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和人的本质问题总结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和人的本质问题总结
1002
0
南昔97
Lv.9
发表于 2017-12-15 16:37: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刘光晨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和人的本质问题总结
按语:最近重读此文,觉得还是很有其价值的。所以,专门花了几天时间对讨论人本质问题的第三部分做了必要的修改,以使问题说明的更加清楚。现重新发表。希望能引起左翼理论界的注意。左翼真正关心基础理论问题的人不多。能关心的也多是死守教科书的教条。比如,不能从主体论的角度从与人的决定的统一上理解生产力决定问题,实际依然使自己掉进
机械
唯物主义的陷阱。
这篇文章对梳理在人本质问题上马恩早期和晚期历史演变,对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都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此文是在与synbada先生的辩论中形成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正文:
最近思考和交流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现做个总结。
一、关于对新唯物主义的理解。
新唯物主义(语出《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新,新在哪里?
新在它是主体的唯物主义——是主体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批评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它的研究对象都是仅从客体的方面理解,而忘记了从主体(即实践着的人)的方面的理解。反而是唯心主义发展了主观能动性的方面(《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或者还可以结合《1844年经济学手稿》,应该总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性为主体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但是主体对客体自由实践中所贯穿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忘记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主人地位的唯物主义。而我们长久以来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恰恰是把这个主体忘记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也往往仅是从客体的方面理解,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它们的互相作用,不是当成主体对客体自由的需要和积极关系理解。
所以就要正确的理解主客体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自有生命以来,就已经有了主客体的关系。客体束缚主体,主体就要取得对客体的自由。人的主体意识、人的主体行为,都要从主客体的这个关系中理解。唯物主义在这里只是主体对客体自由过程中所采取的合与客体的方法。
一切生命意识,都应该理解成主体意识,即反映主体对客体自由关系的意识。只把意识死板的理解成物质世界在生命体头脑中的反映,是旧唯物主义不顾及主体对客体积极关系下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讲,即使是对意识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即使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的理解、即使自觉能动性的理解,也都可以归在还仅仅是反映论的理解,它们距离主体意识所标示的主体要取得对客体自由的那种进取意识,就都还不够彻底、都还有质的差别。所以,意识只能理解成主体意识。
一旦如此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我们也已经经历过的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就不再仅是上述反映论的解释,而是人作为自己历史的主体对自身发展自觉的组织本身。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是主体性作用下的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积极进取的关系,而不再是客体主导下的被动反映的关系。理解阶级意识也是如此。一切的阶级,只有形成自己的阶级主体,才可以形成自己的力量,才可以统治或是反抗。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改变存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一切都是主体性的结果,而不再仅是主体对客体被动的主动的反映论的结果。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最终可以总结为主体论哲学、或唯物主义的主体论哲学。一切旧唯物主义只讲客体世界,可以叫本体论哲学。一切仅是准备如何解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叫本体论哲学。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如何改造世界的哲学,是人如何获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哲学,叫主体论哲学。它的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过是说,在人还没有获得整体主体性的时代,在人还仅是个体的主体性的时代,在人们利益还不统一的时代,人是怎么样被生产力、规律这些看似异己的、实际归根结底依然还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所自发的决定和支配的;在生产力的争夺中,历史又是怎么样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性的表现为两大对立阵营的阶级主体性在阶级斗争中的不断的此消彼长的。