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量15
河东文学 大峡谷丝语_诗歌_张开生 春风还原了峡谷的绿 小鸟唤醒了飞瀑的歌 终于 沉睡的梦...
发布时间 2024-12-03 16:34:03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大峡谷丝语_诗歌_张开生
春风还原了峡谷的绿
小鸟唤醒了飞瀑的歌
终于 沉睡的梦飞到了
那个大峡谷里
心 浸在了潭水里
灵 醉在了绿韵里
爱的甜蜜 瞬间点燃
爱的疼痛 在飞虹里羞涩
一曲心诗
皈依到了佛门
情节沉寂如云山
故事柔美如绿水
韵律欢快 翩翩如飞
就把绿掬在手心里
把梦收回到水里
悄然间 峡谷的山水花草
峡谷里的飞瀑小鸟
都是为你准备 都在为你陶醉
终于,心与山水相印
你的梦与另一个人的梦相随
在大峡谷里柔丽
在蓝天白云上飘飞
作者:张开生,笔名,山风、一雀、野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舜文化研究》与《舜乡》杂志副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历山野人》、《喋血中条》,散文集《青青南山草》、《幽谷绝唱》、《南吟北唱》(合著)、《原野风》等。曾为中学物理、语文教师。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春风还原了峡谷的绿
小鸟唤醒了飞瀑的歌
终于 沉睡的梦飞到了
那个大峡谷里
心 浸在了潭水里
灵 醉在了绿韵里
爱的甜蜜 瞬间点燃
爱的疼痛 在飞虹里羞涩
一曲心诗
皈依到了佛门
情节沉寂如云山
故事柔美如绿水
韵律欢快 翩翩如飞
就把绿掬在手心里
把梦收回到水里
悄然间 峡谷的山水花草
峡谷里的飞瀑小鸟
都是为你准备 都在为你陶醉
终于,心与山水相印
你的梦与另一个人的梦相随
在大峡谷里柔丽
在蓝天白云上飘飞
作者:张开生,笔名,山风、一雀、野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舜文化研究》与《舜乡》杂志副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历山野人》、《喋血中条》,散文集《青青南山草》、《幽谷绝唱》、《南吟北唱》(合著)、《原野风》等。曾为中学物理、语文教师。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社区1号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
微信扫码打电话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
相似信息
浏览更多内容
再游古观音禅寺_散文_冯民选
古观音禅寺如今是全国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位于秦岭脚下的西安市 长安区 东大街办罗汉洞村,距西安市约30公里。从十五年前开始,河东居士曾3次虔诚的拜谒古禅寺,每次都是虔诚的焚香,虔诚的磕头,虔诚的布施。最近,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女士向全世界推介西安《古观音禅寺》里具有1400年历史的唐太宗手植银杏树,更使得该寺院成为众多游客朝觐的目的地。周日,孩子驱车带我们去观赏冬日里遍地洒满金黄的银杏树。
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为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贞观年间已颇具规模,山门、大殿、钟鼓楼,云水寮一应俱全,占地300余亩,气势宏大,香火旺盛,直到文革;观音禅寺内有一棵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千年银杏,据记载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所栽,已被国家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名录;这里面还有一段凄美的神话故事,和李世民、魏征、袁天罡、泾河龙龙、观世音菩萨、秦琼、尉迟恭、十八罗汉的故事息息相关,由此产生了“罗汉洞村”、“观音神泉”、“银杏树千年”等人文经典,各种传说引人入胜。
距离古观音禅寺还有三公里许,环山公路上就堆满了各样小轿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前几次来的时候人烟稀少,门可罗雀),车辆快到南石村转弯进口,更是人车拥挤不堪;进村的路车辆拥挤,大小十个停车场,到处在招呼停车。
车停进车场,然后排队向前,人声鼎沸,慢慢移动20分钟后,一位保安过来大声吆喝:进寺拜谒需要预约,预约不上不能进去,就不要排队啦;孩子赶快走到前面二维码去预约,过一会回来说:今天根本就预约不上啦,我以为进不去啦,那位保安看看我说: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不排队进去,还可以带一名家属陪同;我们便积极向前面走去,前后两段队伍约有400人,慢慢等,约排队40分钟后,一步步地走进观音禅寺;寺内禅韵祥和,环境优美,排着队,一步步地走到银杏树的山门跟前,再次被这么大的金黄色银杏树所震撼,实在是太好看了!再次看到古银杏树,人多啊!大家争相恐后拍照,不肯移动,安保大声催促,终于前进。
映入眼帘的银杏树,金灿灿的树冠高大巍峨,枝繁叶茂不减当年,数据显示,银杏树高度约为30米,树冠直径约为50米,树干直径1.7米,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经历过一千年的四季变换,越发显得风姿卓越;金黄色的银杏树下还有一尊观世音佛像坐落其中,站在护栏外看,黄色的银杏树和佛像相映衬在一起,仿佛更显地禅意深远,崇敬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脚步慢慢的移动,金黄色的银杏叶和古寺里的建筑交相辉映,古色古香,怎么看都好看,随便一个角度都是一幅不一样的景色;站在护栏外观赏银杏树,时不时地会看到一片片飘落的银杏树叶像是舞动着美丽的身姿似的,慢慢地落在地上,整个的飘落过程看上去是那样的唯美,一片一片,金黄金黄的,可真是太美了!
