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昨天 18:04

夷齐(伯夷叔齐)隐居_寻访遗落的首阳

除了文明渊源和民风民俗外,从上古到近代,围绕首阳山还发生了许多人物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地都包涵着仁义、勇敢、侠气等令人推崇的道德风范,让人重新认识“首阳”二字蕴藏的道德精神。


伯夷叔齐墓       

夷齐隐居。“昔日里有个二大贤,兄弟双双让江山……”,首阳的名闻天下,和商末二贤人伯夷、叔齐隐居有关。伯夷叔齐的故事包括“逊让国位、叩马谏伐、耻食周粟、首阳采薇”四个部分,看似简单的四个词语,涵盖了仁义、孝道、廉让、安宁等中华美德的深刻内涵,首阳山也因此奠定了在中国历史的独特文化地位。今天的长旺村村南,坐东面西并立着两座坟丘,是首阳二贤庙的遗址,为了纪念不食周粟的两位贤人,首阳人在这里为他们筑墓建庙,世代供奉,村里人甚至按照庙的方向把村子叫做庙前、庙东、庙西。以庙宇的形式祭祀伯夷、叔齐,除了山西永济,全国至少还有六七处,如河南偃师、甘肃陇西、山西榆次等。究其原因,极可能都因“首阳”一带外迁的移民有关。中国历史上多次从山西移民,很多移民移居外地后仍以家乡名字命名,象北京的“蒲州营”,陕西的“山西村”。真正的“首阳”除了符合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的故事路线,还需囊括黄河、雷首、雷泽、妫水、汭水等山水相依的地名。另外伯夷叔齐从周出逃后来首阳山隐居,一个重要的理由是首阳一带曾是虞舜所居之地,二位贤人仰慕舜的仁义,才专门挑选了这块仁义之地进行隐居。                        

采薇图

永济首阳一名由来久远,《论语·季氏》记载:“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春秋时期,首阳一带亦称“河曲”,寓意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自北向南至此折向东流。《诗经》中的《国风·唐风·采苓》一诗分三章,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其中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都借用伯夷叔齐的采薇的故事来托物兴志。《北史卷四 魏本纪第四》曰:明帝即位,礼敬愈厚。乃为诗以贻之曰:“聊登平乐观,遥望首阳薇。讵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琼答帝诗,愿时朝谒。帝大悦,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升,号之曰逍遥公。这里的“首阳薇、河东酒”,都能说明伯夷叔齐就隐居在这片文化深厚的河东首阳,而山西永济的首阳才是伯夷叔齐隐居的首阳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夷齐(伯夷叔齐)隐居_寻访遗落的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