所以,奴隶的封建的资本的时代,总体可以叫自发的时代,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自发发展的时代。而一旦人们拥有了整体联合的主体性——这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主体性才可以实现,人们被生产力、规律自发盲动支配的时代就结束了。这时的规律表现形式,直接的就是共产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共产主义生产中,在群众联合的整体主体性、即群众的主人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和不断完善以后,即在真正成熟了的无产阶级专政中,就不会再有任何的阶层(主要是管理阶层)再产生它们自己作为阶层的利益主体性、从而形成新的阶级对立、使旧的阶级社会复活。所以,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用群众的联合主体性消灭一切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前是生产力、规律决定。现在人已经是生产力的主人、有知指导下合规律的人们的自觉组织就是生产力本身。所以,现在直接的已经是人决定。生产力和规律的决定,这时已经内涵统一于人本身的决定当中。所以,共产主义时代,又叫自觉的时代,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自觉发展的时代。(详见《马克思主义本意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个主体论哲学,应该重新挖掘。
二、马恩的早期和晚期,结论和方法
在最近的阅读中,发现有synbada网友也很注重意识的作用,所以很感兴趣。但最后发现他是以意识作为人的本质理解的。而这就有些遗憾了。主体论哲学承认意识的作用,但却不认为意识可以代表人的本质,即使是主体意识也不能代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体现在人与世界客体的现实联系当中,是它的本质联系。意识——实际是主体意识,是在这个联系中产生的,但它只能反映这个本质联系,却不能代表这个本质联系。而synbada又不愿承认这个意识只能是主体意识。我不管syn以前对意识的理解如何,但只要把前边看明白了自会知道:意识之所以是主体意识,就是因为所有的意识、即使它的最原始形态、反映的都是主体对客体自由关系的意识,都是主体的意识。这样synbada先生就必然的产生了如下结果:他重视意识的作用,但开始怀疑历史有规律【1】;他强调社会主义阶段普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主要矛盾、要通过消灭分工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但又很容易忽视了解决这个矛盾、必然要通过最大化的加强群众的联合主体意识及联合主体性、和最大可能的避免管理阶层的阶层主体意识及阶层主体性的形成才可以做到。实际上大家也看到了,这个阶层的主体性就是一种新的复辟的阶级意识和阶级主体性。
把意识作为人的本质,这个问题实际还不完全怪syn本人,实际这也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的结果。是syn网友并不真正理解理论史【2】。
马克思创立了以主体自由为目的的唯物主义主体论哲学。但一开始的时候,这个理论却有一个缺陷,实际是历史本身的缺陷,就是由于早年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马克思还没有把生命界、起码是动物界同自然世界的关系作为主客体关系纳入主体论逻辑框架之内。而这实际上反映的是马克思在开始的时候,还并没有能在把生命界作为生命主体、在其对世界客体的对立关系中,考察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还并没有能真正从自然历史的角度研究考察人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时期,还只是认为只有人类才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而动物则没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甚至认为动物都不能分清彼此、物我,没有自我意识。手稿中,马克思以是否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为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意识”实际就是主体意识。“有意识的活动”按照《资本论》第一卷蜂房的比方、更精确的叫法、应该是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概括的“有计划的行动”。这实际是以意识为人本质的源头。注意:这里马克思同时是以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他当时对劳动质的理解的。因而,按照44年手稿,说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和说意识是人的类本质、实际没有多么大的区别。
