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古代士大夫尤重气节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志”,就是一个人要坚持的价值观,事关气节,是人的底线。底线被突破,意味着气节不保,丧志之人,谈何德行。由此可见,所谓气节,是见于明志的操守,是以“志”为支撑的,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古代的士大夫尤重气节,气节坠地,则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他们之所以重视气节,与其天下意识有关。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张载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如此天下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是需要气节来砥砺和支撑的。
如果说“志”是他们的“魂”,气节便是他们的“骨”,文章是他们的“血”和“肉”。软骨的人是立不起来的,文章也是要被人嘘的。对他们而言,丢了气节实在与丢了性命是差不多的。
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云:“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表明气节不独,古已有之,也是延续至今的,这是一种文化的传统。中国的“士”,其中最优秀、对国家做出大贡献者,往往被人尊称“国士”。
《史记》中有“国士无双”之语,能担当起“国士”之重担的人并不多,然而一个国家没有这样的“国士”则表明其颓败。近代以来,中国的“士”完成了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但也并没有脱开与中国传统之士的血脉关系,其忧患意识、使命担当、悲悯情怀,古今一致。
我们说气节源于价值观的坚守,随着时代的进步,价值观也是在演进的,但做人基本的道德不会变。不论什么时代,对于公认的伦理道德,对于达成了广泛共识的价值观,中国人都会去捍卫。(《文摘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