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7 天前

千年白池 高家轶事——白池村



白池村,位于稷山县南部,地势呈南高北低,东西两侧有丈余高的土崖,地形似簸箕状,村落居于凹地。距县城12公里,南北轴线垂直。村域南依坡地,北向汾水,方圆一马平川,视野开阔,四通八达。

村西南、南与坞堆、小阳接壤;西、北同西小郝、均和相连;东、东北与西里、董家庄隔闻苍线相望;东南毗邻乡政府所在地太阳村。全村有1100余户,14个居民组,3700多口人,耕地面积7800多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是一个集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于一体,多元化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的古村落。

30年前大池岸的老桐花树,现在新长的桐花树与杏树

一九九二年三月,白池村民段胜录、段明杰叔侄俩在距村东南一华里处的刹(chà)里(俗称地块方位名,笔者认为,此处古时有崇化寺,故应读刹chà,村人习惯读sha里)制砖挖土
时,发现一唐开元年间崇化寺佛教石经幢,上刻有序文:“大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之岁二月八日毕,”后经文物部门将散落的幢身、盘盖、底座拼接组合后,收藏于运城市河东
博物馆。以此经幢序文按公元纪年推算,距今己1288年。也就是说白池村从远古有居民生活史至今已近一千三百年历史。

白池,古时称“林河”村,至于何时何故改为“白池”,暂无确切文字考究。笔者前些时日走访了本村西南巷高氏族中八十七岁的高建云先生,高老先生就白池村名的故事渊源,对我讲了一
个神话传说。

古时,稷王母亲姜嫄身怀稷王时,有一天路过白池村,行至村东门口孙家池头旁,突觉腹疼难耐有临产征兆,便歇于路边,不一会就生“后稷”于池畔。无巧不成书,此时,路旁不远处
有一头骡子也正要产仔,圣母姜嫄便心生恻隐对骡子封难说:“你我同时经历这生产痛苦,念你每日里耕驮辛劳,赐你以后就不要再遭受这生育之难了。” 自此,似因有这神灵点化,骡子
便再无生育能力了。(这就是“姜嫄封骡”的神话传说),姜嫄说罢,随即在孙家池塘里清洁沐手而归。

从此以后,因姜嫄在池塘里沐手留香,孙家池塘里的水变地清澈见底,白净明亮,晶莹剔透,从不腐臭。远在南边三十里外的稷王山上都可见池水荡漾,明晃晃如一面镜子,池泊边沿
伸缩有致,与池水交相辉映,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故而有了“白池”的说道。孙家池泊南边原来有一只跪着的绵羊石雕,很有灵性。据高王有老先生讲:“传说羊如果去池里喝水,天将
下大雨,南边山水就要下来,只要听到羊一叫,山水就该退去了”。孙家池泊是白池村的地标,承载着白池人浓浓的乡情。

白池村最多时有大大小小池泊六、七个,合理分布在全村各个方位,便于蓄水,排涝、洗涮、浇灌、救灾……,以备乡民生产生活之急。

谈及孙家池泊,据高建云老先生听老辈子说,其实是由孙家发起、吴家入伙联合修的,老人们常说:先有孙家巷,后有白池村。孙家是白池村最早的原始居民一族。又据孙家巷当今最
年长的孙金合(87岁)老先生对我讲述,孙家先祖本是山东,因逃避战乱和灾荒、流离失所来到白池,后有一脉迁往河南,多年后,这河南的孙家一脉相比白池孙家后辈,人多势众,
兴旺发达。早时,孙家始祖祠堂立于白池,堂中祭祀礼序崇拜,谱志清晰,祖神供奉,支脉续延。可惜在解放初期被迁往河南的一支孙家后人,悄悄将祠堂里供奉的始祖列宗神位及家
谱、家训、牌匾、香座等祭祀传承之物,悉数偷走,荡然无存。孙家祠堂也在“破四旧”运动时列为“牛鬼蛇神、封建迷信”之类被拆毁。至此,孙家最早在白池村的祖籍史料,已无据可
考,再无详情文字传录。