而这显然是与、自有了生命就有了主客体关系的对立、是矛盾的。因为一旦确立了生命主体对世界客体的关系对立,反映在意识上,必然立即就表现为物我关系和意识的对立,即自我意识的产生。同时,这显然是与所有的意识、即使它的最原始形态、反映的都是主体对客体自由关系的意识、都是主体的意识,就也是矛盾的。因为只要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意识,必然直接的就表现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即有计划的行动。所以,在今天看来,说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有计划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首先就不够辩证。当动物为求偶、为争夺、为在群体中的地位(头狼、猴王的争夺),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魅力的时候,它不是在张扬展示它们的自我吗?狼群的围猎、虎豹的潜伏伏击,哪个又不是明显的“有计划的行动”?在这些地方,本能和有意识又如何区分?说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又何从依据!所以说,自我意识、有计划的行动,只能说程度深浅的不同,从来就不能说有没有的不同。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那里继承来的自我意识、其作为一个后生的思辨环节、在自然生命界就不好讲的通。因为,在生命主体对世界客体的自由实践中,意识从来是主体的、也是自我的。所以,马克思早期的那些说法,就大都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它不太符合人们今天的常识,更不符合到今天为止的生命科学【3】。
但,我们要理解1844年的或早期的马克思。
我们今天的人由于生物进化论和古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原因,包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原因,天然的就有一个生命史和早期人类史的概念。而马克思在1844年写这个手稿的时候,生物进化论还没有确切的建立(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是在15年以后),动物心理学、包括人是由猿而来——哪怕仅仅是推论、设想,也都是近三十年以后在他生命的晚期才可以确知的事情(达尔文《人类的由来》),而我们今天人人熟知的古人类学地质考古方面的活动当时更是没有可能有。并且,即使他自己的思想,当时也还没有完全的转变到我们后来说的马克思主义方面来。再加上个人的阅历因素,马克思也没有机会像我们一样可以经常看看介绍动物世界的
视频
。所以,以当时所受的历史局限和由此所只能采取的方法看,马克思是有情可原的——当时他只能根据个人有限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哲思、采取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区别。
马克思早年这个缺陷(其实也是面临同等条件的恩格斯的缺陷。即使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还在提到生命界到人类才产生出自我意识的问题),在32年以后在1876年恩格斯总结19世纪中期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的《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的作用》一文中,得到了彻底地修正。那个时候马克思还在世。在《劳动的作用》中,恩格斯已经明确的不再否认“动物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马克思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高级动物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很多方面和人已经没有质的区别。甚至承认了,自从有了生命——即使还不是细胞、还只是原生质,都已经有了“有计划行动”的萌芽。实际是等于承认了自有生命即有了主客体关系和生命主体性的存在、甚至生命主体意识的潜在或萌芽存在。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不光关系到对劳动和人本质的理解问题。既然动物也有意识,那么就不能把有没有意识看做人和人的劳动区别于动物和动物的活动的质。更主要的是、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怎么样解释生命和生命史。如果否定了一般生命体的生命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即使其潜在萌芽的形式,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定性生命,也没有办法从生命主体与世界客体的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考察生命界的历史进程、包括人从动物界来的这个历史进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哲学就要缺失掉起于动物界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史考察的重要一块。如果这样,主客体的联系就不能理解成历史联系,就不能从主客体的联系史考察人的历史了。所以说,主体论哲学中,把人这个类的主客体联系、理解成一种历史联系,把人与自然的联系真正按历史联系描述,是从《自然辩证法》和《劳动的作用》开始的。恩格斯的工作、实际是为把生命界与自然世界的主客体关系纳入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框架扫清了障碍。所以,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主客体的关系,就已经有了生命的主体性和生命主体意识的潜在或萌芽存在,这个认识,不是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生命史意识的建立逐渐发展出来的。不能把它理解成理所当然、或天然如此,
所以,到《劳动的作用》出来以后,马克思当初的结论就被科学的发展和他们自己的理论活动历史的否定了,他们不但得出了动物也有主体意识的结论,并且对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也达到了全新的认识和概括高度。在恩格斯这里,看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再是看是否是“有计划的行动”(马克思说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是看这种“有计划行动”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形式:是依赖自然条件生产,还是驾驭规律改变自然支配自然生产。同时,这也是他们对劳动所达到的新的理解高度,马克思早期还仅仅是把有没有意识(恩格斯说的计划性)看做劳动的质,而此时的恩格斯已经把是否使用工具(劳动始于使用工具)驾驭规律改变自然支配自然看做劳动的质了。显然晚期的这个理解、相较早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所以,在《劳动的作用》以后,有谁还要到他们早期的手稿、主要是马克思早期的手稿——1844年的手稿那里寻找理解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的依据,就已经成为错误的了。只有恩格斯的新概括才可以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和人本质问题的最权威理解。
