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4 09:21:51

大禹治水凿龙门_冯建国


史载夏县的名称与夏禹有关系,此话当真。因为正是在这里,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夏禹是黄帝的后代,姓姒号文命,与尧、舜齐名。相传尧在位时,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房屋,逼得人们流离失所,逃上高丘或山上洞穴避难。尧决心要消灭水患,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很快一个名鲧号若阳的人进入了他的视线。他就是大禹的父亲,其时为部落酋长,尧封他于崇,为崇伯,赐姓姒,故又称为崇阳鲧。

鲧接受了尧的任命后,殚思竭虑,呕心沥血,长年奔波在治水的工地上。他采用当年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庳堙,以害天下”的办法,就是将高的地方铲低,把低的地方填高,用土把水堵起来。鲧认为共工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土堰筑得太低,所以他继续采用这种筑堤围堰的方法,只是筑得更高更厚一些。鲧虽然辛辛苦苦奔波了九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治服,反而大水更加横流泛滥。



舜继尧位,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亲自到治水现场视察。他发现鲧治水无方,于是将他流放到羽山,让鲧的儿子禹来管理治水。大禹刚刚结婚三天,不过妻子涂山氏非常通情达理,当即做出同意丈夫前去的决定。大禹报国心坚,洒泪和妻子告别,毅然决然踏上了治水征途。这一次,大禹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觉得要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就必须找寻河源和泄导洪水的地方。于是他带领着伯益、后稷等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到受灾的地方实地考察。

大禹带领着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历尽千难万险,足迹遍及九州,终于探明了泄洪的河道,决定启用“开”“通”“疏”“凿”“引”等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他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分散治水的方法,根据山川地理情况,把整个中国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剥掉各个部落之间边界的树皮,刻上表记作为标志,设计出疏河治水的规划,动员九州力量统一划分治水区域。面对泛滥的洪水,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大禹治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凿山引河,经他治理的山脉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等,遍布华北和中原,而最值得歌颂的,则是他竭尽全力开凿了龙门山,也叫禹门口,从而打通了整个水系通道。当初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积石山引出,经过九曲十八弯,不料穿过晋陕大峡谷时,却被龙门山挡住了去路。大禹亲临龙门山察看地形,探讨方法,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水经注》云:“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并且给后人留下了“鲤鱼跳龙门”的典故。

芮城县境内大禹渡,又名神柏峪,亦因大禹治水而名。当年大禹受舜之命率众治水,随山刊木,踏勘水势来到这里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观察水势的标志。正是在这里,大禹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遂把治水大军屯住在这里。并由此乘舟上凿龙门,下开三门,终取得治水成功。后人为大禹的精神和功德所敬仰,遂将大军乘舟出发之地称为“大禹渡”,大禹亲自栽种作为标记的那棵大柏树称之为“神柏”。

大禹受舜命离家治水,在外风餐露宿13年,三过家门无遐一顾,成为历史美谈。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临别前曾给妻子涂山氏留言说:“若生下儿子,便取名为启,以纪念我为治水离家启行。”据说妻子生下儿子启的时候,正好禹从家门前经过,他听见屋内婴儿的哭声,很想进屋看看。但一想到洪水还在肆虐,百姓们还被围在高地上,便狠下心过门而去。现在夏县禹王城的遗址上,还耸立首一个雄伟壮观的青台遗迹,传说是大禹妻子涂山氏望夫的地方,因而也叫望夫台。

虞舜年老以后,由于禹治水有功,大家一致推荐了禹做了部落首领,并尊称他为“大禹”。禹继任后建都安邑,并将全国划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在任期内,他发动了讨伐“三苗”的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把俘虏转化为奴隶,禹到了晚年,依然按照尧舜旧制,推举了伯益为部落首领。不料他的儿子启,却利用所在夏部落的势力,赶跑了伯益,宣布自己继位称王,建立了国家政权夏王朝。从此原始公社制结束,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禹治水凿龙门_冯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