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121问杨继绳: 谁给你下的造《墓碑》任务

1003 0
发表于 2017-12-14 17:45: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鹤龄
原标题:121问杨继绳: 谁给你下的造《墓碑》任务
121问杨继绳: 谁给你下的造《墓碑》任务
  《墓碑》是一部什么书?其实,不用看它里面的内容,只看杨继绳在《墓碑》前言中说的这句话就一清二楚了:
  “但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念而献身。”
  政治风险从何而来?谁会使他“因此书而遭不测”?一部书写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三年饥荒的“史”书,“政治风险”和“而遭不测”都不可能来自国民党,也不可能来自美国,只能是来自共产党执政的中国!
  一句话,这本书是和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在对着干,造共产党反,造人民政府的反!这不是无限上纲上线,而是杨继绳的自供,他开始动笔就心里有数。“献身”起码得有点造反“本钱”吧,不造反,“献身”何来?这也正是《墓碑》的“国际”价值所在!否则,一连串“大奖”,哪有可能会从天上掉下来?
  这样的一块《墓碑》,为何能在中国顺利立起?杨继绳一再表白是他个人一己之力:是他的“一旦知道自己过去长期受到蒙骗,就产生出一种摆脱蒙骗的强大力量。当权者越是掩盖真实,就促使我更加追求真实”;是他的“作为学者,我有责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并把真实历史告诉受蒙骗的更多人。”真的如此吗?我一直怀疑,幕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请看:
  “即使我在这个世界消失了,这个文字表达的心声,将存留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大图书馆中。”
  这是2008年《墓碑》将要问世时,杨继绳在《前言》中为它看的“八字”算的命。书还没有出,就夸出这样的海口!而且是一本反新中国反中共的书!世界上的文史名家,在其作品问世之初,谁敢夸这样的海口?谁会夸这样的海口?谁夸过这样的海口?
  当然,不可思议的还是其“海口”的神奇灵验。没多久,一个一个的“国际大奖”接踵而至,“存留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大图书馆中”自然不在话下。它们共同验证了杨继绳对《墓碑》命运预测的不差丝毫!
  杨继绳哪来的如此神算?仿佛事先就已与某种反中**势力达成了交易一样!是不是事先达成的交易?我以为,很值得怀疑。
  杨继绳如果不允许别人有这样的怀疑,那就请说明:你为《墓碑》算出的“命理”,是不是天生的进世界各地大图书馆的命?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却可以绝对肯对:杨继绳造《墓碑》是公开的行动。他打造出这块承载着3600万饿死人的巨大《墓碑》,绝对不是凭的个人一己之力,而是或明或暗的得到了很多人也可以说是某种势力的助力!
  这些助力的人,杨继绳虽然没有一 一点名致谢,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说出了一些助过力的人:
  《墓碑·第一章 祸起中原· 一、 信阳事件》:“1999年9月,当年新华社常驻信阳记者鲁保国陪我到信阳了解当年情况。”
  《墓碑》:“2000年8月,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邀请我到甘肃采访。我想,再过半年我就要退休了……”
  《墓碑》:“1998年,我的朋友、广东人民出版社何天静先生得知我在研究大饥荒,就对我说:广东有个罗定事件,你要研究大饥荒,必须了解罗定的情况。何天静说:在广州的黄显标比较了解情况,他建议我采访黄显标。”
  《墓碑》:“1999年,我到烟台养马岛讲完课就到济南,在朋友的帮助下,查阅了60年代的历史资料。”
  《墓碑》:“新华社贵州分社的朋友很支持我,除了我带的介绍信以外,分社又为我开具了一个用词更为恳切的介绍信。经省委办公厅同意,我到贵州省档案馆查阅目录。”
  上述这些助力杨继绳造《墓碑》的人,都是什么人?都是吃“皇粮”的人!都是共产党的人!
  杨继绳也是一个吃“皇粮”的人,也是一个“共产党人”。我们看看这个吃“皇粮”的“共产党人”都干了些什么:
  《墓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利用到全国各地采访的机会,查阅全国各地的有关资料,访谈经历过大饥荒的人。我从大西北到大西南,从华北到华东,从东北到华南。查阅了十几个省的资料,访谈了上百位当事人。经过十年的努力,我收集了上千万字的资料,记下了10多本当事人谈话记录。我终于比较全面和比较深入地得到了这场持续三四年的大饥荒的真实情况。”
  这个吃了“皇粮”本该去搞新闻的人却用了十年努力搞旧闻!“采购”材料造《墓碑》!一连三个“从……从……从……”几乎覆盖了神州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天知道他消费掉了国库多少资金!可以这样说,单靠自己的工资,即使不吃不喝,他一个“从”也“从”不起!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如此的慷国家之慨,为杨继绳的“三从”大开绿灯?可能杨继绳会辩称:不是说了嘛,“利用到全国各地采访的机会”。那好,请看下面:
  《墓碑》:“1999年9月,为了解‘信阳事件’真相,我专程赴信阳调研,陪同我的是新华社河南分社高级记者顾月忠和大饥荒年间常驻信阳的新华社记者鲁保国(后在中共驻马店市委宣传部长的位置上退休)。由于顾月忠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关系,信阳市委对我们接待十分热情,但得知我们这个调查题目以后感到为难,他们让宣传部把我们送到鸡公山,希望我们在这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玩几天就打道回府。我们在山上呆了一天后就下山,并利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完成了调查任务。
  我们在住地狮河宾馆召开了几个‘信阳事件’当事人(健在的当年地委和县委干部)的座谈会,同几位关键人物进行了个别交谈,还下乡访问了一些农民。回到郑州后,又查阅了历史资料,终于弄清了信阳事件的基本情况。” (墓碑·第一章 祸起中原· 一、 信阳事件》)
  大家都看清了吧。这次可不是“利用”什么“采访的机会”,而是时间长达一个多星期(在郑州查档未算在内)的一次“信阳事件”专题调研活动!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以及其他调研活动经费,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且,陪同的随员有“前呼”还有“后拥”,接待的是市委还很热情:住宾馆、游名胜!出门还有专车接送(“谈到这里,送我来采访的司机小陈问:人肉好吃吗?”——采访淮滨县的余文海)!
  “利用一个多星期完成了任务”!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拨出公费给公职在身的杨继绳下的调研“信阳事件”任务?实际就是下的造《墓碑》任务!
  希望杨继绳能对这个问题予以说明!
5246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