终南禅韵,古意悠然,
千年银杏,美轮美奂,
满目金黄,落叶如毯,
巍峨耸天,中华奇观。
出的大门,街道两旁到处是村民摆设的各种小吃饭菜零食,吆喝的热闹啊!好像家家户户都在做生意,一颗银杏树富了全村人,好红火的生意
好红火的市场。
十一月二十六日于西安 河东陋室
作者:冯民选 中共党员 山西省稷山县清河村人,原中铁一局集团退休职工,退休前系中铁一局集团建安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12-04
晋南的九寨沟(马家沟)_散文_韩根龙
晋家峪俗称小峪,属吕梁山南麓的一个峡谷,史传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曾避难于此,夺得政权后把此峪定名“晋国家峪”,后来人们简称“晋家峪”。
马家沟位于山西省稷山县最北端的晋家峪中上游,南北走向,山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地形起伏,山势雄伟,重峦叠嶂,险峻奇特,从峪口的晋家峪水库到峪顶的陈家山总长约二十公里,峪东的玉皇顶到峪西的刀茬豁总长约十五公里。下游有转曲村和老凹窑两个自然村,分别属于山底行政村和麻参坡行政村管辖,现两村已移民到山下。中上游有马家沟行政村管辖的七个自然村,分别是后涧头、核桃园、马家沟、马趵泉、中土地、庄头、陈家山,共九个居民组,人口 758 人。姓氏以赵、许、张、韩、郑、贾为主,还有史、王、肖、关、乔等姓。
晋家峪峡谷北高南低,峡谷中部的蟠龙山主峰佛佑峰上的财疙瘩顶海拔 1771.9 米,为吕梁山南麓最高峰。峡谷内有两眼名泉,龙姑泉俗称“水眼”,为晋家峪水库的源头;马趵泉因李世民的两次征战经历而留下了美丽的传说。峡谷交通便利,233省道乡王线穿境而过;峡谷中游和上游的山顶各有通信塔一座,通讯便捷。
马家沟区域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珍贵植物有被世界牡丹协会考证认定的牡丹之祖“矮牡丹”,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翅果油树,白皮松、黑丁香等珍贵树种遍布山中,千年余的古槐,明清时期的古柏随处可见。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林麝等,还是野猪、野山羊、獾狸、野兔及百余种鸟类的天堂。
峡谷中部的蟠龙山以山险、石奇、洞深、谷幽而闻名遐迩;蟠龙山南对面栖凤岭上石马、石驼等巧夺天工,神奇自然。四府顶上可望到“黄河金三角”的四府十八县;乔尔沟东北方可登上云丘山风景区的终端玉皇顶;陈家山茂密的松林重峦叠嶂,避暑观光,绝美佳境……
马家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古时期的羲和四兄弟,奉尧之命,观象制历,曾在蟠龙山“羲和顶”观草木兽毛之变,制定了四季的分时雏形;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避难在晋家峪的深洞幽谷中;战国名将廉颇有屯兵于晋家峪的遗迹;唐太宗李世民两次进军晋家峪,留下了“马趵清泉”、“三箭断龙脉”等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明末著名学者、书法家、社会活动家韩霖举家避难于晋家峪,并留下了马趵泉村的韩氏一脉。
清代中期,晋商兴盛,山西晋中出现了一批经济实力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人物。而从晋家峪马趵泉村成长起来的清乾隆年间的儒学大家韩和,不仅书法超群,而且商界称雄,他与子孙历经三朝,创造了长达百年的商业奇迹与辉煌,马趵泉村现存的清代民居古建筑群就是最真实的佐证。
抗战时期,马家沟成为晋南地区的“小延安”,是当时晋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中心之一。