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运城 简评股市新政策|洪钧

发布时间 2024-09-26 15:47:23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简评股市新政策|洪钧

【潘功胜: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 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9月25日,人民银行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第一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其中一项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和股票增持。机构通过这个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潘功胜透露,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我跟(证监会)吴清主席说了,只要这个事情做得好,未来可以再来5000亿,或者第三个5000亿元,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

  第二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个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实际上,股东和上市公司回购或者增持公司的股票,在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交易行为。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也就是可以加0.5个百分点,2.25%这个利率水平现在也是非常低的。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我和吴清主席也讲过,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但我们后面要看市场的情况,要做一些评估。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我们不区分所有制。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密切合作,同时也需要市场机构的合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这个政策,我理解,就一句话:央行通过金融渠道给企业发钱,这些钱企业只能用于回购自己的股票,不能用于发展自己的生产。

  初步地,我认为老潘的这个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对中国国有经济民族经济将十分有害,不利于发展主权经济,不利于切断华尔街金融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寄生关系,不利于全世界去美元化。

  老潘的这个做法,可能是为了抬高中国股市。可是,为什么要抬高中国股市呢?抬高中国股市的后果,是为了让更多外资和小散资金投资到中国股市,购买股票,也就是炒股,或者是让那些被套的小散户解套——这个应该不是拉抬股市的目的。股市高涨,直接目的是鼓励各企业到中国金融市场上融资,而不是鼓励企业到中国银行体系贷款。这必然导致中国银行体系传统的存贷功能进一步萎缩。同时,各企业到金融市场上融资而不到银行贷款,那意味着人民币的发行渠道更加依赖股市,银行体系的货币发行渠道功能进一步萎缩。中国货币发行和流通权利,更加被金融市场左右。而中国金融市场又是要“国际化、市场化”的,就是说,中国的人民币发行渠道,有可能进一步被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

  股市,仅仅靠国有金融机构投入、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恐怕不能达到一直上涨的效果,一时上涨,有可能,一直上涨,很难。而且,让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的股标,也与各企业上市融资的初衷是相背的。如果没有大量散户或外资投入到股市、购买股票,股市仍然拉不起来,至少不能保证长期稳定和上涨。

  那么,国外大资本和小散户投入股市、股市上涨之后,发行股票的企业和大股东,是不是要把自己此前回购的股票再以高价抛出去,以便收集到更多资金?这才是上市公司的初衷嘛!推测起来,各上市企业一定会如此。那么,为什么不为让中国的银行体系直接给这些企业贷款呢?为什么还非要绕到股市这一圈呢?

  各上市公司大量抛售自己回购的股票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外资和小散户资金的再次以相应的规模流入股市,会不会导致中国股市再一次暴跌?可以认为,必然会导致中国股市再次暴跌。为了阻止股市暴跌,央行会不会再次采取同类办法,让商业银行借钱给上市公司并用于回购其股票?

  我认为,中国的股市,还是这样半死不活,最好。中国国有和民族企业需要资金,还是到中国主权商业银行贷款,比较好。为此,中国主权商业银行可能要承担一定风险,但是,鉴于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出口量极大、出口基建能力极强,其中的利润,应该是极大的,承担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再说,主权商业银行,如果考虑到其政权属性,就有极强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谓风险,根本不是问题。

  总之,如果继续鼓励或逼迫企业到金融市场上融资,后果如下:

  其一,打击中国政权通过发行货币调控经济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国有经济和民族经济。虽然这个新政策也是一种“大放水”,但这“水”并没有放到国有济、民族经济那里,而是定向流入到了金融市场。

  其二,必然导致人民币发行和流通环节被金融市场篡夺,政权更加无法控制之。

  其三,如果中国开放金融、金融国际化,那么没有任何信用保证的美国金融资本大量渗透到中国股市,大量购买中国企业的股票,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经济赋予了美国金融资本以强大的国际信用,使其得以以中国经济为信用基础,再向全世界实行金融扩张。这当然是助长了美元霸权,打击了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在美国工业萎缩、美国金融资本正四处寻找寄宿体之际,防范美国金融资本侵略中国金融领域尤其显得重要。显然,此时哄抬中国股市,简直是为美国金融霸权的侵入敞开大门。

  其四,中国股市上涨,中国小散户大量入场炒股,必然导致中国民间小散资金投入到股市,那必然影响消费,不利于经济内循环。

  其五,让企业到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看似把风险转嫁给了股市,实质上是让投机上市的企业掠夺民间小散资金,而银行、监管对这种掠夺却袖手旁观、任其生死的态度,太残忍了。中国工业确实是很强,但是,这并不能排除投机资本的投机。

  其六,不利于中国经济脱虚向实。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上市企业,如果需要钱,可以到商业银行贷款,中国央行应该增加商业银行贷款的额度和条件。货币政策,应该是拓宽国有企业、民族企业、居民到主权商业银行贷款的渠道和额度,而不是逼迫这些企业到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更不能让中国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从外资商业银行贷款、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这样,才会让银行体系成为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并压缩金融市场对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权的侵占篡夺。

  不能不区分所有制!

  对于国有企业、重要民族企业,给予低息贷款,对于混合所有制(特别是中美合资企业),视情况给予高息贷款或者不给予贷款。总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发展民族经济、扶植民族企业,而不是做大做强做优合资经济,更不是做大做强做优外经济特别是在华美资经济,必须重点消除货币政策的买办性。

  另外,财政发行国债,让央行购买,然后,财政就有了一笔现金,用于财政开支,发展国有和民族经济,解决民生。这个办法,有其合理性。但是,央行购买了国债之后,我认为应该放在自己手里,不应该再次出售。如果央行把这些国债再次向金融市场出售,那么,必然是某些私有资本采购这些国债,必然会导致这些国债的利息被这些资本拿走。如果是中国的小散户采购这些国债,必然有利于民间私有资本的积累,这个害处暂时倒还不太大;如果是外资特别是美国金融资本采购了这些国债并获利,那必然是做大做强做优了美国金融资本,不利于切断美国金融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寄生关系,害处极大。这两个后果,都不利于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也不利于中国经济脱虚向实。

  风险呢?有朋友会问,中国财政发行的这笔国债如果有风险呢?我认为,由于中国工业实力、基建能力强大,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强劲,增长势头极好,而美西方工业严重萎缩、竞争乏力,特别是黎巴嫩电子产品爆炸一案,严重打击了西方高技术产品的形象也必然打击其商品出口,那么,中国主权国债,风险极小,利益巨大,这个利益,应该归主权银行,也就是归属于中国主权经济、全国人民,不应该归于各类金融资本。即使是有风险,也应该由中国主权经济承担,不应该转嫁给中国的小散户。外资特别是是美国金融资本,自然不愿意承担中国经济的风险,自然是看中了中国工业潜力和实力强大,才会积极购买中国国债。再说,美国金融资本原本是没有什么国际信用的,是印假钞购买中国国债、股票,是寻找寄宿体,自然是无本万利,也不存在什么损失。

  请方家批评指点。

洪钧 · 2024-09-26 · 来源:186网址导航|微信公众号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社区1号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