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3-1 10:26:41

万荣的土

梨花开放的时候,我到了山西省万荣县。万荣是当年轩辕帝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圣母的地方,这里的山和水就有了令人亲近的神圣。我喜欢扫地为坛的说法,那是最原始最诚恳的仪式。我们追随当年的轩辕,到这里来祭奠一位伟大的著名演员,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在雪白的梨花之下,是万荣醇厚的黄土。当抚摸万荣黄土的时候,有一种肌肤相亲的感觉。那土是有热度的,你的手指感到温暖的黄土之下,有轻微而幽远的搏动。一如拉住我们慈爱母亲的臂膀,你能触摸到她血脉的涌流。我从小就喜欢女娲造人的神话,最心动其中一段——女娲造人用的是黄土,所以我们的皮肤是黄色。不单因为这传说里埋藏着文化密码,更因为我看到黄土的时候,心情荡漾,好像有一簇银针柔软地醒来,复苏为绵延悠长的须根。

早年我学医的时候,老师教我一剂妙方,名曰“黄土汤”,说的是游子临行时,要把家乡的灶心黄土抓上一把,出门千万里风霜雨雪袭来,无论你摊上怎样的病恙,都记得要把乡土拿出,用滚烫的水沏一碗金色的黄土汤。它百利而无一害,扶正祛邪保你顺畅。听了老师的话,当时很感慨,心想一定要为自己备下这神奇的药剂。不想真正施行起来,却遇到了大困难。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举目四望,哪里是我故乡?就是随意指认某地为家,哪里又能有丰美的黄土可供我煲汤?

我知道有着丰富的古籍支撑着万荣古老的历史,我知道关于女娲造人,有无数学者在探讨和研究。不从学理只从情感方面着眼,我期待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来看看我们亲爱的母亲,都能带走一抷万荣的黄土珍藏一生。想向全球的华人雕塑艺术家征询方案,让大家把心目中最早的祖先的模样,用黄土再现出来。从中选出最质朴最执着最富生机的雕像,定为模型。从距离当年的脽上最近的地方,用镢头(千万不要用机械)把一坨坨黄土砍下来,放在金灿灿的太阳下足足地晒,直到每一个土粒都镶满了太阳的光芒。想象中女娲是在早晨开始造人的工作,那我们也在一个晴朗的黎明,用黄河水把黄土和成泥。我期望雕塑师都是年轻的女人,她们健壮有力,她们祥和勇敢,她们耐心细致,她们挥汗如雨……她们把细腻的黄泥遵照模型塑造出一排排的男人和女人,摆在地上,再一次接受太阳的烘烤,直到男人和女人们都有了暖洋洋的体温。每一个出门的赤子和每一个归来的远客,都带走一个这样的模型吧。他们是我们相认的独特符号,他们是连接先民和今人的文化基因。

把远祖的雕像复原之后,再带走一些万荣的黄土。把黄土先用最洁净的丝绸包裹,然后装在黑陶制成的罐子里,跟随我们上路。无论漂洋过海到哪里,夜深人静时低头凑过去,你都会闻到黄土纯正干燥的气息。在这种黄土里,埋藏着太多的苦难,储存着太多的希望。

现在终于找到了。万荣的土,就是全世界华人的家乡所在。携一包万荣的黄土走四方,大地母亲会微笑着祝福她的儿女安康。


作者简介:

毕淑敏,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等畅销书;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荣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