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概括现在的认知,可以分为积极(支持)、消极(反对)和中立(理性)三个方面的观点:
1.积极观点。
把元宇宙描绘成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所不能,人类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或感受到。如在人脑中植入芯片,想什么有什么,向体内注射营养液,不用吃喝,成仙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一部分是企业家,认为是新商机,难免要进行商业操作,不少科技公司声称,虚拟世界“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下一个未来,代表人物首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另一部分是“激进”分子,或上网随处可见为元宇宙呐喊的狂热分子。
2.消极观点。
普遍认为,元宇宙并不存在,它更像是一个值得理解的概念,一个超越现实的价值观。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元宇宙是人类的灾难,代表人物首选我国科幻作家刘慈欣,他认为元宇宙是“精神毒药”,将导致人类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后走向末路。
还有人认为元宇宙过于玄幻,纯泡沫操作。为对现实世界不满和逃避现实的人,提供了一个出路和空间。在元宇宙中躺平或玩物丧志,是人类逃避现实的终极内卷。
3.中立观点。
元宇宙指的是人成为数字化身进行交互的沉浸数字环境,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补充融合共存,是互联网发展一个新阶段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次互联网生态的革命。
360集团周鸿祎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认为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应该把物理世界、虚拟世界和人类社会高度融合。Facebook式的元宇宙,无非是换个方式,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文明内卷。真正的元宇宙不会内卷,反而可助力人类进军宇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