古时的白池村,寺、庙、阁、楼、塔、庵、祠堂、老宅等古建,一应俱全。在全县古村落中是独一无二的。二十多处寺庙阁楼,分支祠堂及诸神小庙、古宅、老院不列其中。据笔者走
访十多位老者说,由于白池村南高北低,从“风水”角度来说,村子北方应通过补兴,增加高度,还其阴阳平衡,所以白池村大多寺庙阁等,都建立于偏北方位。村东北与村西北两侧对
称建有一阁,两阁位置平行,东叫春秋阁,西称夫子阁。阁下底座修卷着门洞,长长的门洞直通南北大路,行人车马皆可通行。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因连降大雨,南坡上山洪暴
发,从刹里“山水道”(东道园以南的凹槽,地理方位名)过来,经文昌庙崖下,顺着“东道园”(俗称村东门口南北走向,天然低凹的水道,地理方位名)汹涌向北,将堡子巷一小麦积垛
子冲走,整好卡在春秋阁的洞门口,山洪不得过,遂将春秋阁冲毁,后再无修复。村人们有几句顺囗溜是这样说的:“民国十八年,山水(fu)下(ha)的圆,冲倒春秋阁,西庄险乎
淹。”(西庄指现在的均和村)据村里老人讲,当年洪水过后,堡子巷西北角的笔塔、与巷口正对面西崖上的财神庙神像上都留有印记,水深竞有四十八砖高。我父亲给我讲,我爷爷听
先辈们流传,有副关于阁名与两夫子的对联,联曰:“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作春秋观春秋一部春秋。横批:文武圣贤”。

春秋阁之东侧崖上,还供有关爷庙与娘娘庙,两庙仅一墙之隔,西为关爷庙,东为娘娘庙(位置大致在村东北角原白池学校位置)。春秋阁西南崖边有一道向南上的长陡坡,坡路是用
“老条砖”顺坡势立栽铺就的,上去就是寺院。我在村里上学时曾在寺院北边的大殿里上课,南面是戏台子。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年夏收期间,老师将生产队收集来的小麦秸秆,泡软
后分发给同学们,大家围坐在台子上,老师在中间边讲边示范,教我们编草帽辫,一点小技艺,至今难忘。

孙家池泊东南方的崖上还建有一座文昌庙,这文昌庙相比堡子巷的文昌阁地势高,规摸大,都是专为文人弟子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庙再往南便是刹里,即发现唐崇化寺石经幢的地
方。遥想唐时,崇化寺那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定是周边一大景观吧。村中心现村委会所在地是稷王庙,庙堂座北向南,一圈石栏柱子上,蹲着牛马猪羊鸡狗等石雕像,喻意“六畜兴
旺”。石栏面板上刻着相关“谷黍麦稻豆”的农耕劳作的场景,意味着“五谷丰登”。戏台座南朝北,两侧各有两扇大庙门,故,庙门前往东门口的巷道(前头巷)叫做“庙巷”,我家先前就
在庙巷的“后头巷”。

原来,村东、西门两头各有一铁制的弧形牌子,四五米高,上面用铁皮点接着五块字板,西门写有“白池跃进门”,东门是“白池建设门”,十个大字是西南巷高家第二十世高其汉,字杰三
老先生书写的,字迹工整优美,厚重纯朴,笔力独到。

当年“后头巷”巷口有间深水井房,台阶及井房全是厚大的石头地板,站在井台前面,可见西墙内稷王庙院的几棵老槐,古树参天,千姿百态。枝头伸出墙外盖满了井房厦坡,厦坡上长
了好多厦厦蒿,散落着一层槐豆,我们一行发小淘气,曾踩着庙院东墙上的小门,拽住树枝,爬上墙头,上到井房厦坡吃那后味酸酸的厦厦蒿。

