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中关于运城盐池的记载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著作中,关于运城盐池的描述如下: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译文】解州盐池,方园有一百二十里。即使是下连阴雨,四面山水都流进来也不见溢出池外;遇上大旱也不见涸竭。盐卤的颜色是纯正的红色,在硝板的下面,俗话叫做‘蚩尤血’。中间有一泉叫甘泉,有了甘泉水,才能凝聚生盐。它的北面,有一条河,叫做尧梢水,也叫巫咸河。盐池的卤水,不搀和甘泉水不能成盐,只要巫咸水流入盐池,盐粒就不会再凝结了,所以人们称之为‘无咸河’。它是盐池的大害,人们修筑大堤来防范它,比防盗贼还厉害。要追求它的道理,原来巫咸是一股浊水,带着泥沙流入盐池,就会把卤水的通道淤塞,这样盐粒就聚结不成了,并没有什么奇特的缘故。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译文/子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