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北杨村里的历史人物

518 0
发表于 2020-6-22 17:49: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北杨村里的历史人物

(武守智 武栋仁)
北杨村地处原荣河县老县城宝井镇东面寺坡上。清朝中期以来,村人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蔚然成风,因而文人辈出,全县闻名,被赞誉为“文脉村”。荣河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出东门,上寺坡,北杨的秀才比驴多。”从保存下来的坟头碑和已出土的墓志铭统计,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百余年间竟出了两名进士、5名举人、11名乡贡、114名文武秀才,可见当时北杨村读书之盛、文人之多、影响之大。

“老进士”武开吉

这两名进士,多年来村人习惯称呼为“老进士”和“小进士”。“老进士”武开吉于乾隆乙酉年(1789)参加会试考取进士三甲11名。虽高中皇榜,却在京城熬官多年,未能赴任。一天,他听说皇宫里正在唱蒲剧,是一个老家绛州的公公(太监)向皇上举荐的。他灵机一动,便设法通过戏班子老乡的推荐,拜见了这位公公,诉说了自己熬官多年、困居京城的苦况,公公便答应设法帮忙。不到半年,武开吉便获旨出任河南省商城县知县。此公居官清廉很得民心,甫一到任,便顶着压力,力排众议,把积弊已久的大马钱、狐貂皮钱、烟户钱等多种苛捐杂税统统裁免,还重视兴教办学,前后创建义学52处。他还为无人敢碰的胡孔杀人案平了冤,除掉了中州一大害大棍王三铁头,百姓拍手称快,齐呼他为“武青天”。武开吉后官升兵部车驾司郎中兼武库司。致仕后,他在家乡设塾“息园”授徒,誉满乡里。学生为其门前立“古槐市”教恩碑一通(古槐市为唐朝长安城一书肆,为读书人经常活动的地方)。

“小进士”武骊珠

“小进士”武骊珠于咸丰癸丑年(1853)会试,考取进士三甲第一名,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吏部原拟任他为陕西省同州(即今大荔市)知县,后因别人活动挤占,他被改任为直隶唐山县知县。同州一马平川,物阜民丰,而当时的唐山靠近海边,地薄人稀。此公甚为恼火,大闹吏部,吵得部堂大人下不了台,一怒之下批他为“狂生”,致使他连唐山知县也未上任,便灰头土脸地返回了老家。

堂堂一个钦点的翰林院庶吉士,连一天官也没有当成,却为老家办了件好事立下了奇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荣河谢村一个土财主发家后想为祖先立碑,欲借用他的官衔。这“小进士”收了人家的银子却又嫌失身份,便提出必须把他的官衔、姓名刻在碑当中。如此苛刻的条件就是故意刁难以让土财主改变主意,不想人家却满口答应。

土财主光宗耀祖的石碑在清明当天立在了祖先坟前,碑中间赫然刻着“直隶唐山县正堂武骊珠”,其祖先的姓名却被刻在了不显眼的地方。十里八乡的过路人看了这碑都笑道: “这人真怪,给祖先立碑,怎么把另姓旁人当自己的先人供奉起来了?真有一股子‘争’气!”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谢村七十二‘争’,立碑为证”这句话便迅速流传开去。如今,谢村“争碑”虽然不存在了,但“谢村争”却久传不衰,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由“谢村争”演变成“荣河争”,再变成“万荣争”,直到演变成现在的“万荣笑话”,被编成书,制成光盘、扑克,拍成电影,驰名全国,成为万荣县的最佳“名片”。而且“争”的内涵也由开始的愚昧无知、荒唐可笑演变升华为现在的机智幽默、发奋敢干、永不服输的万荣精神。如今的“万荣笑话”已成为该县的一项文化产业,“笑话王国”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倘若“小进士”泉下有知,不晓得会不会因为自己给后代留下这份宝贵“遗产”而心生得意。

举人武广禄

“小进士”的父亲武广禄为道光甲午科(1834)举人,因乡试名列前魁,荣获“经元”(五经中一经第一名)。后被选任河东商学(河东书院前身)训导兼管安邑。他在运城办学十余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咸丰时翰林院庶吉士娄道南为其撰书的墓志铭说:“公幼读书,性颖异,辄有真性情,不随俗转移……道光甲午夏,选授商学院训导。是岁秋闱,即中列前魁,从此荣任。遇考试运学从来积习,童试进场多不得便。公到运,以为功名善事,必为力除此弊,所以临场从无贻误。其远方之生于岁试有不到者,必先因特学代为告之。以故前后在运十余年,未革一生。平时与公事必勤谨,训诸生谆谆不倦。故其门下士与其外署从游之士,名列甲榜,身游瀚苑者,概不乏人。”“公之德行,汾水流长;公之教泽,鹾海争光;公之承先,稼穑勿忘;公之启后,翰苑生香。”此公共生有五个儿子,次子武骊珠高中进士,其余四子均为秀才。

