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古人“舌尖上的安全”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人“舌尖上的安全”
436
0
瑶瑶
Lv.9
发表于 2020-9-4 09:46: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古人“舌尖上的安全”
回顾我国历朝历代,都采用过一些类似“消费者保护法”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周代:果实未熟,不得买卖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历史久远,早在我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周代,对食品安全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周代《礼记》中记载了当时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不时”是指未到成熟之时,严禁未成熟的五谷和果实进入流通市场,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防止未成熟的粮食和果实引起食物中毒。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春秋时期:孔子的“八不食”
孔子是春秋时期社会上最博学的思想家之一,他在《论语·乡党》中提出著名的“八不食”:“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意思是:粮食陈旧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在我国奴隶社会末期的春秋时代,孔子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提出食品安全理念的人。
汉代:售卖腐肉,与盗同法
汉代进入了成熟的封建社会,对食品安全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开始制定对违反食品安全的刑罚。汉朝《二年律令》明确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意思是,如果因肉类腐坏的原因,致人伤病中毒的,应尽快将变质的食品焚毁,如果违反规定,肇事者与相关官员都要受到与惩罚盗贼一样的刑罚。
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古人春节要插花
•
古人都在“丰收节”做什么
•
古人饮食尚俭戒奢
•
古人如何过丰收节
•
古人说秋分
•
古人违反交规重则要坐牢
•
古人爱吃的那些水果
•
防火,先学学古人
•
没有辣椒,古人也要吃这些辣味过把瘾
•
古人有了“名”,为何还要取个“字”?
•
古人如何预报天气变化
•
滑雪、滑冰、乘冰槎,古人也爱冰雪运动
•
古人的flag立在哪里
•
香囊,古人最喜爱的佩饰物
•
古人喜欢堆雪狮
•
古人吃火锅:食风不同 千锅百味
•
古人对玉佩的热爱
•
和古人一起看桃花
•
思念让古人失眠
•
古人喜食甘蔗
•
古人笔下的杏花
•
古人远游不走寻常路
•
古人爱琴
•
古人想象的天上世界
•
古人沐浴竟然“有法可依”
•
古人如何旅游
•
古人与酱
•
馒头和包子的瓜葛古已有之 古人傻傻分不清
•
古人背着“书包”上学堂
•
古人也爱吃“罐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瑶瑶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120989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发现
问运城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