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绛州大堂——千年古城历史坐标

602 0
发表于 2021-7-13 10:52: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绛州大堂——千年古城历史坐标

绛州大堂——千年古城历史坐标

绛州大堂——千年古城历史坐标

绛州大堂——千年古城历史坐标

新绛,古称绛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众多,几乎走不了几步路,便能看见一处名胜古迹。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同时,也隐藏了无尽的文化故事。

2021年7月6日,笔者来到了这座古城,穿过古色古香的贡院巷,便看见一组古建筑群,十分壮观,令人震撼。依地势高低,错落有致排列着的绛州三楼:钟楼、鼓楼、乐楼,新建成的城隍庙,这些建筑像众星捧月般托起了巍巍的绛州大堂。

七星坡:感受古时工匠的智慧

绛州大堂位于古城西侧的高崖之上,需要经过一道长坡,穿过鼓楼的门洞,便能到达。

烈日炎炎,家住绛州大堂附近的王师傅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鼓楼门洞下玩耍。因从小在此长大,王师傅知道这里是很好的避暑之地。

据他介绍,笔者才知道这道依地势而建的长坡,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当地人称此为衙坡,是当年通往州衙的必经之道,在古代也称七星坡。坡上有七颗圆形的石头,是按天上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的。


关于此坡,听说还有一段与八仙之一吕洞宾有关的传说。

本以为,这名字已足够浪漫,故事也足够传奇,后来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英杰告诉笔者,还不仅如此。这七颗圆形石头看似点缀了长坡,造型美观,与天上星宿呼应,其实它们是长长的石柱,错落根植于土中,主要是起到巩固土石、保护坡基的作用。

仔细观察七星坡,还会发现其一边是平坡,另一边是台阶。原来早在千年前,古绛州便有了双行道,既可行人,也可过马行车。同时,七星坡面向乐楼,亦可以供人坐在坡上看戏、乘凉,还可观看绛州城的美景,不亦乐乎。

一个小小的坡道,让人不禁感叹我国古时工匠的智慧。

考古遗址:延绵千载的历史记忆

绛州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至上世纪初,一直为州治所在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因为绛州署正在修复和保护中,所以并未向游人开放,与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沟通后,在此看护的工作人员乔秀兰女士帮记者打开了大门。

走进门来,一片绿意盎然,穿过一条青砖路,一座古建挡住了视线,看标识上书仪门,意为礼仪之门,属于衙署的第二重正门。

绕过仪门,脚下中间区域是被玻璃封闭保护起来的考古遗址。初看不明就里,这一堆堆土块、砖墙为什么如此构造,后来经王师傅介绍,才知来龙去脉。

这里曾是新绛中学所在地,王师傅在此住过多年,他说那里曾有三座月台。唐代的地基、宋代的砖石、元代的坡道、明清时期的墙体,院落布局和建筑结构一直在扩建和维修,这充分说明自唐设立州治衙署以来,历代都是在原址上沿袭使用。

据悉,考古遗址总面积6300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域,从地层堆积可分为四层,有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基址遗存,以及一万多件藏品,有陶片、瓷片、铁钱等。大量不同时期的文物在同一个断面铺陈,呈现了古绛州延绵千载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

据乔秀兰说,这里还和张士贵和薛仁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这里曾是唐代张士贵的帅正堂。张士贵在许多传说和影视剧中虽然都被塑造成了反面人物,但正史中的他却是大唐的开国名将,而且能文善武,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张士贵将军设帐募军,寒窑出身的薛仁贵就是在此投军,走上了报国平寇之路。

绛州大堂:全国罕见的州衙大堂

绛州大堂,是唐代修建的州衙大堂,现存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也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三座州衙大堂之一。

大堂高大宽阔,又用的减柱法,看起来更加壮观。据说,全国州衙正堂规制通常为五间,像绛州大堂这样独为七间的,很是少见。

置身其中,四顾而望,威严之感油然而生。可以想象,一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州府衙门的正堂,百姓击鼓申冤,知州上堂办案,明镜高悬,惊堂木一响,衙役呐喊……

整个建筑风格十分粗犷豪放,造型也很简单,可以说是朴实无华。堂内的大柱子,走近看,更能感受到其粗壮,特别是前后门楹柱,一个成年男性都难以将其合抱。

大堂左右有两排厢房,是昔日州治内中下级官员办公的场所。唐代称为六曹,其主官是司功参军、司仓参军、司法参军、司兵参军、司户参军、司士参军,明清称六房。现在为文化展厅,主要用以展示唐代州府吏治文化。

在大堂后面是过厅,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主要是为衙役听差、宿卫主管、传达讯息的场所。绕过过厅,便是二堂,也是明清风格,有房屋数间,是州治内高级官员日常接待、临时小憩及幕僚议政的地方。听说,再往后便是有名的绛守居园池,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隋代园林。这所园林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最初是为兴修水利而建,后来慢慢成了州署花园。

为挖掘州府衙署文化内涵,推动遗产活化,实现文物变景区,六曹、二堂等空间被打造成了唐代州府吏治文化展厅。

据杨英杰说,现在除对文物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外,他们还利用网络平台、短视频、小记者讲文物故事等推动文物“活起来”,让古绛州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风采,真正做到“要把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文臣七条:古代为官的廉政条例

笔者来时便听说,绛州大堂内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文臣七条》碑,只是转了一圈后,并没有看到。后来,问过工作人员具体位置后,才发现原来在大堂内的北壁东、西侧各嵌有一块高约1米、宽约0.7米的碑石,分别为《文臣七条》《武臣七条》,均为宋徽宗时期刻制,上书敕宋真宗赵恒御制。

《文臣七条》碑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了。它从清心、奉公、修德、责实、明察、劝课、革弊七个方面,言简意赅地对宋代文臣职业操守、为官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可以说是古代为官的廉政条例。

这不仅有其历史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对今天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其中注解“求民疾苦,而厘革之”,意思是根据老百姓的疾苦而不断改革,这与现代许多观点都非常一致。

“可以说,《文臣七条》也适用于现在党员的标准、干部的准则。”杨英杰说。《文臣七条》碑原为州衙所藏,几经辗转,后在1984年重嵌于大堂内壁,以昭示后人。

一千多年来,绛州大堂明镜高悬,《文臣七条》约束官员公正廉明,它见证了无数是非曲直和公道人心。这座历史坐标,清晰地勾勒着古城的发展轨迹,将厚重的古绛州文化映衬得五彩斑斓,再现了千年风韵绛州胜景。


图文/薛丽娟



7663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