但一百多年来,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实际也不关注、马恩的这个修正和变化,依然要错误的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那里寻找答案和依据。而这除了缺乏资料的情况,多数就是不加区分的把马恩所有的东西普遍的当经来念了。对普通群众尚可,但对以学者自居的人来讲,就是不可原谅的。
另外,也是更重要的,从《自然辩证法》以后,马克思早期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对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就也已经被历史的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本来就是历史的研究方法。44年手稿采取的方法是条件所限暂时不得已而用的方法。而一旦自然史生命史的资料和意识具备,人类史研究领域就要立即建立起基于人与自然联系史的、即主客体联系史剖析的研究方法。这时,横向比较的方法就必然要退而求其次、甚而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样,又过了一百多年,我们已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如果有谁还要不顾一个半世纪来的科学发展,要退回去因循马恩他们已经抛弃过的1844年手稿时期横向比较的方法,多数就也已经是历史性的错误了。但人们、甚至是多数学者、到今天实际依然还没有注意到在人类史研究方面马恩方法论的这个变化。
比如,对人本质的理解。不管人的本质是劳动的理解,还是风行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的理解,还是意识的理解,还是语言的理解,还是直立行走手脚分工的理解,就都还是躺在马恩已经抛弃过的他们早期那种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上睡大觉。甚至是采取懒汉的办法、躺在马克思早期横向比较方法下既有的结论上睡大觉,连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对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达到的最新概括都懒得理解,或者根本不曾想到要去理解,更何况他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史角度对人类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用横向比较的方法,是因为限于历史条件,他们当时只能那样做。而我们今天呢?则是不懂得、或依然根本没有意识到两种方法的根本的不同。这样,如果仅从人和动物形象、行为、生理、心理这些表面现象横向比较,人的本质就可以得出千万种,且每一种都有每一种的千万个理由,争论永远也争论不完。但是哪一种才是人本质的正解呢?最终还是个迷茫。
所以,最终可以解锁的就只能是方法。抛弃那种被马恩自己都已经抛弃过的横向比较的方法,采用剖析主客体联系、从人与自然关系史角度研究人类史的方法。除此无解。
三、人与自然联系的本质联系——人的本质问题总结
辩证法是什么?辩证法首先是历史的对待事物,包括历史的对待如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然后是解释历史: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说不懂得辩证法,就是不懂得以上两点)。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还没有条件真正解释自然生命史和古代社会史。只有他们的晚年才有这个解释的条件,并在《自然辩证法》《私有制和家庭的起源》中完成。
我们今天就取从那时以来才逐渐成熟起来的从主客体联系史和人与自然联系史解剖的方法(只简述)。在这个方法下,恩格斯列宁都曾试图开展过工作,或为这个方法准备过条件:
首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即联系。
一切事物都是它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体。一切事物又都是在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其中,事物的外部联系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内部联系只能被动地能动地反映和支持外部联系的这个变化。因而,内部联系又是随外部联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外部联系的变化超出一定的度,内部联系即发生质变。旧的内部联系让位给新的内部联系。旧的规定性让位给新的规定性。旧事物灭亡,新事物诞生。
然后,发展到生命界这里,外部联系演变成生命主体与世界客体的主客体的关系。外部联系,由本来的自然要消灭一切事物、和事物在消极的反应中保有自己,逐渐发展到生命主体在与世界客体的关系中越来越明显地积极保有自己和发展自己。在这里,对客体的自由,是一切生命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各种低级的高级的生命、动物、高级动物以及人的互相区别,仅仅是这种自由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形式的区别。动物的形式、是已经产生了能动性和一定程度的社会性,但却还要完全地依赖于它自身的外界的自然、实际是依赖于物质运动对其生产的自在作用,生产自己。而人则已经可以直接地否定自身的外界的自然——实际是否定物质运动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直接驾驭本来自在对其生产起作用的物质运动生产自己了。这才是人不同于动物界和其它一切生命界的存在本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本质联系,也是人作为实践主体与其世界客体的本质联系(详解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修正》《关于劳动的消亡问题及其答疑》)。
