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1035 0
发表于 2017-11-16 15:19: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任何一种技法,均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与爱好习惯亦不断变化,新的事物、新的情趣必然影响技法的革新,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法。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作者简介:刘江,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曾任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印章艺术是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的统一体,而构成雕刻技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刀法。历来有名的篆刻家,没有一个不是对书法同时对刀法有着高深的造诣的。只有书法的基础而不熟谙刀法,可以成为书家,而不可能成为篆刻家。在古今印史上,有关治印刀法的著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无稽之谈。对于这份遗产,应当加以分析研究(此文由金石印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去粗存精,古为今用。
很多印人对于刀法多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一种认为刀法是不传之秘,得之只言片语,即视为金科玉律,或注释某印为某刀法所成,某刀法方可治某种印文。另一种是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历代刀法之论,多巧立名目,“亦如篆书之三十二体也,毫不足法”(见孔云白《篆刻入门》)。我认为这两种态度均不可取。
刀法,大多是历代印人的经脸总结,也有的是文人学士故弄玄虚之谈。我们学习继承,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因噎废食;应小心谨慎,实事求是,即使有半点可取之处,也不应疏忽;更不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或未深入认识,就一棍子打死。对待这份遗产,“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槽柏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 泽 东论文艺》第23页)。只有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有利于篆刻艺术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刀法,可分执刀、运刀、刀法与笔意三方面,现分述于后。
一、执刀
执刀,直接影响刀法的运用。历来对于执刀的论见甚多,如“执刀如执笔",“刻印如写字”等。还有“拨灯法”、“单包法“、“捻管法”、“五指疏布法”等说法,弄得初学者不知所措。我认为执刀法同执笔法的原理是相通的,但由于工具不同,运用的对象各异,两者仍有很大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一)执刀与执笔的相异处
1、执笔写字,笔杆须竖直;执刀刻印,刀杆宜横斜。
2、执笔写字,握管较高,写大字更须悬腕提笔;而刻印握刀处较低,把持牢靠才能运转自如。
3、书字运笔,一笔而就,不可重复修补;而刻印,一刀不行,再重刀,直至改削得满意为止。
4、书字运笔虽有停歇顿挫,但不可太久,否则板滞;刻印运刀,停歇时间可短可长,不受限制。
5、写字时,纸不可动,只有笔可左右上下地自然运转;刻印时,石可依点画需要自由转动,以迎刀刃,当然也可刀动而石不动。尤其是由于刻刀刀口不一,印材不同,运刀也不可一概而论。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二)执刀与执笔相通处
1、执刀和执笔,均需以拇、食、中三指紧捉刀杆或笔杆,无名指和小指紧辅于后,并需指实掌空,以便运转。
2、运刀和运笔时,凡小字、短画均运指力;稍大的,用腕、肘、臂力。
3、运笔有中锋、偏锋、顺笔、逆笔,运刀也是。当然,具体运用时还有一定差别的。
历来对执刀与执笔的共同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差异性注意较少。故对于执刀一法立论甚多,且含混不清,这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以为执刀刻印,并不要求人人尽同,印印一致。如刻粗文印,开始可能用冲刀法,执刀如同执钢笔一样,较平卧;而修改时,可能用切刀法,执刀较冲刀略正直些。如刻巨印,用较粗的篆刻刀,可用握刀法。苏东坡在论书时曾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我认为执刀也一样。所谓“虚宽”,即掌空指实,运转自然。