井房后边有块不知谁家的小菜园,种些小葱大蒜和可以直接生吃的洋鲜姜。村人们土话称这儿叫“井(jie)头下(ha)”  。井深达三十多丈,立着两块带洞的方石,架着木制的井轱辘,
轱辘上缆绳层层缠绕,绳子中间打了许多结,打水时,两只柳罐一上一下交替提水。这个罐上来将绳子在轱辘上打个交叉,又可搅那一个罐。打一罐水要用好几分钟时间,邻里邻居们
搅水时经常互帮着撇绳、拽绳、搅轱辘,又说又笑,很是热闹。谁家有急事急用、谁家老辈子、谁家女人来挑水,就先紧着谁。至于用水桶扁担排队啦,什么先来后到啦,在乡亲们心
中已形成了一种不用言语的礼让与默契。井房也成为大伙下工后闲谝、逗笑、聊农事的场所。由于天长日久,井沿石上留下了多道缆绳磨划的深痕,如同一道道岁月的印迹,刻下许多
悠长悠长的故事,总也讲不完……

东门囗、小关爷庙后,过去有一段不足一丈高的土崖,崖上地块称之为“庵里”,庵里有我家一块地,种过多年“楼儿葱”。记得爷爷带我挖葱时给我讲过:“这里古时就有尼姑庵,有庵就
有寺,有寺定有庵,” 庵里北崖距寺院南崖大约百十米左右,据堡子上高海科对我讲,前些年他们帮人在崖上取土时,曾挖透过一条地道,就是通往寺院和庵里的方向,这地道里的旧事
就不言而喻了。

原孙家巷东北角处,古时还有座药王庙,往北正对着药王沟,因供奉着药王孙思邈而得名。庙前方路两旁,有两棵大槐树,据孙金合介绍,是孙吉锁(己故)当年为孙家后生们祈求健
康平安亲手栽种的,一百多年,至今仍在。

据西巷九十岁的高化普老人讲,西门外的法王庙,当年那可是咱白池村的宝,咱村所有古建筑它占地最大,足有三四亩地,庙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西殿东台,气势恢宏。北房和南
房供奉着各路神仙,塑像好几十座,最高大的两座战神像立在正殿两侧,手持铜戟金锤,威武霸气。那神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怒目睁容、有的抚髯挥袖、有的弄剑舞刀,他小时候跟
随大人们去祭拜烧香时,常不敢抬头仰视神像,害怕神问。可惜后来被日本鬼子用十几头牛系着绳子,将殿台的柱子拉倒,抢走了木料,烧火取暖,毁于一旦。

村西北角建有夫子阁,单是阁下的底座就有五六米高,门洞长有十来米,门洞与大路连接,北通均和,南向小阳,旁边的魁星楼与村东南方的文昌庙都是文人学子供祭以求科考中第
的。夫子阁东南“西巷”池泊东边还建有玉皇庙,东北有天神庙,两庙南北几乎垂直。天神庙西南方还有一间房子大小的“孤仙楼”。

据传,从前有位阴阳先生说白池村,东北与西北庙阁具全,东南有文昌庙,中心池泊如同一座轿子,只有西南啥都没有,缺一个抬轿的,轿子一掀,好运都倒给了西南方的坞堆与小
阳。所以民间有顺口溜说:“上了坞堆坡,秀才比驴多”。

值得一说的是明朝时,白池人高应聘,字志尹,号玉田,明隆庆辛未科进士,嘉靖年间曾任江苏吴县知县,奉公清廉,勤政为民。后被仇者因分义田一事,遭谗言诬陷,辞官返乡。返
乡后办学传课,行善济民,村民皆赞。明万历稷山县志记载“高应聘墓,在城南二十里的白池村。”他的后人为念先辈之功德,尽行三年之孝,每日为坟茔添土,久而久之成为一个大大
的坟塚,后人便称北地为“官儿坟”。这是一说。


