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9 09:25:00

小学教育——运城教育志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运城、安邑、解州按照清政府“各省、州、府、县开设中西 学堂”的政令,对书院进行改制,但未力行。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实行递减科举,注重学堂的政策,并颁发了学堂章 程《癸卯学制》,解州、安邑、运城的解梁、条山、宏运书院正式改为高等小学堂,学制 4年,开设国文、经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各义学、私塾均改为初级小学堂,学制5年,开设经学、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画、手工等课程。 但因条件所限,诸多学堂只开设国文、算术,其他课程未能全开。初、髙等小学堂的教学 形式,均以课堂教学为主。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8月,清政府再度下诏,立停科举,并责令学务大臣迅速颁 发各种教科书,运城、安邑、解州各高等小学堂、初级小学堂始用新课本。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指令县设高等小学校,城镇、 乡村设初等小学校,并提倡私人办学。同年,运城、安邑、解县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等小学校,初级小学堂改称初级小学校,并新设立解州模范国民学校(官办)、安邑女子初级小学校(私办)、安邑平民学校(私办)等三所小学。学校使用共和课本。

初级小学修业期 为4年,髙等小学为3年。

初级小学所授课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女生到三、四年级增加缝纫。

高等小学所授课目与初小基本相同,另外增设 历史、地理、理科、农业、英语等。每周课时:一、二年级22节,三、四年级28节,高 小30节。


民国5年(1916),按照中华民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公布的《国民学校令》,运 城、安邑、解县高等小学校、初级小学校所授课目增设读经、《论语》,每周3小时,并把 女学生的缝纫课改为家事。

民国6年至民国10年(1917-1921),运城、安邑、解县新建立的小学有解县第三高 等小学、安邑第一高等小学、第二高等小学、第三髙等小学、崇真小学、第一女子实验初 级小学等。

至民国11年(1922)冬,运城、安邑、解县50户以上的村庄大都设立了国民小学。大村男女分校,小村男女合校。女校时办时停。时有高等小学11所,初级小学 355所。在校学生约9000余人。其中办得较好的学校有解州模范国民学校、安邑女子初级小学、平民学校、河东贫民小学等21所。

民国11年(1922),按照中华民国公布的《壬戊学训》规定,初小、高小实行四、二 分段制(初小4年,髙小2年),并废弃了共和课本,采用新学制课本及山西省颁发的通 俗白话课本。

民国17年(1928),南京国民政府废除北洋军阀政府的《壬戊学制》,实行《戊辰学 制》,增设三民主义、童子军训练等课。

至民国26年(1937),课程设置为公民国语、算 术、珠算、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劳作、美术、体育、音乐等。运城、安邑、解县高、初级小学数基本未变,学生则呈增长趋势。

民国36年(1937)七七事变爆发,学校奉山西省教育厅之令停办。

当时沦陷区逃亡难民云集运城, 广大少年儿童流落街头。目睹此状,社会上一些爱国人士, 便倡议创办临 时小学,收容流浪少年学习。运城女中校长张自安挺身而出,劝捐筹款,联合同仁任学 书、秦穆伯、梁宗尧、柴太和、郑思远等,办起运城临时小学。除上文化课外,还讲授抗日救亡的道理,组织学生参加救亡活动。

民国 27 年 (1938) 3 月 运城沦陷前,全体师生集体撤退到平陆,经短期修整,奔赴太岳区革命根据地。

民国28年(1939)后冬,牺盟会决死队队长孙定国、安邑抗日民主县长王成林,在董杜村成立民族革命小学,有学生40多人,其中高小班30余人。以《民族革命课本》为教材,设政治、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军事、体操等6门课,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与 民族统一战线的教育。

时仅一年,因国共合作再度破裂,学校被迫停办。同时,运城、安 邑、解县的日、伪政权为实施奴化教育,开始办新民学校。到年底,安邑有新民小学校34所,学生1069人,解县88所、学生1981人。

民国30年(1941),安邑新民小学校增到155所,学生5477人;解县87所,学生2481人。此外还有基督教会办的崇真小学、 专供铁路职工子弟上学的扶轮小学和日本人办的子弟学校。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日 语等。尚小增设历史、地理、自然课。

民国31年(1942),安邑有新民小学155所,202 个班,在校学生5477人,教职员工181人;解县有新民小学86所,117个班,在校学生2242人,教职员工117人。

民国36年至民国37年(1947-1948),各学校除上好文化课外,还参加土地改革, 动员学生参军和支援前线,师生受到了革命锻炼。

新中国建立初,小学教育仍沿用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高、初学校,多 为分设。有合校者,称完全小学。

1951年,有小学120所,在校生5893人。城镇和较大 村庄的初小,多开设单式教学,分年级上课。小村庄的初小,仅有1名教师,采用复式教 学。课程设置:初小有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美术5门,高小有语文、算术、时政、 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9门。初小每天上4节课,另设有早操、习字、课 外活动等。高小每天上课5节,另设习字、阅读、自习、课外活动等。

1953年后,小学教育经过“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整顿,更 加稳健发展。至1956年底,小学增加到185所,学生增加到1.1万余人,山庄、窝铺、偏僻小村也都建立了学校,派教员巡回定点教学。

1960年-1962年.虽为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经过调整,小学普及率仍达到95%以 上。

1963年-1965年,小学教育在抓德育,学雷锋的同时,狠抓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教学,坚持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运师附小、东阜小学被列 为全省双基教学的重点,《山西教育》出专刊介绍了经验,全国各地听课者,络绎不绝, 多者一次达400余人。到1965年底,共有小学338所,学生增加到4.7万人,普及率达至!] 97%。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遭到严重干扰,教学无秩序,学生流动大,学龄儿童入 学率一度下降。

1968年,小学被下放到大队办,打乱了正常的管理体制,教学质量因而下降。直到1973年后,才逐步恢复正常。

1976年重新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修改草案)》和小学 《学生守则》,逐步健全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978年,根据“充实小学,办好中学,压缩高中,试办职中”的方针,动员社会力 量,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小学入学率一直稳定在99%左右,巩固率保持在 95%以上,1983年合格率达到75%。同年底,全市小学二好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20%。

1984年,又确定了市实验小学,进行示范教学,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1988年,全市小 学校在校学生为4.4万人。

1990 年, 全市有小学371 所,在校学生 4.5 万余人,人学率为 99.3%。是年,各校 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举办小专栏、小板报,撰写各类文章2.1万 篇,其中有50余篇在地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教育——运城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