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5-25 08:53:36

辛封,新封 ——河津市辛封村村名之探究


东辛封村门楼(资料图)

张信心/文

今年春天,河津市史志文化研究会、阳村街道先后举办了百名学者“史圣故里访先贤”纪念活动和东辛封村第二届子夏文化节,笔者在观摩研读了两场活动推出的影壁展示图和宣传板面资料后,对辛封村的历史脉络有了一些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辛封村现分为东西两村。据相关资料记载,辛封村原名太和坊,自古有之,源远流长。春秋战国之交的大教育家卜子夏西河设教55年,把这里看作他的准故里,死后葬于辛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生于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蒙冤受刑,历尽艰难坎坷,终于著成《史记》,死后也葬于辛封。通过查阅研究相关资料,原来辛封村村名的来历与司马迁有关。

《汉书·司马迁传》这样表述:“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这段记录勾勒出《史记》公布及司马迁后裔封爵的梗概。

据史书记载,司马迁是遵父命完成《史记》撰写任务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非常器重且信任的太史令,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了一些典籍文献。司马谈临死前,嘱咐儿子要继承遗志,勿忘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孝之大者”。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之事辩解而获罪下狱,被处以宫刑,受尽了折磨痛苦。出狱后,迁任中书令,不忘初心,牢记父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用13年时间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但遗憾的是,司马迁在世时却没亲眼看到《史记》公诸于世。

按照影壁展示资料所述,司马迁的女婿叫杨敞,虽然位至丞相,但那时《史记》还未被允许公布。杨敞次子叫杨恽,从小最爱读外祖父所著之书。杨恽长大后做了平通侯,便上书朝廷,汉宣帝这才同意《史记》公布于世,开始流传。所以说,“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史记》的公布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给司马迁后裔封爵同样也不顺利。《史记》面世后,有不少人奏呈皇上,要求给司马迁后裔封爵并予以重用,但均未获准。直到80年后,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封司马迁后裔为“史通子”,从而留下了“新莽封子爵”的历史典故。后来,司马后裔把司马迁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葬于斯的村庄“太和坊”,更名为“新封”,就是用来纪念司马迁被平反昭雪的历史事件。

王莽“新”朝封司马迁后裔,和王莽改制的特点有关系。王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如果从个人行为来看,他一生以儒家礼仪严于律己、谦恭俭约、礼贤下士,其志向并不在于区区王氏一族之发展,而在于使自己成为儒生复古变法的领袖。他的信念是“制定则天下自平”,其“制礼作乐”的改革举措几乎是汉儒一向呼吁的,并且是以《周礼》《王制》为蓝本而花样翻新的。比如,他拥立平帝辅政之后,常以周公辅成王的故事比附自己;他自立为皇帝、建立“新”朝之后,立即推行变法,也是一场附会《周礼》的托古改制运动;他还扩大太学,网罗学有专长之士数千人之多,给予优待;对汉宗室和功臣的后裔及年老致仕(退休)的高官都给予照顾;明堂、辟雍之制千载难明,他用几个月就建成了;“周礼”崩坏已久,他居然将其发扬光大了。在这种令儒生们欢欣鼓舞的大气候下,新莽启用司马迁后裔,封其为“史通子”,自然顺理成章。虽然后人责骂王莽矫情任算、僭逆无道,但单就某一方面来说,他还不算一无是处。

另外,笔者在查阅影壁展示资料时,发现还有三条记录值得留意。

一说在太和坊更名“新封”数年之后,司马迁后裔为尊其先祖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哀其先祖蒙冤受屈,辛劳成书,遂把“新封”改为“辛封”。

二说唐宋时卜子夏祠北面建有一砖砌涵洞,洞额一面书“永念辛勤”,另一面书“俗凝华封”,将“辛封”村名嵌入联中。

第三条记录更有趣,说的是明清时期,官吏学士颂子夏祠墓的诗句多称“辛封”,如“辛封祠宇白云间”等。对此种说法,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明清之前,称新封为“辛封”者,大概只限于司马后裔所在的这个地方;从明清开始,官吏学士、社会各界才多称其为“辛封”,把“新”写作“辛”来普及推广了呢?而这一点正与明清开始许多村名中的“新”多取谐音“辛”字的结论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辛封之“辛”含义是“新”,虽然“辛封”村名早已有之,但应是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普遍使用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封,新封 ——河津市辛封村村名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