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闲话踩高跷

470 0
发表于 2021-2-20 11:50: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闲话踩高跷

梁 冬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踩高跷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学过踩高跷,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每年春节,在北方农村都要举办文化演出活动,作为一项观赏性很强的活动,踩高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因此,腊月,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一些孩子踩着高跷为文艺活动展演预热。

在举办的文化活动中,高跷扮演者不但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成折子戏的角色。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我们作为学龄儿童,踩的高跷较低,但学习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十多岁那年,一位老师见到我问:“你学踩高跷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学,什么时候开始!”就这样我投入到学习踩高跷中。看到别人踩高跷轻松愉快,潇洒自如,但真要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把木质的拐子拿上,坐在不高的土墙上,绑扎在小腿上,刚一迈步,就是一个驴打滚,从高处倒下来。由于年纪小,高跷又不高,我赶忙爬起来,忘了自己脚绑着高跷,谁知又是一个倒地。那时真是洋相百出,一会儿是一个“倒栽葱”,一会儿又差点摔个四脚朝天,就像小孩刚学步一样。

那位老师对我说:“学高跷光有热情不行,还得有巧劲,首先要掌握平衡。双手甩开,眼睛向前看,走起来要大大方方,不要低头看鼻尖下的东西。”按照老师的话,我照着去做,果然见效。又是一天时间,我便轻轻松松地学会了,踩高跷像在平地走路一样。

趁我学习踩高跷的热乎劲,老师又给我讲起高跷的来龙去脉和各地高跷的种类。

据历史资料考证,远在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见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文字见于《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君。宋元君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跌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尺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总之,高跷能延续一千多年,说明这项传统文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高跷可以说是我省的独门绝技,分布广泛,分类也五花八门。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绘有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

在运城市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时,高跷多见四尺左右的高度。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在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每年举办的文艺汇演中都可以看到“扑蝴蝶”,这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稷山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动边前进。

看到这些表演令人耳目一新,也对踩高跷增添了兴致。有一年,我有幸参加了当地文化活动。过去在乡间看文艺表演的观众,只有几百人,顶多千余人,到县城就是另一番天地,观众能翻个好几倍。因此,上台表演对我来说如同“上京赶考”,我暗地鼓励自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正月十一我们从农村来到县城,那阵势就让人心里打鼓:大街上人山人海,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的拿着长凳,有的全神贯注地站在那里。不到表演时间,我们只能在一个角落等着,轮到我们表演,一众踩着高跷身着多彩服装,在腰鼓、铜锣、大小镲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一步一晃地行进,由于诙谐有趣,颇引人注目。

当我们行至沿途的大商号门前时,只见门前摆着一张八仙桌,这时一位长者说:“大家注意了,王麻子做准备要跳桌子了。”王麻子是一位三十开外的汉子,只见他挽了挽长袖,打起精神,起双拐一个激灵便跳到桌上,接着又一个翻滚,又跳到地上,真是干净利落,赢得一片喝彩声。


一番表演后,人们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我们是小孩,初学技术差,只能当下手。那些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积淀是不行的。不过,能参加一年一度的文艺表演,也算是幸运的。

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有时候做梦还梦见当年踩高跷的情景。当然,日新月异,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人们的眼光高了,而高跷仍然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当年的木质框架没有变,技术含量没有少,只是人们的审美观、时代品位变了,因此高跷也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7071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