稷山、闻喜、安邑等县政府都曾驻扎在这里,国共合作,在这里与日寇进行了多次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现在马家沟革命老区,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马家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独特的地质地貌,悠久的历史渊源,给开发旅游产业奠定了生态、民俗、红色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在“晋善晋美”的山西旅游业界,她是一颗耀眼的明星,随着政府对旅游业的不断重视,她一定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华夏的美景中夺目而出,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作者:韩根龙,稷山县西社镇马家沟村第三居民组(马趵泉村),现任马家沟村委会主任,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宗岳太极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后稷文化研究会理事,曾主编《中国传统村落一一马趵泉》一书。喜欢的励志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处事的中和之道“办法总比困难多"。12-04
黄河大铁牛_诗_刘旭成
不耕垄亩不驾辕,
黄河岸边守千年。
沃野花开花复落,
髙天月缺月重圆。
冷眼社稷几易主,
历经沧海变桑田。
紧系铁索连秦晋,
婚嫁迎娶桥头繁。
一一观瞻黄河大铁牛
我本唐时古来客,
有缘与君结忘年。
原为浮桥连秦晋,
而今无事享清闲。
借问铁犁何物引?
不见同族苦耕田。
最羡汝辈逢盛世,
千载期盼梦终圆。
一一对话黄河大铁牛
作者:刘旭成,1951年生。稷山县稷峰镇孙家城人。毕业于稷山红旗中学。地道农民。性格耿直,不善场面。躬耕之余,喜读书,喜旅游。偶写小诗自娱。12-04
莺莺塔下话《西厢》_诗_ 刘旭成
夫人失信义,
小姐怀柔肠。
红娘递书简,
张生逾短墙。
月明花蕊绽,
夜阑情意浓。
坊间传佳话,
髙台唱《西厢》。
作者:刘旭成,1951年生。稷山县稷峰镇孙家城人。毕业于稷山红旗中学。地道农民。性格耿直,不善场面。躬耕之余,喜读书,喜旅游。偶写小诗自娱。12-04
儿时常去稷王庙_散文_安新明
九十年代末,古老的稷王庙修缮一新,给县城的后稷老街保留了一道不朽的风韵,每每逛街走到庙门前,脑海中就浮现出五、六十年老庙门口的热闹情景。
五、六十年代的稷王庙,那可是清朝迄今的老模样。古老的稷山城内,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南大街和西大街了,而西大街最热闹的要数稷王庙到牌楼口了。那时的稷王庙门口不是这个样子,东西两边各有八米左右宽,进深十多米的大门洞,木制的大门有几寸厚,两扇门关起来“吱吱”作响,每当庙里唱戏、演节目,耍电影时,只开一扇大门露个半缝,几个检票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庙门口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稷王庙门口最热闹的时候了莫过于县城逢集日和每天晚上。那大门外摊摊就摆滿了,扇醪糟的,卖卤兔、卤鸡的,煮花生的,煮麻花打火烧子的,丸子汤,汤饺子,糊卜馍,西瓜摊,瓜果摊应有尽有,我印象较深的、记的清楚的当是“鲁记凉粉和炒粉”,南门张家的捞糟,"余家的包子饺子"。
有年冬天,我父妻俩带着二孩子夜里转过去,那诱人的卤兔肉远远地扑鼻而来,二孩子想吃,但又敢叫大人买,轻轻地说:“妈,我不想吃卤兔儿腿。”顿时,我的鼻子一酸,眼眶里泪水浸盈。
稷王庙门是和台子似乎是"品”字相连,台子是品字上头的口,两边大门如同下品字下面两个口。东西两个大门相隔较远,大约有十几米,中间是个九级石台阶,台阶两旁是雕塑的“哼哈”二将,威武兇势,有两人那么高,每人站在一亇亭子内,上了台阶便是舞台的后台。到了六十年代成了文化馆的图书室了,戏台的两旁有廊房各三间,唱戏时用来放戏剧道具和化妆的地方,后来成了藏书室。
那时候,稷王庙大殿南面是个大台子,石雕的大柱,宽阔的台面翻上十来个筋斗也掉不来,因为台子有一人高,掉下来可就摔的不轻。稷王庙有文艺活动时,都是各家拿各的绞坐,椅子和板凳。电影那是三天两头就有,一听说有电影,人们早早吃了晚饭去占窝儿。戏台子下面的观众看戏的地方如同一个大四方的池子,池子深大约有一尺,四面均高,成了稷王庙整体建筑群最低的一块地方,我不知道古人的排水系统是如何设计的,下大雨后,没有见过稷王庙积过水。五、六十年代稷王庙主体大殿里前门后门均可进,从后门进,转手拐角是木板大楼梯,我上去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随着父亲上楼去照稷山塔照片,只待了两个钟,灰土土的,因为不让人上,久之又不打扫,尘土,树叶,雀粪遍地,浮浮的面面土厚厚一层,几乎看不到楼板。第二次,便是1965年,塔拆了,为了让人们参加拆塔拆下来的小银塔及塔上文物,整整用玻璃柜台摆了一圈,墙上用板面写了介绍。此后,再没有登过稷王庙二楼。
