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7-30 10:58:51

王勃何年写下《滕王阁序》

滕王阁迄今1300余年,迭遭兴废达28次之多。滕王阁第29次修复,奠基于1983年,于1989年重阳节竣工。王勃《滕王阁序》(别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一篇文藻、才气绝出流俗而垂范千古的文章。

此文究竟是王勃何年所写?众所周知,王勃只活了27岁,非为病故,非为战死,而为溺亡。正因他年寿不永,故争议空间便有很大的压缩性,无非两说:一说14岁写的,另一说26岁写的。

持论14岁所写者(以下简称“14岁派”)认为:663年春,王勃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游历。他在江苏六合看望了时任县令的父亲王福峙,并于游览绍兴之后,一路溯江西上至南昌,应邀游滕王阁后写下了《滕王阁序》。明代杨慎曾言:“王勃以十四岁之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

持论26岁所写者(以下简称“26岁派”)则认为王勃弱冠之年仕途受挫,从此备尝艰辛,于26岁去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时,才有感而发,写出了这篇杰作。

穿插在这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写作缘起,即王勃无论14岁还是26岁去的南昌,都涉及洪州都督阎公。

因阎公曾于某年九九重阳,为庆贺滕王阁重修竣工而大宴群僚及宾客,途经此地的王勃亦受邀。在那天的庆典上,阎公有意让颇有文采的女婿吴子章露上一手,便提前让其作了一篇《滕王阁序》。为了彰显“公正”,不惜设计了一个礼节性的环节,或曰走个心照不宣的形式,即给每位来宾都发上一副笔墨纸砚,为滕王阁竣工作序。

在众人皆识“礼数”纷纷谦让之际,不知就里的王勃竟接过纸笔,濡墨便写。阎公大怒(太没风度),竟拂袖而去(隔壁帐内),但派人留守现场以便来回传“文”。可以想象,在专人窥伺、众人围观之下,还能神思飞扬、当场作文的王勃,心理素质该多么过硬,文学才华又是多么惊人。主人阎公正在生闷气的当口,传来王勃的首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一听,顿时有所松快,脱口言道“亦是老生常谈”,方才稍欠修养的发怒,似乎已化作“等你出丑”的期待了;第二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闻之,应是心里咯噔了一下(还是识货的),竟一时无语;再到后来报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终于坐不住了,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阎公此人,虽然心胸不够敞亮,却还不算糊涂,情知女婿的文采远在王勃之下,若还僵持下去,恐招悠悠众口之议,索性大大方方地为王勃点赞、摆酒,岂不立显识人爱才的襟怀?

笔者十分理解“14岁派”的观点。王勃“六岁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旧唐书》本传);“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杨炯《王子安集序》),且于12岁又有惊世之举,拜长安名医、术士曹元为师,学习《黄帝素问》《周易章句》《难经》等,学了十个月而“尽得其要”。所以,一个文采出众、熟读经史、富有才学的王勃,14岁怎就写不出《滕王阁序》呢?再说推崇“龙驹凤雏”一类神童,也是民间传说共有的嗜好。

但笔者的品读,却还是偏向于“26岁派”。为何?因为人生的历练、苦难的磨炼,是所谓天赋异禀的神童们所不具备的,结合《滕王阁序》中那些沉郁、沉雄的唱吟,不似出自14岁少年之口。这就不能不提及王勃人生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打击:王勃17岁便及第受禄,时任沛王府“修撰”,颇得沛王(即章怀太子)的欢心。但才子的仕途,终因一场斗鸡之事和一篇不知轻重的《檄英王鸡文》而戛然而止。当时宫廷风行斗鸡,诸王时以取乐。有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为讨沛王欢心,写了一篇基于调侃的《檄英王鸡文》。李贤大快,下战书似地派人将这篇骈文递交李哲,致使宫内争相抄录传阅。不想,此文落到高宗手里,高宗怒不可遏,以为这是在挑拨皇子间的亲情关系,下诏免去当时年仅20岁的王勃一切官职,即刻轰出沛王府,并永不录用。

所谓“苦难出诗人”,在《滕王阁序》中,我们才听到这样的人生感慨:“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如果说14岁的王勃就能写出如此苍凉而深沉的文字,未免过于早熟了吧?这也是笔者赞同“26岁派”的根本原因。

日本正仓院(日本奈良时代的仓库)存有一本《王勃诗序》的卷本,记有“庆云四年”的年号,意味着此乃王勃死后30年左右的产物。但令人惊讶的是,从它的原始记录来看,并非“勃,三尺微命”,而是“勃,五尺微命”,这可不是差之毫厘,而是相去近七成。日本学者道坂昭广认为“三”有可能是当年抄写时的笔误,所以才给后人带来误解。假如这一说法能成立,“14岁派”便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撑了,因为王勃的身高一下子“猛增”到150厘米的话,与14岁这个特定年龄就较为吻合了。不过,道坂昭广还有另一种假设,即“五尺”也可能是王勃作为后学,谦称自己学力不足的一种措辞。

其实,无论《滕王阁序》是王勃14岁所写,还是26岁所作,也无论原文中究竟是“三尺微命”还是“五尺微命”,作为传世的骈文经典,其旷古一流的文品,是举世公认的。究王勃一生,从功业上讲,实属未展厥抱,赍志以殁;但从文学成就上讲,不说其他,仅凭一篇《滕王阁序》,即足以流芳后世。难道,这就是欧阳修所言“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的内在真义吗?

文/喻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勃何年写下《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