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古诗说消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古诗说消夏
611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0-7-8 08:5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北宋诗人秦观在河岸边找到一个绝离烦热的避暑方式:在荷塘边,安一张胡床。他斜躺在床上,尽情领略纳凉的悠闲自在。听着船上的笛声在水面萦绕起伏,闻着盛开的莲花在风中飘着幽香,他不由地写下了《纳凉》一诗:“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当然,阴凉也好,河边也好,都是消夏的物质层面。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消夏还需上升到精神层面,那就是古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心静自然凉”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人生境界。白居易有《苦热题恒寂师禅室》诗曰:“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他在另一首《消暑》诗中,幽默调侃地说:“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意思是只要你在院子里坐着,心无杂念,静下心来,你就会感觉窗子有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凉爽无比。
北宋诗人梅尧臣对心静自然凉又有另一番感受。他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写道:“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意思是说,尽管是热浪翻滚的中伏时节,在清幽寂静的佛寺,因为没有俗世间杂念的羁绊,凉爽气息迎面而来,不必到北方酣饮避暑,在寺庙里品上一杯清茗就能乐而忘返。
古诗
,
消夏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背古诗送门票——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持续开展此项活动
•
吃瓜·消夏
•
春天在古诗里徜徉 散文 李 凯
•
白沙河畔“消夏消费两相宜
•
河津消夏慰问运城市考古队
•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消夏送清凉
•
消夏姿势_历山之巅绽放活力
•
万荣消夏戏剧演出惠民
•
古诗中的屈原
•
古诗中赞美妈妈的诗句
•
盐湖区魏风小学开展古诗背诵盘点庆元旦活动
•
古诗中的大雪
•
在古诗词中“邂逅”清明
•
古诗咏稷
•
古诗中的农耕渔猎
•
古诗中的农耕渔猎
•
古诗中的大雪
•
古诗古画说消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4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运城视听
品牌故事
商家日常
运城告示
百科进阶
洞见运城
爱问运城
讲运城读运城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