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钱币为何以“泉”字代称?

520 0
发表于 2020-7-27 10:34: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古钱币为何以“泉”字代称?

宝泉局之“泉”字颇有寓意。泉,古音与“钱”通,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有人遂将“钱”称为“泉”。

据《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载:钱最早又称“泉”。《周礼·地官·司徒》云:贾公彦疏:“泉与钱,今古异名。”《汉书·食货志下》云:“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

早在战国时期,钱已被称为“泉”。始皇建秦之后,统一币制,规定以“半两”方孔圆钱为帝国的统一货币。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便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

西汉时期多将货币以“钱”相称。元狩五年(前118),汉武帝刘彻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夺取刘氏政权,改国号为“新”,遂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同时,因“钱”“铢”等字之“金”旁同繁体“劉”字结构“卯金刀”之“金”,犯其忌讳,故正式以“泉”代“钱”,更铸“货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泉五十”等六泉。此后,以“泉”代“钱”被广泛使用并留传下来,如三国时孙吴之“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唐朝及五代时之“乾封泉宝”“永通泉货”等,由此。后世文人更因“泉”较“钱”字风雅淡泊,故尤喜称“钱”为“泉”。

“宝泉局”之“宝”,意为“宝货”,也是“钱”的泛称。从唐代开始,“钱”便有了“通宝”之名。据《中国钱币文化》记载,“通宝”意为通行宝货。从唐朝起,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武德四年(621),铸造“开元通宝”,币面字样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开元”意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通宝”一名,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且赋予太平、兴隆、昌盛、泰昌、永昌、大安、端平等吉祥之意。

清代沿袭历代旧制,仍视“通宝”为通行宝货。《康熙字典》称“又凡钱文曰通宝”,遂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以及“咸丰通宝”等通行货币。
6453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