用人与世界客体的联系中、人可以直接地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生产自己这一本质联系做人的本质——也只有它才可以代表人的本质,可以解释人作为实践主体与其世界客体所发生的一切的大大小小的已经区别于其它动物界的特殊联系。
比如说劳动。直觉上,人的劳动已经大大地区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所以,才会有人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看待。但人的劳动和动物的生产活动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人的本质联系解释了。
劳动之所以叫劳动,正是源于人驾驭物质运动生产自己这一本质联系。当人已经开始创造、发展和使用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否定人本身和自然界作为人生产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局限性、从而否定了其作为一种束缚着人的自然获得了对这种自然的自由生产自己时,同时也是人驾驭了物质运动、否定了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生产自己时,他的生产活动就已经是人的劳动了。否则,如果人类还不能使用工具、否定不了自身的外界的束缚着人的自然条件、驾驭不了对人生产自在起作用的物质运动进行生产,即使他是在进行物质生产,他的生产活动,都也还仅仅是一种动物的生产活动,都还不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他们自身就也还没有发展到人的阶段,而还仅仅是处在动物的阶段。
所以,劳动之所以叫劳动,甚至可以被一时的作为人的本质对待,就是因为它内涵了人可以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生产自己这个本质联系。如果抽离了这个本质联系,作为人生产活动的劳动,和动物的生产活动,就不好区别。正如有人常常说的:你们说只有人才能劳动,难道动物就不是在劳动吗?!
所以,本质联系,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解释人类作为实践主体与世界客体所有已经不同于其它生命界尤其是动物界与世界联系的特殊联系的核心和质。生命界,尤其动物界,其一切的生理的心理的互相间的联系或活动,都是为了要取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或多或少都是带有一定的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成分的。只有人可以驾驭物质运动这个本质联系,可以标示人不同于其它生命界的特殊的存在本质(详解见《刘光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辩证》)。
本质联系可以解释人不同于其它生命界的各种特殊联系。它当然也可以解释横向比较中所产生出来的所有那些互相争论不休的花样繁多的“人的本质”。
比如说,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
但正如上述所说,劳动只是内涵了人的本质联系,但它却并非这个本质联系本身。本质联系可以产生劳动,但却不是劳动产生出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可以解释一切,可劳动却需要反过来被解释。如果没有本质联系的解释,真的很难区分人的劳动和动物的生产活动的区别。因而,知道了劳动,还不一定知道本质联系。而知道了本质联系,就一定不会再有劳动作为人本质的意义了。并且,大家实际看到了,劳动产生的因素,同时已内涵了劳动要消亡的因素。一当劳动要否定的束缚着人的自然条件被彻底否定了——随着人驾驭物质运动能力和文明创造工具的充分发展、人的手脚身体必须要作为自然产生工具参与到物质生产的这个自然被否定了,人的劳动也就否定了。所以,人和世界的本质联系和劳动到底谁为本质,一看即知。
或者,仅可以把劳动作为一种发展中的过渡性的人的本质,但它并非终极意义的人的本质。
并且,这么看的时候,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如果把劳动作为人根本的本质,只能得出劳动永恒存在的结论,永远也得不出它会消亡的结论。如果是那样,工业革命的意义就好像也不那么重大,共产主义也不过是人们平等的共同劳动而已,人也不会获得最终对人的身体必须要参与到物质生产这一自然束缚的自由。而一旦我们把人的本质看做人利用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生产自己这个本质联系,那么就会自然的得出劳动只是个历史概念、早晚要消亡、人最终可以获得对劳动束缚的自由的结论。这样,工业革命就是消灭劳动的革命。共产主义的前期就是人们自觉地组织工业革命消灭劳动和从劳动中共同解放的自觉的社会组织过程。在这里,新的方法给我们的思想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再比如说社会性。
人类的社会组织自然也不是动物界可以同日而语。所以,包括马克思曾以社会性做人的本质。
但社会性,却并不是从人类这里才开始有的,它是在动物界就已经产生了的。社会性是为克服个体生产能力的局限性,动物个体间的生产合作。这点上,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人的社会性相对动物界已经有了什么不同,那只能说是因为人与自然联系上本质联系的不同才产生的不同。由于人与自然联系上人驾驭物质运动能力和方式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展。而动物社会由于与自然联系上的一成不变,则从来如此。随人驾驭物质运动能力的充分发展,当劳动否定了、人类个体生产能力的局限性也就否定了、自然这种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也就瓦解了。而动物,却既不能发展社会,也不能消灭社会。
