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大唐的河东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代总辖一方军政事务的地方长官,是朝廷派出“节制调度”区域武装力量的特命全权代表。“节度”之“节”,还意味着“旌节”,节度使赴任各地,持有天子亲授的旌旗和节杖以为凭信,旌旗竿头装饰着牦牛尾或五彩羽毛,节杖两端包裹着黄铜甚至黄金蒙皮,用以体现帝王至尊无上的威仪和授权。
唐代河东道辖有20府州,肩负阻击突厥南侵重任,堪为大唐北陲锁钥。而晋阳(今太原市)作为河东节度使驻地,因帝国龙兴于斯,被太宗李世民定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政治地位崇隆难逾。于是这里成为集唐帝国强兵的所在,区域兵力占到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也因为如此,能够高擎旌节来到太原,领辖河东军政的节度使皆非等闲之辈。实际上确实如此,唐代70多个河东节度使中,有22人是当朝宰相。
史籍可见最早的河东节度使,是唐朝名将薛讷。薛讷在武则天时出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履行节度使之职,因此《旧唐书》评价其“久当边镇之任,累有战功。”有趣的是,薛讷在民间戏剧中改名薛丁山,穿一身白袍粉墨登场,还让他娶了骊山老母的高徒樊梨花当老婆,于是夫妻俩跨上高头大马联袂西征,谈笑间击溃时常犯边的突厥入侵者。看戏的人不知道,戏台上、勾栏内的缭乱厮杀,原来都是太原周边战事的夸张再现。
蒲州(今山西临猗)人张嘉贞是开元四年(716年)赴任河东节度使的。他4年间被历史铭记不忘的功绩,一是把散居太原北部的“突厥九姓”整编为“天兵军”,把不稳定的因素转化为稳定的因素;二是在恒山北麓组建“横野军”,阻断突厥南下之路。唐玄宗接报,准备提拔“善于决断”的张嘉贞回京接替宰相,但满脑子都是温汤贵妃的风流皇帝,竟想不起候任宰相的名字!玄宗吩咐身边内侍说:“朕尝记其风操,而今为北方大将,张姓而复名,卿为我思之。”意思此人姓张,名字两个字,赶紧给我查查他叫啥?不料糊涂蛋内侍错以为是另一个人,差点闹了个张冠李戴,幸亏最后时刻发现了谬误,张嘉贞才担任了宰相。
河东节度使张说在唐玄宗时三度拜相。他曾不顾安危、只带20余骑从太原出发,驰往居住在今大同附近跟随西突厥的拔曳固、同罗等部落走访慰抚,夜宿“其帐下”,鼾声如雷,以示毫无戒心。坦诚无畏的张说,终使这部分生性凶残、躁动不安的草原民族安定下来。张说之后,河东节度使崔日用、杜暹、牛仙客、王缙、李鄘、王锷、张弘靖、李程、令狐楚、李载义、李石、刘瞻、毕诚、郑从谠、康承训、萧邺、李蔚等人,都因政绩卓著,回朝擢为宰相。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宋之悌来任河东节度使。与薛讷等武将不同,这位唐初大诗人宋之问胞弟的文人色彩比较浓重。但宋之悌在太原驻节一年,未提几句诗文就挥手离去,他留给太原的背影,只能从两年后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送行的五言诗中揣度。不知道宋之悌因犯何事遭贬“朱鸢”(今属越南境内),我们只知道同样来过太原的李白,在这首《江夏别宋之悌》中怅叹“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对宋之悌临近垂暮还必须远赴交趾流露出深深的牵挂。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也来到了太原。柳公绰虽也属“儒生领军”,但他之前已担任过邠宁节度使,移任河东就显得老道醇熟。《新唐书》说,回鹘人派遣将军李畅赶着万匹骏马来太原做生意,柳公绰安排沿途官府好吃好喝款待,严令各地守军绝不许抢夺回鹘人的马匹。李畅抵达太原,柳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专设衙门会晤接见,然后又安排家常宴席接风洗尘,把李畅感动得眼泪直流。返回途中,李畅要求部属“徐驱道中,不妄驰猎”,不许扰民,做到了秋毫无犯。柳公绰还大打夫人牌,通过邀请沙陀酋长朱邪执宜的妻子、母亲来太原游玩,让自己夫人陪吃陪玩等方法,化干戈为玉帛。在朱邪执宜支持下,柳公绰整修了11处边塞关隘,招募3000多沙陀青年“留屯塞上”。凶悍好斗的沙陀人成为守护大唐北大门的重要力量。
闻名天下的裴氏家族,也有两人担任过河东节度使。裴度分别在唐宪宗、唐文宗时期两度出镇太原,繁忙军政之余,还组织人力疏浚了西山龙泉和晋水。以文章书生入仕的裴度当然文采不凡,在太原期间,写成《太原题厅壁》五言绝句,诗中“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的句子,看似信手拈来,但意蕴超拔高迈,得到历代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的推崇。
与众不同的是,裴休是担任5年宰相后,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8年)出任河东节度使的,但10个月后,他就转任凤翔节度使,从此揖别河东太原。要说的是,裴休一生向佛,世尊“河东大士”,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宰相沙门”之称。
而安禄山、李光弼、李克用、李存勖等人,毫无疑问属于河东节度使中赫赫有名者。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没有来过太原,打垮安、史叛军的李光弼则领导了著名的太原保卫战。而朱邪执宜的嫡孙李克用,后来却成为河东节度使任职时间最长的人。他驻节太原24年,其子李存勖续驻16年,父子俩让历史在他们的手掌心里拐了一个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