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民国稷山县长说枣文

691 0
发表于 2020-8-11 09:32: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民国稷山县长说枣文

□安新明

稷山县后稷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水龙先生在旧书古玩摊中,发现了一册民国时期的《稷山乡土教材》课本,里面有时任县长撰文教民种植枣树的文章。他如获至宝,深研细究,反复考证。原来这篇文章出自民国时的稷山县长郭象蒙之笔。宁水龙先生细品磋议,写了一篇释文《仅仅一百零七字道尽千年板枣魂》。

老县长郭象蒙的颂枣树文章意近旨远,107字文如下:“今夫枣树之用至广也。每年结为果品,比他果树而得利倍大。其形如羊角,其甜若蜂蜜,不但可以作佐食之佳品,又且可以为医治之良药。况枣树历年过多,树身过大,亦可伐之,以造器具。呜呼!枣树一植物耳,于人尚且有利益如此,人若无利益于社会,可以人而不如枣树乎?!”

宁水龙先生对此文分句分节做了很好的诠释。郭象蒙老县长的短文,以树喻人,简单明了。文不在长,而在于精。文章是让人读的,乡土教材是让千千万万老百姓也能看懂的。普通人能畅读其句,可解其意,这不就能动员十几万县民重视种枣树,管枣树,发枣财,早发财吗!

郭象蒙任县长时,做了许多善事,他向省政府汇报义民吴绍先的事迹,并树碑立传,传颂百年;他保护了许多珍贵壁画,得以让后人观赏。但他费心最大的事,可能还是抓枣树发展,才使老百姓除粮棉外又多了一份收获,生活丰裕了许多。

郭象蒙的故乡是现在晋城市泽州区周村镇,他的父亲兄长连中举人,号称晋城泽州的“郭家棋盘十二院”。

在此想起明代稷山知县薛一印,曾有《万树秋霞》诗曰: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戴露鲜。既嗟驰荔苦,还得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与郭县长文似可比肩。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