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唐代“高考”中的诗坛佳话

466 0
发表于 2020-7-8 08:11: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唐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试卷不糊名,考生的信息公开,不仅要看士子的考试成绩,还要考察平时的才能表现和社会声誉。后者,需要士子将平时写就的比较出彩的诗文,呈送主考官,以便综合评定分数,决定取舍。一般来说,这些诗文都通过当朝有地位的人代为转交,这期间就发生了一些故事。

宝历二年(826)高中进士的朱庆馀,在考前曾经将诗文呈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就是韩愈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人物。

但张籍能否在主考官面前替自己美言,朱庆馀心中没底,又不好明言,便又写了一首《闺意》呈给张籍。诗中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的意思是新妇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给公婆行礼。但是由于心里没底,便低声问丈夫自己的打扮合不合适。

张籍一看,这哪是写新媳妇精心化妆讨公婆欢心啊,分明是打听讯息。于是写了一首《酬朱庆馀》,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采菱女装扮之事,其实是说,像你这样出类拔萃的考生,主考官一定会赏识,金榜题名没有问题。两首诗酬答巧妙,成为了诗坛佳话。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