前清生员武志孝

“老进士”武开吉的曾孙武志孝,年龄不大,却有秀才之名,且是咸丰年间荣河一带的书法名家。“天下寺庙之冠”的庙前后土祠品字戏台中间,有一对高耸云天的石旗杆,旗杆上刻写的一副对联就是他的手笔。传说为了写好这副对联,主事人请来了山西蒲州、陕西同州一带的名儒书家,聚集于后土祠,先商谈对联写什么。集思广益之后,内容确定为“调元德普神恩远,保赤功巍惠泽流”,借以颂扬后土娘娘教化社会、保护子民的丰功伟绩。但真正书写时,大家是你让我,我让你,谁也不好意思先写。主事人情急之下,便想了个办法:中午饭后,人人都写,大家评价哪副写得好便用哪副。饭后,主事人一看武志孝年龄最小,便说:“你先写吧。”武志孝饱蘸浓墨,提神运气,一气呵成。其他人站在周围,边看边赞,感叹不已,都说武志孝的字写得好,甘拜下风,一致推荐就用他的字。尽管主事人一再动员做工作,硬是没有一个人再敢动笔。对联在纸上写好后,按惯常应拓印其上,再由石匠雕刻。武志孝觉得太麻烦了,干脆让主事人弄来一盘朱砂,现场笔蘸朱砂直接写到旗杆上。尽管石旗杆是圆的,但武志孝却把字写得如同纸面上一样方正不变形,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赞。

民国元老武绳文

清朝末年,“小进士”武骊珠的后代武绳文幼年颖异,工于文词,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乡里以“小翰林”誉之。后考入山西省大学堂,旋应考游学东洋,名列前茅,即赴日本速成师范科。求学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后回国与阎锡山等在山西参加辛亥革命。阎任都督后,任命他为省视察委员,赴晋南、晋东南一带视察政务民情。在晋城县,他据实断理了一件豪绅诬告县官案,县长感激不尽,在他离开晋城时,暗暗在送他的轿车褥子下铺放了上千块银元。他上车发现后,就用手把银元全部划拉出去,弄得县长很是尴尬。后来因与阎政见不合,不被重用,又不愿随波逐流,就到晋北的岚县、岢岚、大同等县任承审官。这个职位官不大,却有实权,是个肥缺。但他办案清慎廉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受贿赂,所以生活异常清贫。离职后,因家无积蓄,只好在大同街上以卖字为生。去世后,靠亲朋好友资助,其灵柩才得以运回老家。安葬时,村人为他送了这样一副对联:“一身正气行天下,两袖清风离人间。”

台湾山西同乡会会长卢学礼

民国时期,村人卢学礼(字芷复)天赋聪慧,早有大志,并州大学毕业后服务于山西省政府。抗日战起,又入民族革命大学,接受抗战卫国教育,后任第二战区司令部秘书、少将文书组长、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秘书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参事多年,后改任顾问。1991年退职后,倡建台湾山西同乡会,任总干事多年,并与同乡创办《山西文献》期刊,并出任负责人,撰写了《强化两岸交流,铺好统一道路》等诸多文章。还参与举办山西文教基金会,先后资助山西籍学生24000余人,资助金额1250万余元。1993年曾应邀回大陆参加山西大学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名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国际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与会学者咸表感佩。正如《山西文献》54期《卢故代表学礼事略》中所说:“先生淳厚朴实,端正不阿,对人诚恳,认真负责,操守谨严,一丝不苟,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服务公益团体多年,出钱出力,任劳任怨,深得友朋同乡之信任与尊敬。”

革命烈士武学义

村人武学义少时即有救国救民大志,1936年在该县里庄村小学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解玉田等同志参加抗日决死纵队,任七团七连指导员,作战勇敢,屡建奇功。1939年阎锡山发动晋东南“十二月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他于1940年5月24日被捕。在岩山村被扣期间,遭受残酷折磨致病,身体瘦弱,说话无力,但却表现出极为坚强的革命意志,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对另一位难友说:“怕什么,到处有我们的同志,敌人欠下的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病愈后,敌人发现他能歌善舞,还会绘画,就把他留在孙楚特务连工作,他便乘机发动阎顽士兵抵制反动军官打骂的斗争,二次被捕并遭杀害。武学义至死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21岁。1979年12月29日,山西省委在阳城召开“十二月政变”追悼大会,追认武学义为烈士。

6239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