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快报 《晋商风采•运城篇》王英维:叩响“新三板”大门的人
发布时间 2025-02-02 12:04:05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快报标题: 《晋商风采•运城篇》王英维:叩响“新三板”大门的人
发布位置:
王英维:叩响“新三板”大门的人
谁能想得到,一个地处黄河岸畔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竟有一个庞大的科技团队在背后支撑和运作;谁会看得出,一个蜗居乡间僻壤的外加剂厂,竟然登陆“新三板”,挂牌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一创新理念,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公司,就是位于万荣县城以北四公里处的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董事长名叫王英维。
王英维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人。
一、从做汽车装潢到搞屋面防水
1990年,初中毕业的王英维跟随一位当司机的大哥来到太原拉煤送煤,就这样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三年后的1993年,王英维招工进了万荣县水利局抗旱服务队。几年后,抗旱服务队与物供站合并,而物供站有一辆工具车经常闲置着,领导决定承包给本单位的人。不耐寂寞,喜欢折腾的王英维就把这辆工具车承包下来 跑运输的车辆不多,生意好揽,效益不错,但是王英维在手头有了点积蓄之后还是不满足,就在县城以自己的名字作牌子,开了一个“英维汽车装潢店”,专门为小轿车“搽脂抹粉,梳妆打扮”。1998年,万荣县防水建材行业正进入急速发展时期,许多搞防水的人都挣了大钱。一天,王英维接触到了一名前来装潢小车的顾客。这位顾客是一个跑防水业务的小伙子。小伙子山南海北、轮天舞地、滔滔不绝的演说着,让王英维听得目瞪口呆,走火入魔,心里蠢蠢欲动。于是,他就把摊子丢给了老婆,自己跑到太原城里跑防水去了。他在太原拉过煤送过煤,人脉关系不错。也许是人熟好办事,也许是老天眷顾他,也许是自己能吃苦心眼多,从1998年到2003年,王英维在太原市尖草坪一带业务不断,而且越跑眼界越宽。
防水和外加剂是一对化工孪生兄弟。有搞建筑的地方就要使用外加剂;有建成的楼房屋面做处理就要搞防水。王英维在跑防水业务的同时,又开始介入了对外加剂的推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钱是人的胆。王英维手里有了原始积累后就开始跃跃欲试了。2007年,他投资300万元,在县城以北附近的太贾村选址,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企业一一山西佳维建材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蔡系外加剂十几个产品。这个厂子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头年建厂,次年投产,王英维甩开膀子开始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二、从兴办企业到搞市政工程
王英维对许多事物喜欢逆向思维。外加剂的销售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销售者谁都想分享一份。王英维深知佳维公司起步迟,名声小,牌子不亮。为了让产品销售量能尽快赶上去,他决定承揽市政建筑工程,利用这个优势多条腿走路促成企业外加剂的销售。王英维把厂子交给了父亲来打理,自己外出开始承包修路、盖楼、架桥等中小型工程。这样做的优势一是挣了建筑工程的钱,二是也把自己的外加剂投放进去了。承揽市政工程后,他还大量的代销着水泥,在销售水泥的过程中,又捎带着向购买水泥的大客户推销自己的外加剂产品。老百姓在生活中戏谑某某人时,常肯这样说:你总不能一个萝卜几头都切吧?但王英维销售外加剂就是这样的,他不但切了两头,中间还来了一刀,取得了三赢的效果。从2008年到2014年,是王英维搞市政工程最辉煌的时期,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他还投资3000万元在临汾建起了一个混凝土搅拌站,年均产值3000万元以上,最高峰时期达到了一个亿。与此同,佳维公司生产的外加剂系列产品,也源源不断地对销售者。
王英维还是一个谋事干事从不拖泥带水的企业家。201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效益开始下滑,王英维敏锐地意识到混凝土搅拌业务将面临严峻趋势。于是他果断地处理掉搅拌站,从市政建筑工程领域全身而退,把卖搅拌站的3000万元注入外加剂厂,着手筹备和实施佳维公司新一轮的腾飞计划。2015年到2016年,王英维投巨资扩大占地面积20余亩,新建了一批厂房车间,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三、从传统模式到股份制企业
外加剂产业,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有生力量。但是王英维认为,面对全国的外加剂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不改革创新,那么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早知觉、早防范、早规范,才会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2014年,王英维开始筹建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跳出传统的家庭式、家族式的管理圈子,走一条讲规矩、讲章程、严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他认为,要走这条路子就必须尽快登陆“新三板”。
“新三板”是国家几大证券公司的概称。其中包括上海证券公司、深圳证券公司和北京证券公司。北京证券公司的“新板”是专门为扶持全国中小企业而打开的一条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融资和发展。