我们儿时,每逢过礼拜,常常去稷王庙玩耍,上主殿前有带斜度的石雕,两旁青石常年累月的让我们这些玩童当滑坡来溜。到了夏天,我和几个发小逛到稷王庙,在大殿四周的廊道,铺上张报纸,凉水习习,可以美美歇个晌午觉。有年,全县正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去到稷王庙,下了大雨,一时三刻走不了,刚好,大廊西侧有几个汾南的石匠,正在复制西关的石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县城西关的真事。西关农民加元瑞,借了西关庙了些银两,因为还不了驴打滚的本利钱,让他在庙里打杂扫地算工钱。并照他的模样刻一跪石人永立西关庙中。这时,成了阶级斗争的实证和活资料,后来县上还编了部戏叫《石人泪》,这个典型轰动全国。因为省、地区要调石人原型搞社教展览,因此,复制一个留县上保存,我见证了两个石匠,用湿麦汁烧着熰烟 熏 制黑底白字的碑文,不知涂上什么油的石头熏的成乌黑锃亮的,也不知工艺到底是什么,蹲在哪里看了一晌,雨停了,才回家去吃饭。
稷王庙的后殿是稷母姜嫄殿,从主殿的后面下了台阶,步行一座小石桥,石桥下面是一座圆形的莲花池,约深丈余,池内金鱼游戈,夏天莲荷盈池,东边半圆的池竟长了一棵大椿树,生命力极强,一年又一年看着它长。稷王庙院里有老的槐树数棵,夏天,几乎把前院和后院遮掩的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灼热的太阳。
稷王庙是纪念农耕始祖后稷最大的庙,但也是稷山子民的敬奉的神庙。但凡,在外稷山县人回到老家,稷王庙是必去的地方,不仅仅是它座落在县城中心,方便而已,更重要的它会勾起是稷山人浓浓的思乡情。
作者简介:
安新明,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稷山广播电视局长,总编辑,曾任县经委主任,县商务局长,县经信局长,退休干部。县作协名誉主席,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曾出版《苜蓿花》、《桑梓情》《平安集》等书。多年活跃政坛,文坛。12-04
清晨洒扫_诗_ 刘旭成
黎明方启户,
落叶封柴扉。
箕帚尚未歇,
寒风又赐金。
一一2024年11月28日晨12-04
老师、学生、局长_散文_尹天峻
前几天,天地庙书画院一行到新绛县刘峪村参加活动,由于去的过早,尚有富余时间,笔者便提议:段老师就住在这跟前不远,去看一看老人罢,几位同仁一致赞同。于是,王柱儿老师,吉海奎贤棣与我结伴前往段府。边走我边给段老师打了个电话。手机那头儿,段老师说,在家哩,来吧。瞭远,就瞅见段老师在大门外头等候我们。久未谋面,师生相见,分外亲热。段老师,大名段吉庆,是我省老一辈知名美术家,原来在省文联,省美协等单位工作,一九七O年代调回本县文化馆工作。段老师多才多艺,擅长雕塑、版画、剪纸创作,作品在全国都有相当影响。由于我们几个人都热爱美术,所以与段老师的交往与友情,也就非同一般了。
段老师与嫂夫人又是沏香茶,又是切西瓜,令我们既感动又不安。毕竟,段老师夫妇都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呵。我赶忙说:段老师,你们不敢忙活。我们到咱村里有活动,见一见你,坐一小会儿就走啦。段吉庆老师,退而不休,只见他写字台上笔墨纸砚陈列有序,墙上画稿一字儿排开。老人见天是写字画画儿、吟诗撰联儿,忙个不消停,令我们既钦佩又敬重。说话间,院长来电:活动即将开始。我们一行,虽意犹未尽,也只得与段吉庆老师夫妇依依惜别。正是:
来到大刘峪,
先拜段吉庆。
莫道天气热,
不及师生情。
这开头儿咱谝了师生相见一段儿佳话,其实还未切入正题。赶快言归正传,接着再摆另一位老师与学生及局长的故事儿。