县志记载关于高应聘墓文

另又据村里老人们传说,古时白池村一官,在回乡途中遇众土匪抢劫,遭害,尸体无首,后人埋葬时为其在坟里添了一具金头。他家人为保金头不被歹人偷盗,每日复瞻坟茔,用衣襟撩土,添在坟上,久后坟茔愈大,谓之“官儿坟”。据村委老会计高选强讲,此大坟塚后来在平田整地时,夷为平地。
讲白池村,如若不谈高家,就像一道美食缺盐少醋,平谈无味儿了。
查阅高勋伟收藏的高庭桂先生(已故)编撰的家谱记载,并听闻老者们口口相传,白池村原有孙、吴、郝、段、闫、高、张、李、梁、范十姓。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变迁,更迭发展,至今,白池村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高姓后人,一枝独秀。可以说白池村的发展史、变迁史与高姓群体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据相关家谱记载,高家十四世孙高顺安续录,始祖定居白池来于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原籍陕西蓝田县沐浴沟,也有说是苜蓿沟。始祖名执中,因排行十,故后人称之为十爷。据高建云先生说,十爷文化人,善医术,当年同他一块逃荒过来的还有一位杨姓同乡,善观阴阳、风水。二人一路向东,出秦岭,越黄河,行至白池后,寄居在村中心的下地窑里。时不久,杨先生对十爷讲,这地方无论从阴阳、风水,还是占卜、卦象,都适合你高家久居,对我杨姓不宜,便提出要另寻他处安身,十爷无疑只好应允。后杨先生择南坡上三交村落户扎根,至今三交村大多杨姓都是此先辈支脉后裔。

再说十爷,听过老乡杨先生的话后,甚喜。于是重返蓝田老家,将杨先生“白池阴阳风水适宜高家”的话传于家族,族人乐随往。后便带领部分族人移居白池村。至于后来白池村也有几
户杨姓,其都属十爷同乡在光绪三年因天灾逃荒寻亲而来的,分居在白池“扬家坡”上(杨家坡位于东道园之东的土崖上)。

闲谈问寻中,高建云老先生遗憾的对我讲:2017年初春,他曾与老伴、儿子及本家人高福元,寻根问祖亲往陕西蓝田县苜蓿沟,经多方打听,只寻见一户高姓后人,名唤高涛,五十多
岁,他父己故,当时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二人,后人情况不详。山农生活,悠然平淡。先祖之旧事他无从知晓,只知道后山小苜蓿沟里还有五六户高姓本家,但山路狭窄崎岖,车不能
行,须徒步爬山越岭寻访。当日正遇天雨路滑,秦岭山里阴冷潮湿,气候变化无常,条件恶劣,先生与老伴年高体迈,故,未能前往。谈及此时先生泪目感叹,“哎!难怪当年先祖十爷
背井离乡,放弃这穷乡僻壤之地,徙走他方。”

高始祖十爷生智廉、和庆、嫣耀三子,多年后因陕西家乡灾情好转,便带长子智廉返回原籍,留下孙子崇礼、崇宽,二祖“和庆”后人居于白池后巷和堡子巷。后又迁往稷山县宁南村一

支。三祖嫣耀移居万荣县牛池,西村和稷山县城后来又各分迁一支。有高姓村民珍藏的家谱,文后“世派字行”曰:正脉从蓝天,庶支衍尧山,式尊先祖敏,绥履永遐烟。

白池村中心大池泊,四个角都有台阶石坡,唯独东北角留有泻洪道,通往东道园。老人们讲,池泊形似乌龟,四角石坡阶如龟腿,北边的祠堂压着乌龟头部,南边的照壁压着龟尾,如
神龟卧像状。相传当年因雨水多次浸涝下地窑,地窑陷塌,是十爷带领族人因势利用,修建为池塘,引备雨水,供牲畜饮用及乡人生活便利延使至今。池泊北边当年是“大门里”与“后巷”
高姓族人的“五支祠堂”。我父亲对我讲,祠堂两侧长有两棵斜着伸向池泊水面的柏树,他小时候在热天游水时,孩子们总是喜欢一遍遍地从树上跃入池中,很有乐趣。池泊南岸的大照
壁,中间高两侧低,属三块式砖制大照壁,照壁东侧有两株高大的桐花树,相距约十米开外,藤蔓足有碗口粗,树龄不知有几百岁。两株老树因近水而生,枝繁叶茂,相互缠绕,彼此
连枝,难辨难分。似有蕴意白池村和谐团结,亲如一家,繁荣昌盛。