打铁首先本身硬。思路明确之后,王英维两次进入清华大学,一次进入教育部和深圳大学举办的对口业务培训班,接受了理论知识培训。在此期间,王英维为企业制定了科技、人才两轮驱动的实施方案,并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2016年5月13日,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登陆“新三板”。这是山西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之一,也是万荣县目前唯一的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挂牌之后,佳维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院联手建立了混凝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从2018年开始,王英维聘请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加入了自己的团队。团队人人持有佳维股份,人人为佳维操心担责,自然而然形成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责任心和凝聚力。目前佳维公司拥有博士2人、硕士10人、高级工程师3人、专业研发人员20人。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办法和高知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支撑力,为企业打开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更为防范风险构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从2017年开始,佳维公司的产值利润效益都在逐年大幅度的递增,纳税一亿多元。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在每一个公益事业需要资金的节点上,王英维都是慷慨解囊的。2005年,捐款30万元用于家乡杨郭村门楼的修建;2012年为共青团万荣县委"伸出手、拉起手"帮扶活动捐款1万元;2012年资助6万余元于杨郭村57名高考学子;2012年,赞助3万元举办"佳维杯"乒乓球大赛;2015年,资助15万元用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发放;2017年,捐款5万元用于万荣县残联帮扶活动。2017和2019年,捐赠6万余元用于驻地太贾村老年协会活动经费;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捐赠当地红十字会价值10万余元的防护口罩;2020年资助15万元用于清华大学土木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发放;2020捐赠1.5万元用于太贾村道路路灯安装;2021年二次资助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30万元;2022年捐赠西安交通大学近8万元疫情防护物资;2022年万荣县红十字会捐助5万元。王英维也多次受到了运城市委、市政府,万荣县委、县政府的表彰。2022年被选为运城市劳动模范。
佳维的道路,是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王英维,则是万荣县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旗帜引领下一个优秀的典范。
(作者:林智宏系《万荣人》报记者)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谁能想得到,一个地处黄河岸畔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竟有一个庞大的科技团队在背后支撑和运作;谁会看得出,一个蜗居乡间僻壤的外加剂厂,竟然登陆“新三板”,挂牌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一创新理念,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公司,就是位于万荣县城以北四公里处的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董事长名叫王英维。
王英维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人。
一、从做汽车装潢到搞屋面防水
1990年,初中毕业的王英维跟随一位当司机的大哥来到太原拉煤送煤,就这样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三年后的1993年,王英维招工进了万荣县水利局抗旱服务队。几年后,抗旱服务队与物供站合并,而物供站有一辆工具车经常闲置着,领导决定承包给本单位的人。不耐寂寞,喜欢折腾的王英维就把这辆工具车承包下来 跑运输的车辆不多,生意好揽,效益不错,但是王英维在手头有了点积蓄之后还是不满足,就在县城以自己的名字作牌子,开了一个“英维汽车装潢店”,专门为小轿车“搽脂抹粉,梳妆打扮”。1998年,万荣县防水建材行业正进入急速发展时期,许多搞防水的人都挣了大钱。一天,王英维接触到了一名前来装潢小车的顾客。这位顾客是一个跑防水业务的小伙子。小伙子山南海北、轮天舞地、滔滔不绝的演说着,让王英维听得目瞪口呆,走火入魔,心里蠢蠢欲动。于是,他就把摊子丢给了老婆,自己跑到太原城里跑防水去了。他在太原拉过煤送过煤,人脉关系不错。也许是人熟好办事,也许是老天眷顾他,也许是自己能吃苦心眼多,从1998年到2003年,王英维在太原市尖草坪一带业务不断,而且越跑眼界越宽。
防水和外加剂是一对化工孪生兄弟。有搞建筑的地方就要使用外加剂;有建成的楼房屋面做处理就要搞防水。王英维在跑防水业务的同时,又开始介入了对外加剂的推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钱是人的胆。王英维手里有了原始积累后就开始跃跃欲试了。2007年,他投资300万元,在县城以北附近的太贾村选址,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企业一一山西佳维建材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蔡系外加剂十几个产品。这个厂子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头年建厂,次年投产,王英维甩开膀子开始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二、从兴办企业到搞市政工程