话说我的老师白德才先生,一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桃李满园,门生过千,颇有成就。白老师退休以后,勤奋写作,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十本诗文集,免费分送社会各届,很受好评。笔者爱好写作,一是受家庭熏陶,再者便是与白老师悉心教诲有极大关系,也算得上是白老师的一个“得意门生”罢。在白老师印书的过程中,笔者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撰写个序言,搞一搞校对,写个封面字儿,跑一跑印刷厂啦什么的,都是义不容辞。且说那年夏天,我陪白老师进了城,先去印刷厂看了他新书的清样,白老师说:咱到XX局里去一下,查个档案资料吧。我说行,还早哩,走。师生二人边走边聊,白老师说道,那XX局的局长,还是他的学生哩,云云。
县政府,二楼,XX局。来到“局长室”门口,一敲门,里头一声“进”,我师生二人便进去了。只见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头,正在一边抽烟一边看报。想必,这就是那Ⅹ局长了吧?见局长不搭话,白老师主动开了腔:ⅩⅩ(还直呼伢学名,没称官道衔儿)。那男子神情傲然地“嗯”了一声。白老师以为这个昔日的学生不认得他了,赶快自报家门:我是阳王的呣。局长又“嗯"了一声。白老师见伢局长还是对不上号儿,又道:我是白德才呣。这回局长多吐了几个字儿:晓得。说事儿。白老师说,我今天来你局里,想查个档案材料。局长道:有乡镇政府介绍信呣?白老师说:没。局长说,那不行。查阅档案材料,必须有乡镇政府的介绍信,才能调阅。见此状况,我赶快给白老师帮腔儿:X局长,白老师他不晓得有这个程序。你看我们远远的来啦,天气又热,就让白老师查上一下吧。那局长白了我一眼,坚定地说:那不行。得按工作程序走,公事公办嘛。白老师,象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站在他昔日的学生,现在的局长面前,啥子师道尊严,早已荡然无存了。局长说:还有事吗?说着端起杯子,喝起了茶。见此情景,我想到电视剧里头,常有大官儿端起茶碗儿,便是逐客令的镜头,我只得说:白老师,咱走罢。白老师向那局长告别:XⅩ(还是直呼其名,没称官衔儿),我走了。局长“嗯"了一声,岿然不动。
出了局长室,到了楼道里,我与白老师是一筹莫展。没法,那就只有先打道回府,到镇政府开介绍信去,然后再来查阅档案。
也是合该幸运。师生二人正走间,迎面过来位女同志,一碰面:尹老师,你甚时来的啷?原来是老熟人,我忙说:刚来没多会儿。早些年前,这位女同志在县商业局办公室工作,笔者在某公司办公室当差,算是上下级关系,因她年龄比我小好多,所以也没叫过她啥子"主任”,一直直呼其名。数年不见,她倒客气地称咱是“老师”。我说,你现在何处高就啷?女同志说,就在这个局里呵。你来有甚事啷?我便把来他局里帮老师查个档案,刚见唠局长,伢说得开个介绍信的情况说了一遍。你道她说甚?女同志说:那档案室就属咱分管着哩呣。走,给你查去。这才是:碰壁疑无路,开门一霎时。
到了那档案室跟前,那女同志叫个小女儿开了门,白老师由其引导去查阅,不提。我给女同志说起见局长的经过,她笑了一下,道:原则上确是这样,查阅档案要有介绍信。不过,伢你来了呣,查的又是一般档案,不属机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嘛,我这也是方便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嘛…………。说话间,白老师那头档案也查阅了。我们师生二人赶忙向我这老领导,老熟人道谢,告辞。
下了二楼,是一楼,楼里是另一个局。我和白老师正行走间,洗手间出来了一个男子,“白老师”!一声热情又响亮的称呼,令白老师一时也反应不过来。那主儿说:白老师,我是ⅩX呣,你们甚时来的,办甚事哩啷?白老师回道:事儿已办啦,准备回家。那主儿说,那到我办公室里歇歇,喝口水,再走。我师生二人跟上伢那主儿,到了他办公室跟前。一瞅,门上挂个金字儿牌牌子:局长室。哦,原来伢这主儿也是个"局长"。那局长把白老师和我让到沙发上坐下,又是递纸烟,又是倒喝的,又是嘘寒问暖的,忙的不亦乐乎,使人颇感亲切。说话间,不时有工作人员进来递材料,或是叫伢签文件。白老师见他这位昔日的学生工作颇忙,便与我起身,知趣地告辞。那局长说:急的咋里呣?你们中午吃了饭再走。白老师说,不啦,你忙。见唠你我很高兴。见白老师与我执意要走,那局长只得与我们一一握手,道别,还说:白老师,我闲唠眊你去………。
从县政府出来,回味这一上午,进了一座大楼,见了两个局长,也就是白老师昔日两个学生的过程,笔者心中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呵。这才是:
上午一会儿光景,
见了两个大局长。
后者热情好似火,
前头冷淡若冰霜。
过去你教他念书,
如今他娃把官当。
面对恩师犹如此,
如何面对老百姓?