根据实践经验看,执刀法有如下几种:
1、切刀法:执在距刀口约1-3厘米处,用拇指、食指与中指捉住刀杆,无名指抵于刀后,小指辅无名指后,刀杆向怀外斜,与印面成35-45度角(图1)。刻时,拇指压下,食指、中指、无名指抵上(此文由金石印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使用锋角刀口从怀外向怀内入石,一起一伏,依笔画而刻。此法执运有力,易收沉着含蓄之效。吴昌硕一路印风的印人多用此法。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图1:切刀执刀法)
2、冲刀法:执在离锋口约一寸左右处,以拇指、食指、中指掐住刀杆,中指略往下按,无名指与小指撑住印章的右侧边缘,使刀杆倾向怀内,与印面成锐角(图2)。刻时,用刀从怀内往外直刻。由于刀锋入石有偏、正角度不同,其刀法有中锋、偏锋之别。此法多用于单刀和冲刀,一般出锋锐利有力。黄牧甫、齐白石一路印风得印人多用此法。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图2:冲刀执刀法之偏锋入石)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图2:冲刀执刀法之中锋入石)
3、捏刀法:以拇指、食指夹刀身,执在离锋口寸许处,再以中指承刀身之下,无名指抚中指之下,小指紧靠无名指之下。整个执刀如同捏钢笔一样(图3)。刻时,有从怀内至外直刻的,亦有自右而左横刻的。一般刻款或修改时多用此法。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图3:捏刀法)
4、握刀法:多用于刻较大的印,或用于较粗的刻刀,运力较重。即五指并拢如同握拳,刀杆握于拳中,由外向怀内运刀(图4)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图4:握刀法)
上述四种持刀方法,并非定论,可随各人的喜爱或需要而选择运用,一般采用第一、二种较多。
二、运刀
不论何种执刀法,均以便于运用为主,或镌或刻,成凿或切,都必需表现出文字的丰神灵动,沉着有力。运刀的关健在于运力,如提笔写字时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的运用全在指、腕间一样。运刀入石之先,应视字之大小、文之朱自、画之曲直。然后区别刀的轻重、缓急、婉转、深浅。一般印小的运刀宜轻,宜用指力;刻大印宜用腕肘之力;刻巨印则要用全身之力,贯之于膀臂,运之于肘碗,着力于刀锋。
由于刀法不一,锋口与印面所成角度也就各有差别。一般(以平口刀而论)锋刃与印面略成45度角左右。刀尖与刀锋的关系,如同车辆的方向盘与车轮,船只的舵与桨一样,两者互为关系,各有不同的功用。
历来印人谈论刀法的极多,主要是谈运刀,其中有不少说法不切实际,或互相矛盾,或故弄玄虚。如对平刀法,有数种不同解释。
姚晏在《再续三十五举》中说:“平刀者,平正其下使无参差。”
陈克恕在《篆刻针度》中说:“平刀者,刻成朱文而觉呆板,则以平刀平起其脚,而复刀救之,白文亦间有用之。”
陈錬在《印说》中说:“平刀即覆刀。刀放平若贴地以覆,谓之覆刀。”
包凯在《治印术》中说:“所谓平刀,刀宜用平口。以刀由右向左横进之法也。”
娄师白在《怎样治印》中说:“平刀法,又称复刀法,这系专为刻朱文起地子用的。用刀平贴印底去铲。”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有的说法虽出自同一人之口,而意义却含混不清。如《怎样治印》(娄师白著)中有一段说:“平刀法,又称复刀法。”而在复刀法一节中却说:“复刀法,我认为就是补刀。另一种是一刀刻去,再反回刻一刀以补其不足,这又叫‘反刀’。”
有的名称、说法虽不一样,而实质是指同一种刀法。如姚晏说:“将放而止谓之挫刀”,“欲行不行谓之涩刀”。陈錬说,“不疾不徐,欲抛还置,将放更留,谓之挫刀”,“挫刀即涩刀”。张孝申在《篆刻要言》中说:“滞刀者,缓进也,有瞻前顾后之意。”
即使在同一本书中,有的含义相同,而名称却各异。姚晏《再续三十五举》中说:“徘徊审顾谓之迟刀。”“迟刀”与“挫刀”、“涩刀”名称虽不同,实际上却是一回事,即用刀时要谨慎小心,欲行不行。
有的论点不解释还好,一经解释更使人糊涂不解,或谬误可笑。如《治印术》一书中说:“刀法(即舞刀),刓刀者运用腕力,刓方为圆也。”“学刻朱文,遇‘十’字交叉时,其交叉点往往肥胖带圆。尤以刻极小之‘口’字或‘田’字时为尤甚,内部印面过小,难以下刀,是宜用轮刀法;法于‘口’字内面中央,以刀锋刻一小点。然后以此为轴心,以刀轮回旋转,使其扩成一小圆,再用拨刀法修正之。所谓拨刀,刀锋向己,顺靠‘口’字内部之一边正下,随向左横拨,逐渐使与字边相接,各边轮递如法修正,则圆已成方矣。”
这里要提出的是,“舞刀”怎会同于“刓刀”?“舞刀法”在许多印人言谈及著述中的意思是:“刀锋向两边相摩,如负芒刺。”(陈錬《印说》)即“行而不知也”(姚晏、陈克恕语)。这与“刓方为圆”的意思相去十万八千里。
又如《怎样治印)一书中谈到:“涩刀法,又名‘挫刀’,就是用刀审慎前进,如锯木头时将锯条涩住的劲头一样。”这样的比喻和解释,使人费解。如果在刻印时刀被涩住,如何运刀呢?
