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魏骥:端正厚道 忧国忧民
据《明史·魏骥传》记载,永乐年间,魏骥担任松江儒学训导,他经常半夜里携带着茶粥去慰劳正在读书的生员,生员们很受感动,更加勤奋学习,后来大多学有所成。他应召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书成后,又返回原任,因为师逵的推荐,魏骥升任太常博士。
正统三年,魏骥转任吏部左侍郎。他多次受命巡视京城郊区的蝗灾,了解民众的疾苦。四年后,魏骥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若考虑到他年龄大,可以让他做些简要的事情,于是改任南京吏部侍郎,后来他再次以年老为由辞官,皇上没有同意。直到景泰元年,魏骥年龄七十七岁,辞官退休。
魏骥请求退休,从南京到达京城。大学士陈循是他的学生,他对魏骥说:“先生虽然位居尚书的官位,但因为远在南京,却不曾在朝堂上站立过,望您稍候一时,可叫朝廷为您加官封爵,这件事就交由我们来办。”魏骥严肃地批评陈循说:“你作为朝廷的首辅大臣,应当向朝廷进荐贤才,不得偏私于自己的老师。”
魏骥端正厚道,恭敬谨慎,退休安居家中,仍然忧国忧民,此情到老而更加纯厚。他的家乡萧山原来多水灾,有宋代县令杨时所修的湖堤遗迹。魏骥倡议修筑螺山、石岩、毕公等塘堰,拦截江潮,兴修水利,乡里百姓获益良多。魏骥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产业。他操心农事,经常戴着斗笠行走于田间,一次遇到钱塘主簿,仆隶呵斥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我是萧山的魏骥。”主簿仓惶谢罪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