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由来
结婚之“婚”字,由“女”和“昏”组成。
古代婚礼当中,迎亲时间与现在相同。早晨迎亲时,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
离开新娘家前,新郎新娘分别向父母、岳父母叩拜道别,大花轿六人、八人、十二人抬为佳。
新娘到男方家后,由新郎女眷亲自打开轿门请下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也多为女性),将一打成同心结的红绳带交给新郎新娘。
二人互牵着红绳走进礼堂,但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娘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去,并由女童手持铜镜照在新郎新娘身上,以求幸福圆满。拜堂是婚礼的正式部分。在古代,拜堂一定要在黄昏进行。
拜堂仪式由仪宾在堂前主持,新郎新娘站列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乐起,礼成。
礼后第二日早晨,新郎新娘一同拜见公婆,新郎也要将家里的所有亲属介绍给新娘,然后新郎新娘向长辈奉茶。
第三日,新娘和新郎同去合祭祖先,新娘便正式成为了这家人,婚礼正式结束。
婚后新郎还要准备谢媒人的钱,叫做谢媒礼,也可以闹媒人等表示感谢。这是古代婚礼,婚礼过程与现在基本相仿,但拜堂时间大有差别。
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
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古代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时分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