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永济市张营镇北陶城村——舜帝故里“德孝村”

458 0
发表于 2020-7-6 16:39: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永济市张营镇北陶城村——舜帝故里“德孝村”

永济市张营镇北陶城村——舜帝故里“德孝村”

奔腾的黄河出晋陕峡谷,进入中游永济境内,桀骜不驯宛如巨龙的大河,一下变得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此地的黄河东岸不足一里处,坐落着一个闻名遐迩的“德孝村”——永济市张营镇北陶城村。

近日,笔者走进这个著名的村落,了解了这里的德孝文化传承情况。

德孝之源头

北陶城村,在中国的版图上,绝非一个普通村落,因与舜帝关系密切,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张名片。

北陶城村,历史上很长时期的称谓是“陶城村”,位于河滨,相传舜帝在此烧制陶器。而史书所载舜帝故里的舜帝村即诸冯村,距此村庄也不过数里之遥。现时村中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生于诸冯,出于龙行,养于河滨。”还有太史令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舜“生于诸冯”“陶于河滨”,都是舜帝出生、成长在这一带的有力佐证。

舜,排在二十四孝之首,村人自豪地说“舜王是天下第一孝子”,他屡次面对来自继母、弟弟的陷害,却能以德报怨,一如既往地善待家人。

舜耕历山、珍爱耕牛、善待生灵的故事,和舜继位后爱护天下子民的故事,成就了舜的德行。

舜帝,是中华民族德孝文化的鼻祖。

“舜,陶于河滨”的河滨,即今天黄河边上的南陶城村、北陶城村。《元和郡县志》云:“舜陶河滨为河东县北四十里之陶城。”舜的德行与孝名,使远近之人争相与其为邻,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近水楼台先得月”,舜成就了这片土地。千百年来,舜的德孝文化在黄河之滨这片土地上滋养、氤氲,照亮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根源。

文明之“城郭”

相传,远古时期的陶城,人口众多,有都城的繁华气象。经历几千年沧桑,尤其是黄河水患,人口大量流失,今天的北陶城村,仅有776口人。而亘古不变的,是这里的乡风民俗,传统的德孝文化依然深深根植于这块热土,影响着村民的衣食住行,是人们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主旋律。

北陶城村,敬老孝老是村民基本的道德判断。孝老,受人尊敬;反之,则会受到舆论的抨击,村民在背后指他的脊梁骨,唾沫花儿也淹了他,因此,这里“孝老、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党支部、村委会,每年重阳节组织村中60岁以上老人,外出旅游、去永济市区看戏,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登门探望,送去牛奶、蛋糕等礼品。

该村在文化广场建了三间瓦房,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专门为那些孩子外出打工、经商、开饭馆的留守老人提供一日两餐,村里一位五保户老人,一年四季在此免费用餐。同时,中心人员在生活上也悉心呵护着那些老人。

村里借古庙会,孝敬周边村老人,传播孝道文化。北陶城村,有一延续两千余年的古庙会,古庙现已不复存在,据资料显示,古庙不知初建年代,元代曾修复,高30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传说由鲁班所建,琉璃瓦、空悬梁、龙凤彩绘,看上去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该庙梁记文“胜吾者,添木一根;吾下者,剩木无数”,可见其建筑之绝妙,是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晋陕游人观光胜地。可惜,古庙1958年被拆毁,村民至今扼腕叹息。如今,村民捐款在原址盖起了新庙。历史上,庙会兴起是来祭奠神灵的,在这里,是来祭奠舜的。每年三月初一至初四,十六村的百姓就会从四乡八镇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朝拜舜王。

近年来的古庙会,在村两委及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再度兴起。每年古会期间,村里会请来戏班子,在陶城舞台下安放几百个凳子,为周边赶来的老人,以及从吴王浮桥远道而来的陕西老人提供方便。村里还为前来看戏的老人免费理发,免费提供长寿面、油糕、油饼、羊肉泡等饭食,年年如此,让老人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幸福地在此逗留几天,尽享美好生活的甘甜。陶城庙会,也是该村向下一代和周围村民进行孝道教育的生动课堂,无形中向周边辐射和传承了优秀的德孝文化。

该村注重树立德孝典型,带动村风向善、向好。年近六旬的村妇女主任寻冬芳,公公十多年前去世,婆婆身体不好,曾经摔伤。因妯娌外出开饭馆,小姑子出嫁的村子远,多年来,她独自悉心伺候老人生活起居,洗衣、做饭、嘘寒问暖,而她也因此被树为北陶城村的榜样,光荣出席了张营镇德孝文化典型人物表彰会。另一位“好媳妇”胡勤玉,年过六旬,嫁到婆家40余年,上敬公婆,下爱子侄,和睦邻里,从未与家人红过脸,四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特别是在公公身染沉疴半身不遂的数年间,她尽心照料,视公公为生父,用无数凡人善举,在黄河岸边,在偏僻乡村,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在周边村中传为美谈。每月初一、十五,寻冬芳、胡勤玉就会自掏腰包,同其他几位孝老先进媳妇一起,做几桌席面菜,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改善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孝老、敬老,已成为北陶城村的良好风尚。年轻媳妇用各种方式尽孝道,争着留下好名声;在外打工、开饭馆的,闲暇时常常与父母电话交流,不停让人捎回钱孝敬老人;春节回家,轿车拉上公婆又是买衣服,又是下馆子,以求弥补平时孝道的缺位。

“陶城”之气象

近年来,在传统德孝文化的熏陶下,北陶城村又呈现出种种崭新气象,这缘于村里有一支品行高、实干型的干部队伍。村里选举干部的标准是看品行、看能力,把品行放在第一位。

多年来,村民中没有出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村民遵纪守法;村里涌现了70个“十星级文明户”,10个“五好家庭”,同时又评选出15个“好婆婆”,两个“好媳妇”;这里村容整齐,环境卫生整洁;村里添了一个“农家书屋”,为村民科学致富、提高文化素质,提供了学习阵地;每年正月初十举办农民运动会,象棋、乒乓球、拔河等精彩纷呈的比赛,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永济,北陶城村率先承办了张营镇两届“舜陶杯”践行德孝文化典型人物评选表彰大会,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陶城村经济腾飞、富裕,这里开饭馆的人家占全村的50%,他们勤劳、吃苦,善于经营,每年春节会从外边拿回约1200万元到村里。

这里是乡风文明的德孝高地,是村民富裕的幸福乡村。这里是盛开在黄河之滨、舜帝故里,以德孝文化培育出的耀眼花朵,愿她愈开愈艳,芳香三晋,名扬中华!

王正民 冯红寅

6310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