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早在东汉时期,运城中条山一带就有采铜与冶炼业。运城市博物馆从义同南山上洞沟发现的7个汉代采铜洞中,清理出铜钎、铜锭以及木炭等物多件。附近的山崖上,刻有 “光和二年”(179)、“中平二年”(185)标记,汉代铜器中亦有“河东安邑造”的铭文。
民国4年(1915) 1月,山西省矿产调查报告中称“铜矿产西南乡桃花洞,东西为山,南北为沟,山势由南至北,矿在山腰,甚丰富,外现灰绿色,含铜8.4%。在杨家庄山腰沙石内也有铜矿。尚未开釆的有牛家院北半里处。北为涧河,西南皆为山,矿在山腰,山势东西向,有六七丈,含铜7%”。
地质勘探表明,戴家窑至菜子疙瘩背斜以西,有含锏的石英脉。黑云母片岩分布在白峪口、凤凰凸等地。呈透镜体,成不规则的残留体,存于条带状及均质混合岩中。宽10-150米,长20-3000米以上。为白峪口、桃花洞、李家窑、戴家窑、五龙峪、姬家窑、王家窑、冯家窑等地的合铜围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