(2019年7月29日草成,30日改定)
作者简介:
尹天峻,山西新绛县人,自由职业书法人,业余诗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山西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十佳杰出农民书画家。尹天峻临池之余爱好写作,有散文,诗歌,杂文,随笔等作品见诸报刊。12-04
张婶_散文_张占魁
“小(完小)初(初中)同窗整五年,喜见儿女又同班。”我与志发就是这样。更有意思的是,中学毕业,我们升入太原的两所中专学校,仅隔一条马路,时常见面。同年毕业,一南一北,分配在不同地区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年后,又定居在同一城市。见面聊天、叙旧,相约看戏、闲坐,同学缘分堪比兄弟,两家来往犹如亲戚。两人在一起,心里踏实、惬意。
这不,他老母亲2016年二月初五刚倒身去世,第一时间来了电话,让我过去招呼,这是应该的。问及钱的事,毕竟发落老人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能抠掐受疚,让人笑话。他说钱不是问题。给我的任务是把关祭文。我说,你几个娃全是大学生,把我推到前头不合适。他说,不管那些,这一摊子就交给你了。话说到这里,老同学关系,用不着推辞客套。我是水平不高态度好,而况身边还有这一窝子大学生,让他放心好了。
志发是大孝子,他家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动笔前,我看了孩子们的祭文初稿,开了个家庭会,征询、了解老人生前感人事迹和有关详况。老人娘家姓张,夫家姓庾,和我母亲年龄相仿,权且以张婶相叙。
张婶叫张宝兰,1927年出生于汾南马家庄一个耕读商贾之家,家境殷实,在重庆有铸造作坊。父辈们知书明理,思想超前,从她的名字就可看出,没叫什么花呀、果呀、枝枝叶叶这类民间给女孩子惯用的名字。这户富庶人家更注重子女们的教育,供张婶上学,走出家门,一直念到运城中学。1947年初中毕业,经人牵线搭桥,和正在运城读高中的庾叔确定了婚姻关系。婆家公爹用独轮车把他推到运城举办了婚礼。证婚人士是两位稷山籍的长辈,一位是运城中学校长史岳生(西社镇韩家庄村人,解放后是稷山县人民医院著名中医大夫,张婶拜认为义父),另一位是运城中学老师焦阳三(解放后任康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汾北高渠村人)。
婚后不久,张婶有孕在身。而此当口,正是解放运城战役开始,学校停课,师生四散:有的回家,有的流浪到西安、闻喜、临汾。直到志发出生,庾叔都没回来。公爹听别人说,庾叔可能去了临汾,两次出去寻找,都无果而返。
几十年来,张神晚上从不把院子大门闩上,给丈夫留着门,不用敲门呼叫。就可回到家中。望眼欲穿,等了七十年,没等到这一天。家人向庾叔的同学打问其下落,说当时炮火连天,分散后可能去了临汾,而临汾解放攻打了七十二天,年轻人一定是发生了意外。给儿子取名志发,寄托她的殷切希望。张婶始终把丈夫一张照片挂在自己床头,情深谊重,天长地久。
解放初期,识字的人不多,女性识字的人就更少,且初中毕业的更是稀缺、金贵。张婶在村里教民校,为扫盲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以她的学识、人品、相貌,在国家用人之际,走出农门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她不,张婶就是张婶,她在农村家里上有公婆,下有儿子,从头开始,学习纺花织布、一日三餐、地里农活……里里外外,敬老抚孤,礼数周到,远远近近,对老人都是夸赞、敬佩。
一个女人支撑一个家,困难多多,供儿子上学念书更是不易。我记得婶子为志发送馍时,高挑的身材,剪发头配着虽是粗布却整洁合身的衣服,更显干净利落,透溢着关爱、坚毅。
娘家弟媳、婆家小姑子,对这位刚强的大姐、嫂子敬重感恩,每年为志发这个宝贝外甥、侄儿缝袜做鞋。志发多次告诉我,他那些年穿的方口“认脚”鞋,基本上都是舅妈、姑姑做的。志发穿的夹袄、棉袄,和其他同学最大区别是纽扣,不是手挽的扣疙瘩,从来都是黑色胶木扣子。张婶的贤、孝,感动了家族近门。志发能完成中专学业,本家伯父、两位堂兄没少周济。
