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仰韶文化遗存发现于运城夏县辕村遗址

638 0
发表于 2020-12-5 10:53: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南部,芦沟河的东、西两岸。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100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遗址内涵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

2006年10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在遗址上进行了小面积的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4座、陶窑1座、灰坑39个、沟8条、墓葬3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遗物,分别属于仰韶文化中期、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汉代与宋代等时期。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该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及聚落形态演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8月,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运城市考古队为配合项目建设,对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文物调查与考古勘探工作。勘探工作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及金元时期墓葬2座。勘探工作结束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运城市考古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古墓葬和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运城)园区项目建设用地范围东部,行政区划属于夏县裴介镇辕村村西南位置,系辕村遗址的保护范围。

田野发掘工作自2018年10月8日开始,至2018年12月20日基本结束。发掘开始前根据勘探结果分四个区布方(编号:Ⅰ区、Ⅱ区、Ⅲ区、Ⅳ区),每个区布设5×5米探方8个,共计32个探方,另在Ⅱ区探方外东北处开挖探沟1条,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个发掘区,地层堆积和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第①层,耕土层;第②层,扰土层;第③层,仰韶时期文化层。早期遗迹大多开口于③层下,另有少量开口于②层下。通过钻探和发掘,证明遗址的核心区位于芦沟河边缘,越靠西,遗迹越少。本次发掘位置处于遗址的边缘。

发掘共清理灰坑70座、陶窑1座、金元时期墓葬7座。出土完整及可复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43件,包括陶器及小件29件、石器10件、骨器2件、瓷器2件。

I区发现遗迹27组,其中灰坑26座、灶1座。典型灰坑有H108、H117、H119。H119底部有一灶址,编号Z1,因此判定H119原本是一座半地穴式房址,废弃后成为垃圾坑。Z1结构较特殊,在靠近火膛的生土壁上向内掏挖,形成一灶龛。

II区发现遗迹22组,其中有金元时期墓葬5座。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其中第①层为耕土层(表土层),黄褐色土,土质略硬,其下较松软,厚0.25~0.35米,包含极少量近现代陶瓷片、砖石等,为近现代人类耕种扰乱而成;第②层为扰土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距地表深0.25~0.35米,厚0.2~0.3米,包含少量早期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片,同时出土晚期瓷片等;第③层为仰韶时期文化层,灰褐色土,土质较硬,距地表深0.5~0.75米、厚0.2~0.3米,包含少量泥质灰陶片及较多泥质红陶片等;③层下见灰坑等遗迹。

仰韶文化遗存发现于运城夏县辕村遗址

▲II区T205、T207航拍

Ⅱ区共清理灰坑15座,墓葬5座。其中灰坑全部为仰韶时期,墓葬为宋金时期。灰坑平面形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个别为椭圆形(H212),底部多为不规整的锅底状,出土陶片可辨器型有陶盆、陶缽、陶杯、陶瓶等。典型灰坑为H215。

H215开口③层下,口部平面为圆形,剖面为袋状,圆形平底,壁面光滑。灰坑内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堆积深灰色,出土较多的陶片,复原陶盆1件、陶钵1件;下层堆积土质较纯净,并在靠近灰坑底部出土基本完整陶器7件,包括夹砂罐2、平底瓶1、陶钵2、小陶杯2。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陶器判断,H215下层出土的7件陶器是此次发掘时代最早的,与晋南地区翼城北橄遗址三期、河津固镇遗址一期、西王村仰韶早期遗存时代相同。

仰韶文化遗存发现于运城夏县辕村遗址

▲H215下层出土陶器

清理的5座墓葬均为竖穴墓道洞室墓,根据墓葬型制判断,应为金元时期的墓葬。在两个墓葬中出土瓷盏2件。

III区、IV区地层堆积与分布情况与II区相似。III区发现遗迹较少,灰坑平面形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其中汉代灰坑H303开口呈不规则圆形,被元代墓葬M301打破,H303又打破仰韶晚期灰坑H304。

H304,位于T306东部,延伸至东隔梁下。打掉隔梁后,发现其被金元墓葬M301、汉代灰坑H303打破。口部形状不完整,从残存部分看,剖面为袋状,底部为圆形,较平整。H304内出土较多的夹砂陶片,可辨器型均为夹砂罐。器型特征为折沿、深弧腹、平底,口沿下饰一周泥条形附加堆纹,器表饰斜绳纹。此外,还有一些泥质灰陶片,可复原一件泥质灰陶折盘豆,豆柄已残,豆盘外壁有不明显的斜篮纹,豆盘内壁磨光。根据出土器物判断,H304时代为仰韶晚期。同时,H304也是该次发掘时代最晚的单位。

IV区位置距离芦沟河最近,东部T407、T408发现遗迹和遗物非常丰富。遗迹间打破叠压关系非常复杂。发现仰韶时期遗迹21个,其中有陶窑1座,但保存较差,仅残留火膛。

该次发掘虽然是配合基本建设,但是遗址本身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著名的西阴村遗址位于其东北,东下冯遗址居其北,遗址南距盐池约6公里。辕村遗址不仅分布面积大,而且时代延续长。此外,运城博物馆馆藏一件采集自辕村遗址的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爵(标识牌指商代)。这是山西省内目前可知仅有的两件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之一。

该次发掘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主要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这些发现,丰富了对辕村遗址内涵的认识。同时,为今后遗址保护、利用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运城市文物工作站 运城市考古队  赵辉 张慧祥 钟龙岗 李辉)



6919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