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奶奶的舍得
□梁国斌
记忆中,奶奶的头发就是白的。她个子不高,小脚,走起路来比较慢。那时,家里穷,经常吃不饱饭,但这并不影响奶奶做饭的手艺。
在我们当地有一种面食,俗称“猴娃子”,就是把和好的面团,稍微醒发后,加入少许水,用手扯开下入锅中煮熟。奶奶的做法是先在锅中炒上菜,然后下面,而其中最好吃的当属奶奶做的“南瓜猴娃子”。每年仲夏时节,南瓜成熟后,奶奶的“南瓜猴娃子”也应季而出。中午放学回家,刚到门口,便闻到奶奶做饭特有的香味,一种用油炒过的面酱,让我立刻垂涎欲滴,今天想来,依然难忘。喊过奶奶后,就直奔灶台,只见爷爷拉着风箱,锅里绿皮黄瓤的南瓜块正在水中翻腾,奶奶熟练地把面扯得如纸一样薄,一片一片地飘入锅中,用勺子稍稍划几下,盖上锅盖。很快,香气飘逸,热腾腾的“南瓜猴娃子”便端上小桌。就着奶奶特制的油辣椒,吃着劲道的面,喝着香喷喷的汤,真是痛快!奶奶不停地在旁边念叨:“咬碎碎,慢点吃,还有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爷爷从生产队承包了一个菜园子。全家老少齐上阵,努力耕作,辛勤付出,菜园子的收成立即改变了家中吃不饱的困境。奶奶脚小,不适合在农田大量劳作,做家务便成了她的工作。夏天即将结束,秋天悄悄来临,菜园里卖剩的茄子还挂在茄秧上,这时奶奶的好手艺便派上了用场。她把好看的茄子挑出来,让爷爷拿去卖钱;剩下的便切成条,她不同于别人,直接放在阳光下晒成茄干,而是耐心在锅里蒸到一定火候,起锅晾凉后挤出一定水分,拌上蒜泥封存起来。这样,家里冬天的菜就多了种美味。在我心中,奶奶的蒜茄子绝对是人间的一种上好美味,不但好吃,而且经久耐贮。
在村里,只要家里有的东西,任何人借或要,奶奶总会第一时间给人家,特别舍得。小时候不懂其中原由,以为奶奶不会过光景,等稍微懂点事时,才知道,奶奶生性善良,在她心里,天下都是好人。以前,我们家穷,可能很多人家庭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时村里来的担货郎、补锅的、叫花子,只要上门,奶奶总会把家中的饭菜送给人家。
我的家乡紧邻黄河,河的西岸便是陕西。我的祖上世代和陕西有交,家中总有陕西客人,特别是这边村镇逢集或有庙会,便会有相熟的陕西友人带着成队的乡邻来这边赶集上会。我家成了陕西人的驿站,好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便在我家。奶奶带着妈妈借来做饸饹的床子,和好面、压饸饹,供大伙吃;遇上有人赶集回来晚了,没赶上渡船的,奶奶便安排人家住下,家中房间少,便安排在邻居或朋友家。到河对岸,十里八乡提起我家,提起爷爷奶奶,几乎都知道。
等我成家,去陕西做小生意,没少沾奶奶的光,十里八村,吃住从来不是问题,奶奶的善良,回报在了我们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