张婶很重亲情友情。那些年,尽管经济拮据,几乎每年都要在年节或其他时候去看望当年的史岳生校长和焦阳三老师,直到二老下世。尽管只是几个白馍或一包点心,所蕴含的分量、彰显的人品,弥足厚重、珍贵。
张婶人近晚年,欣喜地看到家中有了三个孙女一个孙子,忙得有心劲,累得高兴。孩子们上学后,她时常灯下检查作业、辅导学习,大清早做好饭,保证娃们能按时到校上学,一步一步,一个个大学毕业。重视知识,关心后代,命运得以改变,精神得到慰藉。
张婶一生不易,丈夫七十年下落不明。老同学含泪告诉我,一辈子没见过爹,没叫过爹。一次作文让写“我的父亲”,他只好写了爷爷。老师认为写的跑题,知道内情后,对这个苦孩子深表同情。家遭不幸让家人痛苦无法消解。在那个特殊年代,却有人说庾叔去了台湾,并在政审表上注明,不宜录入保密学校。“雪上加霜”,咬牙苦熬,总算挺着活过来了
入土为安,孩子们根据庾叔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放大到一米多,在棺匣中放置了衣被等物。二老按民俗合葬。
在听儿孙们讲述,自己动手撰写、修改祭文的过程中,几次心里难受的写不下去;在为家人读祭文征求修改意见时,几次心酸喉哽念不下去。二月十一出殡那天,我和水林、合心几位同学专项祭拜,望着张婶慈祥的照片,心中五味杂陈。喷绘后的祭文张挂在外山墙上,路祭时,乡亲们看祭文,你抹泪,他掩口。儿孙们、众亲友哭得声咽气绝……节哀顺变显得苍白无力。
张婶一生,重感情、重责任、重担当,她拯救了一个濒临解体的家庭;用知识力、影响力、感召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有用人才;崇高品德,良好家风家教,弘扬正能量,洒向人间都是真情、大爱。她活得低调而不低档,平凡而不平常,她是伟大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
作者:张占魁,1949年1月11日出生于稷山县桐上村,1964年考入铁路中专,1968年参加铁路工作,2008年退休。退休后,热心参与关工委工作,参加老年人参加老年人戏曲演唱,宣传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12-04
彼岸花(组诗)_王晓霞
(一)彼岸花
如果今生注定
是你的彼岸花
我愿许下来生
三生石下,不早也不晚
四目相对
只轻轻说一声
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二)你不来,我不开
天空积攒了太多的心事
冲着大地吼一声
雨就匆忙赶来
雨稠了
夜晚便裹挟着寒意而来
我听到荷塘里诗意的叹息
蛙声知趣地闭嘴
只有那支莲在低语
你不来,我便不开
(三) 考验
如果要继续考验我
那就下吧
等下透了再走
我不会屈服
依然会高昂着头
感受这风雨中
没有同伴的孤独
虽然雨后路会泥泞
偶尔,我会不小心
踢到泥下的石头
但我不会喊疼
只把泪倒流回心里
因为,我怕你疼
(四) 毕竟是盛夏
尽管今年的雨下得密集
偶尔有寒流
逆着百鸟的欢唱与夏天背道
在林边,我依然听到了
树木拔节的欢叫声
毕竟是盛夏了
内心与广褒无垠的森林一样辽阔
季节如此美好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
拥抱这火热的夏天
2019年7月写于吉林长春
作者:王晓霞,70后,企业退休工人,共产党员,河津市作协会员,用文字传递爱与温暖。诗歌和散文散见于《河东文学》、《龙门》、《河津风采》、《作家新干线》《香北书屋》、《河汾人家》、《诗歌前线》《山西博盛达》等杂志、报刊和微信公众平台。12-04
电梯奇遇_微小说_段连生
星期天,许浩外出办事。出了家门进入单元楼电梯,由38层向下滑动……
到35层时,有一位摩登少妇捂着肚子,步履蹒跚地进来了。
少妇三十出头,眉青目秀,唇红齿白。披肩头发,粉底蓝花旗袍,白色高跟鞋,一米七左右的个子,体态丰满。
少妇看到许浩莞然一笑,又捂着下腹,露出一丝疼痛的表情。
一种怜悯之心禁不住许浩开口道:“你,你怎么了?”