同样,如果以社会性为人的本质,永远也得不出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甚至包括它的共产主义形式,最终会瓦解消亡的结论。而一旦以人的本质联系来理解人的社会性,那么随着自然条件束缚的瓦解,与之相应的这种社会条件束缚也就自然瓦解了。
这里,通过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看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瓦解以后,共产主义阶段从劳动束缚和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最终意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和马克思说的那个联合体已经大大的不同。
所以,横向比较,人和动物是有天差地别的不同。但这些不同及其历史结果,却要本质联系才可以真正彻底弄清。
再比如说意识。
但正如前面所言,不光人类有意识,动物也有意识。且所有的生命意识,都是主体意识,反映的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关系。这点上人和其它动物界没有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也不过是因为人对物质运动的驾驭所产生出来的。因为人类有了越来越成熟的语言、
文字
、书籍、电脑、网络系统,所以人类可以更便于掌握认识客体的情况,更便于在头脑中分析客体、预测判断、演绎推导实践中客体世界的运动过程和主客体联系运动的过程。这相对地发展了人类对客体世界的认识预测推导和驾驭能力。当然,这里边同时包括了相关的逻辑和存储、学习和交流、创新和传承。
再比如: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如果没有人使用工具驾驭物质运动这个本质特征,其实什么都不能说明。
所以,只有人作为主体与其客体世界的本质联系,才可以代表人真正的本质。而横向比较中得出的那些多样化的“本质”,实际都还仅仅是一堆的现象而已。主体论哲学解释人类现象,很多地方可以用人作为主体要取得对客体世界的自由解释。但那也仅是所有生命主体都有的共性而已,涉及到具体的人——这个生命历史阶段的独有特性,就要人驾驭物质运动这个本质联系才行。
在这里,关键是顺着这个本质联系我们可以理清整个人与自然的联系史和它的未来走向。劳动是历史的。资源束缚是历史的。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即使它共产主义的形式也是历史的。所以,把人与自然联系这个走向和共产主义问题、即社会关系问题,结合起来,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今天的实践条件研究共产主义问题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探讨人本质的东西,它的意义就在于联系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互相印证着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和走向,为共产主义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工作和共产主义时代人发展的自觉组织工作提供方法论基础和理论依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主体论哲学用以指导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自由的依据。所以,并不能把它看做可有可无、不干当前饼子干粮事、等未来再解决好了的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否则,我们天天争论这些看似高深劳神的理论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这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有一些问题也还是需要统一的。列宁的事物的自己的运动,就要放到主体的自己运动上才好理解。恩格斯就认为,普遍联系中没有自在之物。所有的自在之物都是它在的。主席的事物发展内因论,也要按照主体意识主体行为理解。除此,就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实际上,以往的一整个马列主义学说,都要重新放在主体论哲学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心学,其积极的成分也可以划入主体论哲学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对主体论哲学来说,人的本质问题本不重要,如果说重要、就重要在、它所隐含的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前提的是否正确。而以前的关于人本质问题的结论、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往往并不是真正正确的。所以,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重新梳理,实际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重新梳理。这是主体论哲学的重新确立所必要的。
恩格斯曾谈到经济学家的工作是为19世纪所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实际把这个变革放到整个共产主义革命时代都是适用的。共产主义实现后的相当阶段当然还要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一切旧的阶级斗争,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建立以后,主要的就已经是如何自觉的组织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了。并且,也只有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最终和解(主体对客体外部联系的自由),社会矛盾的问题也才可以最终和解(主体内部联系的自由)。而这就需要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有个本质性的准确的把握了。但这必须是以、把人的历史把人与自然联系史、看做生命史生命主体与世界客体的矛盾运动史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为前提的。