王英维对许多事物喜欢逆向思维。外加剂的销售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销售者谁都想分享一份。王英维深知佳维公司起步迟,名声小,牌子不亮。为了让产品销售量能尽快赶上去,他决定承揽市政建筑工程,利用这个优势多条腿走路促成企业外加剂的销售。王英维把厂子交给了父亲来打理,自己外出开始承包修路、盖楼、架桥等中小型工程。这样做的优势一是挣了建筑工程的钱,二是也把自己的外加剂投放进去了。承揽市政工程后,他还大量的代销着水泥,在销售水泥的过程中,又捎带着向购买水泥的大客户推销自己的外加剂产品。老百姓在生活中戏谑某某人时,常肯这样说:你总不能一个萝卜几头都切吧?但王英维销售外加剂就是这样的,他不但切了两头,中间还来了一刀,取得了三赢的效果。从2008年到2014年,是王英维搞市政工程最辉煌的时期,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他还投资3000万元在临汾建起了一个混凝土搅拌站,年均产值3000万元以上,最高峰时期达到了一个亿。与此同,佳维公司生产的外加剂系列产品,也源源不断地对销售者。
王英维还是一个谋事干事从不拖泥带水的企业家。201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效益开始下滑,王英维敏锐地意识到混凝土搅拌业务将面临严峻趋势。于是他果断地处理掉搅拌站,从市政建筑工程领域全身而退,把卖搅拌站的3000万元注入外加剂厂,着手筹备和实施佳维公司新一轮的腾飞计划。2015年到2016年,王英维投巨资扩大占地面积20余亩,新建了一批厂房车间,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三、从传统模式到股份制企业
外加剂产业,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有生力量。但是王英维认为,面对全国的外加剂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不改革创新,那么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早知觉、早防范、早规范,才会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2014年,王英维开始筹建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跳出传统的家庭式、家族式的管理圈子,走一条讲规矩、讲章程、严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他认为,要走这条路子就必须尽快登陆“新三板”。
“新三板”是国家几大证券公司的概称。其中包括上海证券公司、深圳证券公司和北京证券公司。北京证券公司的“新板”是专门为扶持全国中小企业而打开的一条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融资和发展。
打铁首先本身硬。思路明确之后,王英维两次进入清华大学,一次进入教育部和深圳大学举办的对口业务培训班,接受了理论知识培训。在此期间,王英维为企业制定了科技、人才两轮驱动的实施方案,并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2016年5月13日,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登陆“新三板”。这是山西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之一,也是万荣县目前唯一的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挂牌之后,佳维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院联手建立了混凝土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从2018年开始,王英维聘请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加入了自己的团队。团队人人持有佳维股份,人人为佳维操心担责,自然而然形成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责任心和凝聚力。目前佳维公司拥有博士2人、硕士10人、高级工程师3人、专业研发人员20人。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办法和高知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支撑力,为企业打开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更为防范风险构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从2017年开始,佳维公司的产值利润效益都在逐年大幅度的递增,纳税一亿多元。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在每一个公益事业需要资金的节点上,王英维都是慷慨解囊的。2005年,捐款30万元用于家乡杨郭村门楼的修建;2012年为共青团万荣县委"伸出手、拉起手"帮扶活动捐款1万元;2012年资助6万余元于杨郭村57名高考学子;2012年,赞助3万元举办"佳维杯"乒乓球大赛;2015年,资助15万元用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发放;2017年,捐款5万元用于万荣县残联帮扶活动。2017和2019年,捐赠6万余元用于驻地太贾村老年协会活动经费;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捐赠当地红十字会价值10万余元的防护口罩;2020年资助15万元用于清华大学土木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发放;2020捐赠1.5万元用于太贾村道路路灯安装;2021年二次资助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优秀学生的奖学金30万元;2022年捐赠西安交通大学近8万元疫情防护物资;2022年万荣县红十字会捐助5万元。王英维也多次受到了运城市委、市政府,万荣县委、县政府的表彰。2022年被选为运城市劳动模范。
佳维的道路,是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王英维,则是万荣县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旗帜引领下一个优秀的典范。
(作者:林智宏系《万荣人》报记者)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董仰峰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