“肚子疼……”
“奥,到医院看看吧”。
“嗯,嗯”。
说话间,电梯到了低层,门开了。
少妇在前,许浩在后,一前一后出电梯……
少妇刚走几步,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许浩赶忙上前一把扶住少妇。
“你怎么啦?”
“肚子疼得厉害……”
“啊,那我帮你一块去医院吧?”
“嗯,谢谢!谢谢!”
许浩开车,一路护送着少妇去向市中心医院……
路上许浩得知少妇名叫东方樱,二十九岁,离异单身,无儿无女。在市中心医院药房工作。
是啊,一个人生活不容易,有个头痛脑热的,特别是肚子不舒服,妇科病,看她疼痛的样子,怪可怜的……
许浩一种怜香惜玉的同情之感涌上心头。
不多时,市中心医院到了。
东方樱很熟悉医院的科室,她捂着肚子径直来到妇产科。
许浩一看门牌,楞到门外不愿进去。
东方樱一把拉住许浩进了妇产科……
他们好像夫妻一般,只是许浩面红耳赤不好意思。
妇产科主任认识东方樱。
“怎么啦?”
“有啦,有点难受。”
“这位是?”
“嗯,我那位。”
一旁的许浩尴尬地说:“你,你可不敢胡说!”
东方樱大言不惭,“怎么?敢好,不敢承认?”
“东方樱,你开什么玩笑?你太过分了!……”许浩说着气得转身就走,:“这帮忙还帮下麻烦了!……”
东方樱急忙拽住许浩的胳膊不放。
“好人,好人,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不想要这孩子了,你帮我把这打掉吧?”
许浩一听更害怕了,人命关天,“不,不,打死我也不能帮这忙。你可别吓我。”许浩又退了出去了……
东方樱突然哭泣着把许浩拉到走廊一个拐角处,说了实话。
原来东方樱和一个做生意的外地人好了不到一个月,就怀上了孩子。她满以为这次有了种就收心过日子,可没想到又是个负心汉!知道她有了孩子,半个月来无影无踪,电话都换了,气得肚子疼,决定和这个负心汉一刀两断,打掉他的种……
你看看,好心操不得,一颗善良的心,换来了大麻烦,不是嘛!许浩后悔莫及,他一个劲地摇头说:“不行,不行……”
东方樱看到许浩态度坚决,突然凶神恶煞,一副泼妇淫荡的样子:唉,大家都来看咯,他把人奸污了,不愿好了,我说打胎算了,他还不承认,不配合,有这样的人吗?大家平平理咯……
许浩就是有百张嘴,这会也说不清。急得把脸憋得通红,只想上去踹她几脚。过道的人越来越多……。
不一会,保安来了几个,驱散了看热闹的人群,那个妇产科主任把东方樱和许浩叫到她的办公室,劝和了几句便拿出了一个单子给东方樱看……
东方樱看后默不作声,沉思片刻,走到许浩面前低下头说:“谢谢,对不起……”而后转脸出了妇产科的门……
原来,主任和东方樱是一个医院的,知道她的为人,风流韵事多有耳闻。快三十了,不知好了多少人,也不知冤枉了多少好人。结了几次婚,也离了几次婚。无儿无女,至今还单着……
就在刚才她俩出去之时,主任开个“假证明”,说是许浩两年前就实行了“节扎”节育手术。
许浩“转危为安”,终于被“解救”出来,激动的握住主任的手:“谢谢主任!谢谢,谢谢……”他感激不尽。
段连生,男,66岁中共党员 , 稷山县水利局退休职工。曾任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水保站长,曾在新闻媒体发表过许多新闻稿件,评为广播电视台模范通讯员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