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远游学 如舟涉江湖
如今,学生“游学”成了很多学校的必修课,其实,“游学”一词在古籍中并不鲜见,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在古代,喜欢远游的读书人被称为“游士”,很多名人都有“游学”的经历。古代游学标志性人物是先秦时的孔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各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在游历中体悟人生,并将种种体悟传递给追随他的弟子,兴之所至,便在杏树下开坛讲学,杏花纷飞处,有了《论语》,有了“杏坛”。
到汉魏时,读书人游学之风更为盛行。北海朱虚(临朐旧称)人邴原,很喜欢喝酒,自从他游学之后,因为怕嗜酒会耽误学业,竟整整八九年间滴酒不沾。就这样,通过多年四处求学,他的学识大有长进。返回家乡后,他又设置学堂,“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创立了以品德高洁著称的邴原学派,并被世人誉为“国之重宝”。
与现代学生暑期游学目的不同,古代学子在科举取士确立以后,大多是为了功名前程而离乡远行,遍访名师。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南宋诗人巩丰《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不易:“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所见小溪山,未见大岛屿;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当然,古代学子除了“求学”“求仕”,只为“游山玩水”的也不少见。
古人出行一般会随身携带哪些东西?以战国时著名的论辩家苏秦一次远游为例,来看看先秦时的旅行“装备”。《战国策·秦策一》对“苏秦始将连横”有这样的描述:“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据此可知,苏秦行路至少带了三样东西:钱财、学习资料、收纳用具,其中“橐”即口袋。
除了日常用品,古人出行一般还会带两样东西,一是“节符”,一是“地经”。“节符”在先秦时已开始使用,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通行证或单位证明。“节符”其实是“节”与“符”的合称,乃两种凭证,后来也称“传”、“所”或“过所”。古人出门远游如果不带上“传”“所”这类证件,会遇到很多麻烦。《大唐六典》规定:“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唐代诗人元结《欸乃曲》一诗曾描绘在湘江被查问的情形:“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关于查验“身份证”,先秦时已有规定。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从中便发现了《游士律》:“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卒岁责之。”此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旅游法规,其大概意思是,如果旅游者丢失了通行证明,要交一身衣甲的罚款,到年底时统一征收。《大唐六典》中的规定则更为具体,各地检查站(关防)的长官要切实负责起查验工作。
古人出行必带的“地经”,就是里程图。
地图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专门用于旅游的地图,似乎在唐宋以后才流行于民间,明清时已成为古人出行必备。
据元人李有《古杭杂记》记载,南宋时的临安(今杭州)街头,已出现与现代一样的场景:有人专门卖旅游地图:“驿站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