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学 由户外捡落叶所想到的_散文_文哲

发布时间 2024-11-13 11:15:06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由户外捡落叶所想到的_散文_文哲

立冬时节,渝州大地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近日,由于阴雨连绵,长江两岸渐渐进入暮秋阶段,环顾左右,大地呈现出“落叶飘零秋风起,细雨飘飘秋来临”的景象。


周五下午临放假前,学府幼儿园值班老师给娃娃们布置一道有趣的家庭作业,那就是让各位家长利用周末的闲暇时光带孩子到户外捡拾有趣的落叶,为收集漂亮的落叶标本做好准备工作。于是,带孩子到户外捡拾漂亮的落叶,并乘机信步游逛放飞心情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美差。


依稀记得文人墨客曾经说过,有了触景生情和情景交融,才会有诗情画意和文思泉涌。雾都山城的树林大多是常绿阔叶林,在植物新陈代谢的内在功能刺激下,不时地出现落叶凋零现象,即使凉风习习,也很难展现出像北方那种秋风扫落叶式的落叶缤纷状态。无奈之下只好在掩映交替的绿树下往来穿梭,极力搜寻着树下寥若星辰般的落叶,但在笔者脑海中却频频闪现出北方黄河流域特有的那种景致和韵味,诸如秋风瑟瑟、落叶飘零,秋意渐浓、霜露凝华,丹枫迎秋、金桂飘香,秋色宜人、静美如画等华丽词句。倏忽间想起唐代诗人孔绍安的《落叶》诗句:“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不肯下,犹言惜故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树叶飘零的景象,并借落叶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落叶飘零”描绘的是一种萧瑟、凄美的自然景象,为接下来的情境或情感奠定了基调,此情此景完全符合笔者的心情和处境,但苦于笔者缺乏雄才大略诗人的胸怀和才艺,也不具备江南才俊的大气魄大手笔,很难驾驭信马由缰般的诗意驰骋,只好望景兴叹罢了。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适时地扬长避短,改用散文写作手法,也许可以不虚此行不负美景。在寻常岁月里,作为散文的习作爱好者,不甘寂寞的笔者常常依据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用浮想联翩的笔触写出生拉硬扯的散记文字来,籍此延续习作者的拙笔磨练之征途。

首先,想到的是树干与树叶的深情厚谊。树干主要负责支撑树冠,提供必要的结构支持,并帮助运输养分和水分。树叶则进行光合作用并制造食物,同时通过蒸腾作用帮助调节树内的温度。树干不仅支撑着整棵树,还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树枝和树叶。树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叶绿素将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分和氧气,为树木提供能量。树叶通过树枝与树干相连,树枝作为水和营养物质的输送管道,将养分从树干传递到树叶。在树木的组成部分中,树干通常由髓心、年轮、心材、边材等部分组成,而树叶则是通过光合作用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这种结构上的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树干与树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功能性。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树干和树叶的关系就像是人体和细胞的关系一样。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两者属于主次关系和同属关系。主次关系即树干为主,树叶为次;同属关系即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树干和树叶都是这棵树的一部分,都从属于这棵树。

在文学和比喻中,树干和树叶常被用来象征故乡与游子的关系。树干象征着稳定和支持,而树叶则象征着成长和变化。这种关系反映了一种自然的循环,如同树叶的成长和凋零,以及它们在树木生命中的角色。树干和树叶的关系也被比作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树干不是唯一的支持点,树叶也不是唯一的粉丝,这种动态的平衡强调了个体间的独立性和相互依存。通过这些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树干与树叶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共生,还包括情感和文化层面的深刻联系。

有位多情善感的文人曾经说过,有了风与叶子的邂逅,才有了叶子的纠结与抉择。风流倜傥的风君满载着对世界的热情,像雄孔雀那样频频对叶子展示绚丽多彩的羽翼,轮番进行狂热诱惑和精彩承诺,叶子内心产生了骚动和向往,她基于以往对大树的感恩感激之情,定力不足的叶子只好向大树征求意见和建议,大树深情地表示“你若不离,我便不弃”。然而,叶子最终还是被风的热烈追求所打动,决定离开大树,跟随风去闯荡世界。起始,叶子满心欢喜地跟着风翩翩起舞,好奇地观察着这个新奇的世界,但变幻莫测的风突然停下,叶子骤然飘落地面,不幸被汽车轮胎碾碎。大树为此伤心不已,后悔当初没有及时挽留叶子,风却依旧前行,认为已经自我满足的叶子理应付出代价。

究竟是叶子不懂对家族的珍惜,还是风的故作多情和薄情寡义?睹物思人,颇有启迪。生活中的我们,常常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心若不动,风又能怎样?只有心静,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只有心清,才能看清万物的本质。

有道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情并非人生的全部,有时却能主宰人生。心情好,一切皆好;心情差,一切皆乱。我们应当学会让生活慢下来,笑看风云变幻,静赏花开,沉心如海,安定自若。当心境平和,万物自然映照于心,心灵沉静至极,瞬间即是永恒。总之,别让人生被心情左右,莫叫人生输给了心情,倘若良心丝毫无损,岁月自会安然无恙。

然而,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诗句却是对落叶精神的歌颂和赞美。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叶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叶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与落叶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赞颂新生命之歌!诗人龚自珍借叶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叶”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据说,诗人龚自珍在诗句中反用了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落叶,本指脱离花枝的花或凋零的树叶,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又高尚的仁人志士情怀。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社区1号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