是“抑”字的本字,表示“按压、摁”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个跪坐的是奴隶或战俘,这只手是在其面部留印记,古代为防止奴隶、战俘逃跑,常常会在这些人身上刺刻或烙烫记号,这“印”就是早期的“黥刑”或者“墨刑”。
我们再来看看“章”的金文:
除去此字中间那个圆形部分后,剩下的就是“辛”字,为了弄明白“章”字的意思,我们得先弄懂“辛”的本义,看看“辛”的甲骨文:
(“辛”字的甲骨文)
关于“辛”字本义,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给奴隶或战俘身上刺字或行刑的刑刀,一种说法认为是奴隶或战俘脖子上的刑枷,第三种,是台湾文字学者廖文豪的观点,他认为“辛”字上面一短横代表“天”,下面是一个头朝下的“大”(也是正面站立之“人”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一个“逆天之人”的会意字,所以,“辛”也就是指那些罪犯、战俘、奴隶等做了逆天之事的人。
当然,如果看了下面商代“鳶且辛卣”上的金文“辛”字写法后,你可能会觉得,刑刀之说似乎更可信些。
(“辛”:鳶且辛卣 商代晚期)
这三种说法无论哪一种,“辛”似乎都与奴隶、战俘等人有关,只是哪个是本义、哪个是引申义的问题。
明白了“辛”的本义,再来说“章”,有人认为那个圆圈是刑刀(“辛”)刻画出来的印记,有人认为那个圆圈就是刻在奴隶、战俘(“辛”)身上的,也就是前面说的“黥刑”或“墨刑”。
由此看来,“印”与“章”这两个字的起源,很有可能都与在奴隶或战俘身上刻、烫烙记号的做法有关。
说完了“印”和“章”这两字的起源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早期的“印”。
早期的雏形“印”,当算是新石器时期人们制作陶器时所使用的“陶印拍”,也就是一种用来在陶器表面压印花纹的器物,最初,可能只是缠有绳子的竹或木片,在未干陶器外面拍打后,可以留下花纹,后来便出现了一些刻有纹饰图案或标记性符号的陶拍。
(印纹硬陶纹饰-《考古》1996年第四期)
2013年,在湖北监利发现了一个蘑菇形的器物,该器物经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博导陈官涛教授鉴定,系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属大溪文化早期夹砂陶印拍,距今约六千年左右。陈教授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罕见和稀有的陶印拍,印拍上的纹饰有可能是“族徽符号”或部落“图腾徽识”。
(湖北监利陶印拍图片源自该陶拍发现者赖晓平拾荒斋博客)
这种可以制作出重复图案的陶拍,可被视作是一种小型的模件化单元,这种小单元模件化的制作工艺,在后来的青铜器铸造上也得到了应用。
前段时间,刚好读了德国学者、东亚艺术史学家雷德侯先生的《万物》一书,在该书中,雷德侯先生也曾经详细研究了利用模件化的陶范制作青铜器的可行性,但事实证明,商代早期很多青铜器上的纹饰,并不是这种模件化方式制作出来的,直到“青铜时代晚期的工匠们,发掘了模件固有的不断复制的可能性。”(摘自《万物》)
(《万物》P62\\P64)
诚然,对于该书作者力图用模件化的思想解释一切艺术的努力,我们也当有所批判,尤其是他用模件体系解释汉字构成的做法,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很多现在看起来写法相同的基础构件,最初造字时所代表的含义其实是不同的。比如“月”,如果我们把这个“月”字当成一个基本模件,那么,按照雷德侯的思路,凡是带有这个部件的字,都应具有相同的艺术基因,但是,实际上,这个“月”,在造字本义上,有很多种来源,有表示“月亮”的“月”,有表示“肉”的“月”,还有由“舟”讹变过来的“月”等等,这恐非一个视觉模件能解决的。
最近,还看了一些关于汉画像砖与画像石的书,在很多汉代画像砖上,人们也发现了这种模印出来的图案,比如,在不同的画像砖上的鹿或者雁,形状、大小一样,只是数量、位置、角度上有区别,说明是用相同的印模捺印出来的。
(《画像砖艺术鉴赏》-李国新-浙江大学出版社)
由此看来,这些汉画像砖的制作工艺,仍然保留了早期以陶拍印制陶纹的遗风。这些陶拍,尤其是具有“族徽符号”或部落“图腾徽识”图案性质的陶印拍,已经具备了印章作为信物或者物品归属标志物的意义了,可以看作是印章的雏形了。
下一次,我们将继续探究印章的起源,说说“亚形印”。
此篇行文时,恰逢端午,便以《离骚》文句治一印:恐年岁之不吾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