我儿时也与发小伙伴们在池岸一起玩耍,下池戏水,摸鱼抓蛙。还常比赛爬桐花树,这边上去,顺藤攀爬,那边下来,在树藤上争相荡秋千,饶有兴趣。两棵桐花树中间有棵大楸树,

最边上种棵杏树,桐花树上多枝藤条都蔓延上了楸树。楸树就像是专为桐花藤蔓设计好的支架一样。每年春季,花香飘溢,四处芬芳,成为白池村中心池泊岸一道亮丽风景。前些年听
村人说,南方一大老板得知这两棵桐花树情形后,十分喜欢,觉有祥兆,后以高价买走移栽到他的院里。这老树幸运留有余根,或是眷恋这方故土,或为瓜瓞绵绵,不忍断子绝孙,现
又发新枝,长势喜人,再度芳华,泽荫桑梓。

前几天走访时,路过大池岸,为再睹老树风貌,高化谱老人带我进得主家院里,让我惊讶的是,哇!那棵老杏树依然静静地陪着新生的桐花枝蔓,如母子亲爱一般,任其缠绕在身上,
攀缠向上。我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如同遇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似的,左看右瞧,上下打量,抚摸枝干,拍照留影,思绪万千,好一阵心潮难平……

无独有偶,孙家池泊西边坡上过去有棵大皂荚树,树冠蔽日遮天,甚是伟岸。每到秋天皂角成熟的季节,大家争相采摘,收回家中晒干保存,以备急用。“皂角”不仅是一味中药,还是
一种纯天然无公害洗衣物品,“皂角”本身含有一种皂荚素和生物碱,可用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利泽众人,所以深受乡民们喜爱。

记得小时候,乡邻姑婶们去池泊洗衣,随即采下些树上的皂角,用砖石或棒槌打烂,搓揉在衣物上就可当作去污品使用,且留有余香。遗憾的是孙家池泊现己不复存在,皂荚树也无影
无踪了。儿时这份抹不掉的记忆,早已在心地扎根,成为怀念故土、思恋家园,一摞摞永远难忘的乡愁。


高氏家门,祖训辞严,长幼有序,淳朴和善,教管有方。自明朝始经历了六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世代繁衍,久而久之在白池村成为各姓族中人丁最旺,生计最大,家势最盛的门族。

高姓后代,人才辈出。古时有秀才进士、礼部儒官,有知县训导、州府通判,还有的享受恩贡,精通医术,设号经商,家业日盛。近代,有留美硕士博士,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台
湾银行董事长,加拿大高级厨师等等,前人的辉煌业绩,奋斗精神,榜样力量永远值得后辈尊崇。后人诗云:

故人西辞苜蓿沟
风水白池田沃畴
不息生生六百岁
相承代代一脉流

最后,作者对白池村乡亲、一家子有话说:该文中所提及的古建筑物,历史原因,令人遗憾可惜,现都已不复存在,无证可考了。笔者通过听取老人们的具体描述,反复确认了古时建
筑物的方位,附了草图供参考。为让村人们更多了解白池,知道过去,发稿前走访了十多位本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最长者94岁的高云峰先生),参阅了三支(本)高氏家谱,搜集了
相关文记、史料,县志,照片,以及我们这一代晚辈对往事的记忆。虽说做了不少作业,皆为九牛一毛,管中窥豹,肯定还有许多遗漏,力不从心。所叙之处难免有不到、不准确、不
恰当用笔,在此,肯请前辈、知者指正谅解!并真诚感谢多次给我讲述往事、提供照片、家谱、等相关资料的先辈们及各位乡亲!

高化普先生(90岁)与老伴

孙家巷87岁老人孙金合

高建云老先生与高海科

            

作者简介:高晓亮,山西省稷山县白池村人,县药材公司退休人员。喜好文学,尤喜诗词。作品大多以描写自然景色,田园风光,故土风情为主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白池 高家轶事——白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