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开商贸之先河
薛丽娟 文图
“猗顿之富”,形容家境非常富有,像猗顿那样拥有巨额财产。凡背过贾谊《过秦论》的,大概对其中一句印象非常深刻:“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孔子、墨子、范蠡三人大家耳熟能详,而对猗顿可能知之甚少。
说起猗顿,和我们运城临猗县渊源颇深。众所周知,临猗县由原来的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来,而猗氏与猗顿有关。何以由一人为县名,他到底有多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一代布衣商圣猗顿创业致富的故事。
成语“猗顿之富”出自《韩非子·解老》,原文为:“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意思是即使有天子诸侯的权势,但如果没有猗顿、陶朱、卜祝的财富,仍然会失去民心和财富。
《孔丛子·陈士义》《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猗顿的出身:“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由此可知,猗顿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原本是一个贫寒之士,生活困苦。他听说陶朱公范蠡经商致富的故事后,决定向范蠡求教。
范蠡当年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弃官经商,成为首富,号陶朱公,晚年隐居在今盐湖区陶村镇,猗顿便前往请教致富方法。范蠡指点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牛、马、猪、羊、驴)。”于是,猗顿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在猗氏(今运城临猗县)大畜牧业。经过十年的辛勤经营,他的财富迅速增长,富比王公,驰名天下。
在今临猗县牛杜镇王寮村还留有猗顿的墓园,周边不远有一座猗顿城,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猗氏故城。
可想而知,当年猗顿的商业版图之辉煌,确如史书所载“富可敌国”。据说猗顿畜五牸、兴三园、贩盐鉴宝,方圆百里,皆属其有。同时,由畜牧业、林业、盐业等带动的住宿业、餐饮业也十分兴旺。因经营广泛,所需人多,那时劳务主力多是奴隶,可猗顿一介布衣没有资格使用奴隶。但他有颗仁爱之心,招工、雇工多是穷苦百姓。不仅如此,他还广设门店,搭棚舍饭,让流离失所的人安家落户。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而来,因城里多是猗顿安置的贫民,所以称猗顿城。
之前记者采访猗氏故城时,听当地文化人赵中兴先生解读过猗顿的致富过程。
据说,猗顿最先从养鸡、放羊开始,慢慢积累经验。他认真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他把草与米搅拌、密封、发酵,用“斗米养千鸡”,解决了饲料不够的问题。他还想方设法为牲畜增加营养,提高孕育率。为解决牲畜瘦弱的现象,他发明了去劣存优的品种改良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为让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不被浪费,猗顿充分利用附近闲置的沟坡、荒地兴三园,栽桃、种杏、植桑。
随着资本积累,猗顿又涉足盐业。他改革了传统的晒盐方式,提高产量,而产、销也是完美衔接,用自家骡马组建运输队,向外运送食盐,同时宣传经营的畜牧、林果等产业。为方便运盐,他先后开辟了三条陆路,还首开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河道从河东盐池至伍姓湖,经蒲坂入黄河。手笔之大,气魄之宏,今人亦难以企及,足见财富惊人。
猗顿“天下第一盐商”的地位由此奠定,这也是为什么河东池盐最早叫“猗氏之盐”。柳宗元在《晋问》中称颂“猗氏之盐,晋宝之大者也,人之赖之与谷同”,把盐与粮食放在同等地位。
不仅如此,猗顿还把盐运生意做到了西域,把西域的珠玉、宝马等稀罕物运了回来。当年的猗顿城,不仅是农民、牧民、盐工和手工业者的聚居地,还是农业、畜牧业、盐业、珠宝业的集贸交易市场。敢想常人不敢想之事,又诚信、热心,难怪猗顿可以发家致富、富甲一方。
改革创新、精益求精的经商理念,团结百姓、共同富裕的奋斗精神,诚信经商、达济天下的品德,已融入后世山西商人的血液中。这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特有的地域文明根脉,如同一笔财富、一块丰碑、一座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晋商砥砺前行、以商报国。
为纪念猗顿,临猗县近年来修建了猗顿文化园,展示其立志、创业、济世的故事。
白手起家,畜牧贩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猗顿之富”成语流传至今,不仅宣扬通过勤劳和智慧致富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启示后人积累财富时要用对策略和方法。
犹记王寮村猗顿墓园碑文上有一行字,“其名不过一时,而何由像则祀之,墓则表之,县且名之”。无德不成圣,史上从不缺富可敌国的富豪巨贾,然真正青史留名的屈指可数。猗顿一介布衣商人,能与范蠡等将相齐名入史,以“县且名之”,不仅在其商业之大成,更在其商德之高尚,在其经世济民之担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