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马振江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首位百岁老人,也是我省药剂学专业的奠基人。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漫长岁月中谱写出华彩乐章
潜心钻研出成果
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山医大二院的领导及老干部处、药学部的负责同志专门到医院药学部原主任、百岁老人马振江家看望慰问。冬日的阳光洒满了客厅,马振江老人饶有兴致地听大家介绍着医院及药学部的发展。昔日只有十几人的药剂科,目前已发展为具备强大规模和实力的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内药学界具有了一定影响;医院对他退休后创立的中药制剂室发展非常支持,在南院区专门为其设计了3000平方米的工作研发 场所。马老在山医大二院工作40余年,如今他所热爱的医院及事业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他怎能不为之振奋呢?
马振江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村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苑县中学读书;1934年到北京张友焜医院半工半读当实习生;1938年考入北京市药学专科学校;1941年圆满完成学业后,到太原复康医院担任药剂师工作。
1944年,他调入山西省川至医院(山医大二院前身)担任药师,并兼任药剂科主任。在这里,马振江一干就是40多年。他在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制剂生产、研发方面均广泛涉猎,并取得骄人成绩。他曾组织生产过葡萄糖、普鲁卡因注射液等西药制剂;也曾通过自采、自种、自己设计处方、自制的方式,生产出抗炎一号注射液、元胡注射液、红花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30多个新品种的中西医结合制剂,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并选送部分作品在北京中药展览会上展出。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他亲手缔造了山医大二院历史上的两个“全国首创”:1955年,他自己设计处方和工艺,制作成功干馏黑豆油,在湿疹和神经系统皮炎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产品属全国首创;1958年,与皮肤科赵邦俊大夫共同研制成功了蜂毒注射液和蜂王浆,用于治疗各类风湿性疾病,取得神奇疗效,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医院药物学史上的首创。1957年,他被选为中国药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1978年被选为中国药学会山西分会药剂学会理事。1998年被中国药学会授予“荣誉贡献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马振江无数个日夜的付出。他的女儿回忆,1956年,为了研究探讨蜂毒直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提取蜂毒的工艺,他利用医院空地亲自养蜂做实验。那时没有防护衣罩,他就把长袖衣服的袖口扎紧,并用纱布做了脸罩。尽管如此,还是常常被蜂蜇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据其同事回忆,为了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马振江常常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生产出来的制剂,先注射到自己体内进行试验,确定安全后,才应用于临床。
谋事创业敢担当
马振江作为一名科室管理者,严以修身,严于律己。他的同事回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药剂科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中西药的制作、采购、保存、发放,甚至医疗器械、卫生耗材、化学制剂的采购、保存、发放,都属于药剂科的工作范畴。当时,科室人手严重短缺,大家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马振江更是早出晚归,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常常有人看到他在窗口配药、发药或在制剂室进行指导、配制药物。
同事回忆,马振江每天都要认真核对处方和药品的出入,一定要吻合才放心。如果出现一个差错,就得方方面面找原因,甚至按病历提供的住址到病人家中去询问药品的发放类别、数量,直到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安心回家。有一次,他发现有一个处方写得很潦草,发药人员误把氯霉素发成了氯冰清,就立即派工作人员骑上自行车去火车站追病人。正值三伏天,小伙子顶着烈日拼命蹬车,终于赶在火车出发前通过广播找到了患者,有效避免了患者因错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马振江白手起家,把药剂科的工作在简陋粗放的基础上开展得秩序井然,有声有色。为了满足临床需求,1961年医院决定建立药厂,可是没有任何 设备。马振江就到太原市制药厂联系寻求帮助,药厂领导被他们创业的诚心感动,答应把三台厂里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无偿捐赠给他们。马振江和同事们自己动手对设备进行了加工改造,终于让它们起死回生、变废为宝,重新运转起来,为医院药厂的启动立下汗马功劳。
虚怀若谷诚做人
“别的事情可以耽误,治病救人的事决不能耽搁!”马振江常常这样告诫同事,自己更是带头践行。在药品极其短缺的年代,他常常会因为一种急需药品,骑上自行车一整天往返于医院和医药公司之间,千方百计、不辞辛苦地为患者买药。
他的同事王恕回忆,上世纪60年代药剂科的工作非常繁重,大家常常连轴转。那时,太原柴村想筹建卫生室,请马振江给予指导。他就叫上王恕,利用许多个星期天,蹬上好几小时自行车去帮助筹建,终于使该村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卫生室,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他严以用权,坚决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他的女儿回忆,她们家的每一个人,甚至是爷爷,到医院看病,每次都按规定挂号、取药、缴费,父亲从来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计划经济时代,药品非常短缺,免不了有亲朋好友和同事找上门来相求。马振江总是对家人说:“我是公家的人,是为公家办事的,是为医院服务的,不要总为私人的事情找我。”
马振江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并为此投入了很大热情和精力。为了提高本院药剂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他开办了药剂学习班,自己进行药剂学、药理学、调剂学、拉丁文等课程的讲授。
马振江对待儿女,更重视言传身教。有一次,家人团聚,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年轻人,当学生的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工人的要好好做工;当农民的要好好种地;无论干什么都要好好地去做。大家都努力了,国家就富强了,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他一生“安守本分,尽职尽责”的做人准则。
本报记者 秦洋 本报通讯员 王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