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禹都安邑与盐池(湖)的渊源(中)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禹都安邑与盐池(湖)的渊源(中)
696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19-11-30 16:0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舜歌《南风》之处
《史记》说:“舜生于冀州妫汭蒲坂,耕历山(亦名景山、首山、中条山等),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活动范围由西南而东北,渐趋盐池。“舜”,《说文解字注》云:“草蔓花叶对生而大也。帝‘舜’为其谥号。”
我认为,“舜”是该部落的族徽,先以虞官(管理山林盐泽)为氏,后结盟于娥皇女英诸部,统领百官,主持祭祀,执刑典,流四凶,终于迫使帝尧禅位,退居平阳,尧子丹朱退避南河之南(今河南),父子不得相见。(据《竹书纪年》)《晋书·地理志》和《太康地道记》都说“虞旧都安邑鸣条地带。”《括地志》注曰:“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坂口,即古鸣条陌也。鸣条战地,在安邑西。”王雪樵《河东文史拾零·鸣条舜迹漫考》称:“盐湖区冯村乡太方村,村南有扬余村,为舜晚年之牧宫。其西十五里,有舜帝陵庙,皆在鸣条地带。”《水经注》则云:“虞城(今平陆境)北对长坂,谓之虞坂。《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车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
俞樾序《韵海大全》载:“古迹,虞坂,在安邑南。”由此可知:虞坂当在安邑以南盐池岸边,即今东郭镇磨河村山谷中。虞坂往西约数里有盐宗庙﹙俗称池神庙),其南有歌薰楼旧址,据说是舜歌《南风》之处。其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薰:香草也。《本草注》曰:“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山海经》也说:“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已厉。”舜把南风比作薰草,可以袚除不祥,阻止凶厉,消解部族民众的怨怒,以得到安宁和财富。
南风何以如此之神呢?
柴继光在《晋盐文化述要》中解释说:“池盐生成必须借助应时而至的南风,号为‘盐南风’。”祈祷盐南风,就能民安财阜,盛世太平!因此,“禹营安邑”,隋置“虞州”,后改置安邑郡,唐改虞邑县,后改名安邑。其源盖出于此。
大禹治水即治盐
文献记载,大禹为舜帝之司空,主管水利疆土,后人祀为山川之神。说他凿龙门,劈砥柱,导九山九川,是一位治水的英雄。
又说“禹致力乎沟洫”,“治水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
《楚辞·天问》对这些神话传说早就提出了质疑,王钟翰的《中国民族史》也颇有辩证。笔者认为,禹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功绩亦在治盐池之客水,征伐三苗、少昊部落和建立五服联邦的夏王朝。
禹继鲧治水,“命诸侯百姓与人徒以傅土”,堰堤与导流相结合,终成其功。这与盐池治理客水的办法如出一辙。首先,为什么非要堰堤截堵洪水呢?难道不可以移民于山陵和涯原以避水害吗?这里答案只有一个:即人畜当然可以迁居,而盐池这个聚宝盆,国家与百姓赖以生存,固不能移。若暴雨骤至,洪水四注,则稀释卤水,盐花不成。故须在盐池四周修堤筑堰以堵洪水。使之顺堰西南流入解州诸滩。鲧禹皆用此法,并未有错。禹又因势利导,蓄洪水于盐池四周数十个低洼滩地,引夏县青龙河及山洪,经永丰渠(今姚暹渠)之古水道入永济伍姓湖,汇入涑水后入黄河,这叫治客水。
“禹致力乎沟洫”,当是既引水溉田变水害为水利,又精心治理盐池卤水,整畦浇晒,以成盐花。故“治水即治盐也”。盐池无水害则安,因此舜禅位于禹而“禹营安邑”于此。笔者认为,姚暹渠的前身叫永丰渠,永丰渠的前身叫晋水,皆人工所挖之运河。《易·晋卦》曰:“晋,进也。”《周礼·夏官·田仆》曰:“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晋又释为“抑”。运河且“进”且“抑”,可制夏县东来及涑水北来之洪,正合大禹及姚暹等人治理盐池客水的疏堵之法。故名“晋水”。
又《诗·唐风谱》曰:“成王封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汉书·地理志》曰:“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以改唐为晋。”所谓“尧旧都在蒲”之“晋阳”者,实指尧旧都在蒲州府虞坂晋水北岸。《史记·项羽本纪》说:“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禹继尧舜,从丹江、岷江、三危而下,平定三苗;又从河济、淮泗、江汉向东,平定太昊、少昊集团,以水纪官,盟于会稽,划甸、侯、绥、要、荒五服,分而治之,万国纳贡,九州归于有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从此建立。
夏都九迁 宗祀安邑
夏邑﹙禹王城)为“鲧筑之城”、禹受封之小邑:阳城为禹避商均之行宫,“禹营安邑”于虞坂附近之晋阳城为常都,当是反映了夏禹部落与虞舜部落争夺盐池及帝位的兴衰交替过程,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
太康失国被后羿拒于河而都斟寻,至帝相又徙都商丘。后羿被寒浞杀死后,羿妻被寒浞所占,生浇与殪。浇后来又攻杀帝相于商丘,帝相妃逃奔有仍氏生少康。后来帝少康立于鬲,返于纶,以纶为根据地而复国,都安邑。帝杼建行宫于原,灭殪于戈。至此,前后40多年的内乱方才平定。至帝孔甲及桀,国之常都一直在安邑。
孔甲之后,夏衰,商族及诸侯多叛之,桀以武力征之,曾立行宫于斟寻,兵败,退回安邑,商汤追至鸣条,夏亡。《史记·集解》:“服虔曰:‘邑有先君之主曰都。’”《世本·作篇》曰:“禹作宫室。”宫室者,祖庙或明堂也,也叫清庙、太庙、太室、太学、辟雍。四周为水,中有灵台、宫室,是天子宣明政教、祭祀赏罚的地方,即国都的中心。
盐池
,
渊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盐池序章
•
涿鹿之战——文明曙光下的盐池之争
•
折扇《河东盐池总图》 描绘盐池千古风华
•
龙舞盐池_运城风景
•
盐池(运城)_1939-1945
•
1940年代盐池_盐湖影像
•
“黄河之东,盐池之西”——古蒲州开发利用
•
《盐池来了大天鹅》(组照)_河东影像
•
隋代虞乡重回盐池之南_虞乡县位置略考
•
千古盐池千古雪 百世运城百世情_河东演义第八回
•
炎黄盐池战蚩尤_冯建国
•
盐池,一池洪荒,中华盐宗_王芳写运城
•
清代名臣孙嘉淦与河东盐池
•
书法培训学习魏碑与“二王”的渊源
•
一池河东盐 半部华夏史,从文物遗存看古代河东盐池的开发与管理
•
《盐池》清代 许煌——运城盐池主题书法邀请展作品
•
会变颜色的湖泊——中央媒体关注运城盐池
•
盐池1号 邹亦农_“美丽中国 画说运城”水彩画家写生创作作品展
•
盐池周边无用建筑、临建彩钢棚被依法拆除
•
王禹偁的《盐池十八韵》
•
再访盐池 _楚明亮
•
城南有海(盐池)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专家 深入盐池腹地采样
•
运城盐池的“护宝长堤”
•
下盐池_袁有生
•
盐池岸畔乐悠悠
•
王有堂环卫工人施救落入盐池男孩获表彰
•
“好运之城”盐池、关公等元素惊艳亮相马来西亚
•
生态保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盐池栖息过冬
•
河津村名由来渊源及村概念起源与泛化浅考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5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问运城
运城告示
运城人
运城视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