上述例子,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言论时,要动脑筋,要多加分析批判,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现将历代印人论及刀法的名目叙述于下,供参考。
1、正入正刀
2、单入正刀
3、双入正刀
4、冲刀
5、飞刀
6、覆刀(即平刀)
7、涩刀
8、挫刀
9、滞刀
10、迟刀
11、缓刀
12、轻刀
13、埋刀
14、伏刀
15、轮刀
16、舞刀
17、刺刀
18、刓刀
19、复刀
20、补刀
21、反刀
22、住刀
23、留刀
24、拨刀
25、平刀
26、切刀
27、深刀
28、浅刀
29、椎刀
30、击刀
篆刻名家谈篆刻刀法
从上可看出,刀法的名称凡三十余种,有的取名于入刀式,有的来源于运刀速度、深度、着力或变化形象,有的名异实同,有的小异大同。根据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入刀式不外单入、双入两种,运用时不外单刀、复刀两法。运刀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切刀法与冲刀法两种。由于各人用刀的习惯不同,又有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区别。一般印人称由外而内的刻法为切刀,称由内而外的刻法为冲刀。实际上这两种刀法只是在用刀时略有不同。冲刀刀杆略卧,用力较猛,多用于字画流利处;切刀刀杆略直,用力较轻,向下直切,节节前进,如切物状,多用于笔画坚实处。
切刀、冲刀均可用于单刀、双刀和补刀。单刀多用于刻细白文,双刀多用于刻粗白文及朱文,补刀多作补充和修饰之用。用单刀刻细白文时,刀宜正直,于画之正中徐徐入石,左右两边随刀破裂,略省参差不齐的边线(石质不同,参差程度亦不同)。若刀稍偏侧,可刻出一边光滑、一边更为参差的线条。若用力过猛,刀更偏侧,所刻出的字画则更破碎,状如锯齿,不美观。用双刀刻粗白文时,以刀锋从字画之内边入石(通常称双入刀),使所刻字画光整;一边刻成后,将印石掉转,再刻画的另一边,不足之处再用补刀修正。《篆刻针度》中所说的一顺一逆,就是这个意思。如用单刀刻粗白文,可使刻刀更为偏、侧、卧,这样刻出来的字画一边光,一边毛。其偏、侧、卧的角度不一,线条的粗细和毛糙的程度也不同(同石质亦有关系),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偏锋入石的单刀法。如要刻两面光整的粗白文,同双刀粗白文法,不过先刻一边.另一边用排刀法,即紧挨着连续将字画刻成。排刀法,古人刀法中无此词,因古代石章较小。现在用于展览的印章,或在大幅书画上铃盖的印章,有的较大,就创造了排刀法。用双刀法刻朱文,刀锋须沿着字画的外边,刻一边后,将印石掉转过来,再刻一边,则一画刻成,不足之处用同法修改。
刀法的中锋和偏锋,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以入刀式而言,一是以运刀所表现出来的字画的效果而言。用双刀的中锋和偏锋刻粗白文或朱文、能收到朱文整齐秀丽、刚劲有力,白文气势雄壮、绵里藏针的效果。用单刀中锋刻细白文,则能收坚挺峭拔、干折硬断之神。如以偏锋侧入,运用得好时,可迹外传神,得中锋所刻的效果;运用得不好,难免剑拔弩张,扁薄无力。正像国画家作画,不管用中锋或侧笔中锋,均要厚实圆浑一样;刻印时不管是用中锋还是偏锋,印面上表现出来的效果,一定要有圆浑、坚实的立体感。
当然,由于所刻字画的体势不同,各人的习惯、爱好各异,刀法在运用时亦有差异。有的以一种刀法为主,有的先后参用多种刀法,以补某种刀法的不足。古人在谈到刀法时说:“先把得刀定,由浅人深以渐而进,疾而不速,留而不滞。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盖不足可补,有余则不可救也。”我们在治印过程中,切不要为某种刀法所限制,要以表现字法的精神为前提,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隶,让刀为我所用,不要人为刀所使。否则,只能起相反的作用。正如石涛所说:“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也。”吴昌硕也说过:“余不解何谓刀法,余但知凿出余胸中所欲表现之字而已。”
任何一种技法,均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与爱好习惯亦不断变化,新的事物、新的情趣必然影响技法的革新,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法。治印的刀法亦不例外,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工具或材料的改革而改革。有的印章,字画与边均有斑驳,而又不露刀痕。这是孔云白在《篆刻入门》中总结出来的“击边”法。这种刀法,古籍中未见提及,是今人创造的。有的印人不仅用击,还用锥、凿、撞、划、磨、刮等,这也是一种发展。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反对墨守成规,创造新的刀法,为提高篆刻艺术水平而努力。
5189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