人即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人未来的结果、也依然在这一矛盾运动当中。这当然从一开始就要求把生命界和自然界的对立、纳入主体论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的对立考察。如果马克思一开始(1840年代中期)由于自然科学发展局限的原因,还不能这样做(马克思早年的主客体的关系实际还仅及于人类,还不及于动物界),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把它调整过来。只有如此,才可以建立人类作为实践主体与世界客体的矛盾关系从动物界来的自然历史理解的基础。否则,如果没有生命界和自然世界的主客体关系的自然历史考察,就难以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理解的基础,也难以把握人不同于其它生命界的与自然关系的质。
好在恩格斯晚年代表马恩他们自己已经开始了这个调整。我们只需要照实梳理,并稍微做些工作即可。
这个梳理对于主体论哲学的重新挖掘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多数同志至今也还没有注意到恩格斯的这个调整。也还没有注意到恩格斯晚年照马克思早年、在这个问题上方法和结论的不同、及其意义。并且,这对那些到今天也还在躺在马克思早年方法和结论基础上睡大觉的人们的懒汉行为、也是个重要的提醒。
---------------------------------------------------------------------
注:【1】【2】在这个地方,Synbada先生后来做了如下解答
Synbada先生说:他自己承认社会存在一定规律,但他们不是脱离了人类认识的客观,像物质自然规律一样。物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可以再现。社会原景是无法再现的,1.人不可复生。2.人是发展的,其意识在不断的前进,即使仿造了历史,人与历史发生很大区别,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种变化更大。这就是笔者强调把历史划分阶段,以进入阶级社会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为一个阶段,之后称为后马克思主义时期。人类三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或者叫规律。这些规律只有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思想家才能认识总结出来,也只有他们才能加以利用。其他阶层的思想家不会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而当下无产阶级劳动者和他们的思想家正在参与和创造历史,实践者正在历史实践中。觉醒者正在改变自己和他周围的劳动者,比如天津的艾跃进,他的实践活动就影响了很多劳动者也影响笔者的认识,改变着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关系。我们都是不愿意做拴在树根上的狗,我们要挣脱这物质上好思想上的锁链,换取劳动者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我们参与了社会规律,我们不承认先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来改变现实,重拍思想的牢笼,实现劳动创造的自由。一切阻前进的识是绊脚石,都是我们要搬开的,要打破的思想牢笼。至于理论历史对于本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理论,劳动者理论的需要就是本人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目标,学习半径的扩展,就显得笔者面对的无知。所以笔者从来都感觉自己知识与哲学的贫乏,从来就没满足过。笔者不懂和不理解的东西很多,包括作者的许多概念和理论....
【4】对此,synbada先生有个说法颇具代表性,他说:动物没有语言、概念,就无法区分物我、和进行基本的逻辑判断。
而我认为,这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我虽不懂自然科学,但也知道在概念形成之前,外界事物在人和动物头脑中起码还有个相的阶段: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先要有相、熟悉相,然后才可冠名,而只要有了相,绝对不会影响动物基本的区分和逻辑判断能力。我闲了经常看手机
头条
的动物视频,只要是群居动物,如狼群、猿群,没有分不清彼此的。它们有感情表情、有交流交往、有协调合作、有计划懂目标,人类有的它们也有。我们生活常识中,牛马猫狗鸡鸭鹅,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区别能力,也多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天生就有的。
马克思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
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荒谬
•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
聂鑫泉传布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思想—运城英烈传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_二十大工作报告节选二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
范云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运城农职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开班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南昔97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710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