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写作须有自觉心
□丁丽颖
人生充满着诸多机缘,这些机缘,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瞬间。不久前,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不乏文化圈的“大咖”们。他们谈古论今、谈天说地,我辈如沐甘露、如浴春风。其中一个网名为“冯兄化吉”的微友引起我的注意。他的文章或大气磅礴、字字珠玑,或温婉细腻、行云流水,十分引人入胜。看了作者的介绍,方知是冯建国先生。冯先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散文学者,对河东历史文化很有研究,出版过多本著作。
但凡机缘,是不是就有一种天意在里面。那几天正是三暑天气,突然下了一场雨,一下子凉爽起来。我正在书屋里“闭门造文”,咬着笔头苦思冥想如何落笔,突然间便产生了去拜访冯先生的念头。只是这个念头一闪,不免有些踌躇:自己一个没有刊发过任何作品的无名小卒,冯先生会见我吗?但最终还是架不住内心的冲动,没想到冯先生爽快答应了我拜访的请求,这让我惊喜万分。
我是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的,中途几乎产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但是想着“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所以还是硬着头皮赶了过去,没想到一进门我就轻松了下来。冯先生的工作室在广厦大厦六楼,整个工作室散发着书香之气,墙上名人字画、书柜里各种名著典籍等,都给人典雅、温馨的感觉。两株绿萝在文化气息的熏陶下,也俨如谦谦君子。看上去冯先生要比照片年轻许多,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充满了书卷气。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他没有一点儿名人的架子,先是几句寒暄,然后亲自为我煮水泡茶。在冯先生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眼神中,我也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我是冲着写作去的,很快也就谈到了这个话题。没想到当我问他“如何写出好文章”时,冯先生却笑了。他说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是个老生常谈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要从骨子里热爱它、喜欢它。只有这样,你才会付出你的全部热情,你的天斌也才会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写作不要以炫耀为目的,不要作为谋生的手段,这样你才会下意识地去揣摩,平心静气地面对,才会将自己的才情充分发挥出来。
关于我的具体情况,他沉思了一下说道,写文章没有什么定规,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因人而异,因文章体裁而异,因要表达的内容而异。他说,不要迷信什么专家学者之类的教科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更不要说当什么作家。即使是坐在讲台上教授写作的老师,也可能写不出精彩的美文来,关键是要有一颗愿意写文章的自觉心。至于写作的技巧嘛,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千万不要抱着投机取巧的态度,要实实在在沉下去。一回生二回熟,三回窍门变熟路,说白了还是老百姓那句大实话,熟能生巧。
冯先生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像一溪春泉从我心头流过,我的心房也像是被打开了一扇窗户,顿觉透亮了许多。原来以为多么深奥的道理,在他的循循善诱下,竟然变得如此简单明了。他说,天下事理相通,文章更是没有什么诀窍而言,要坚守住生活这个源泉,自觉做好三点:一多读、二多悟、三多练,他开玩笑说就叫做“冯氏写作三法”吧。他强调,好文章重在思想,文字只是思想的外在形式,并且就这三点耐心地讲解给我听。只有多读才能有所提高,多悟才能有所升华,多练才能有所收获。三点结合好了,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笔有神注,进而妙笔生花。
冯先生不仅文章精美,而且心地也非常善良。在聊写作的过程中,当他听说我亦喜欢朗诵时,便立即电话邀请来运城市朗诵协会主席侯志德先生,让我当面向名家请教;知道我还是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时,又即刻邀请来市委讲师团李昭阳团长,教我如何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其间,又有冯先生的几位朋友陆续前来拜访,可谓是鸿儒满座,不知不觉地聊到了中午十二点。冯先生热情好客,一定要尽地主之谊,邀请大家共进午餐,说是平日里各奔东西,难得一聚,饭桌上还能延续大家交流的时间。
饭店就选在饺子店,他说中国人习惯说好吃不过饺子,而且饺子也象征着团圆、圆满之意。前一段日子,冯先生还在他们杨妃村举办过一次饺子宴哩,以饺子会友,别具情趣,只可惜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冯先生,很遗憾与其失之交臂了。席间冯先生谈笑风生,以茶代酒,气氛十分热烈。看得出来冯先生文风豪迈,“酒”风亦豪放,这是不是文人们的“专利”呢?从古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到近代胡适等文人骚客,不饮酒者恐怕少之又少吧!我想那么多篇美文佳作能在冯先生笔下熠熠生辉,和他“饮酒”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喝酒与写文章之间有没有关系?亦当因人而异吧。不过在我看来应该是有的,喝酒需要激情,写文章也需要激情,激情与激情相撞,是否就会产生出激情燃烧的火花来,难怪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据朋友介绍,冯先生当初是能喝几杯的,那时候喝起酒来才叫个豪哩。现在据说是戒了,这让他的朋友们难免有些许遗憾。回来的路上,想着冯先生的言行,冯先生的文字,我忽然想起一句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人生的路上,冯先生已走到了另一个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