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学 我与“垣曲锅盔”的不解之缘_散文_文哲

发布时间 2025-01-15 17:28:16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我与“垣曲锅盔”的不解之缘_散文_文哲

发布位置:

“垣曲锅盔”堪称晋南垣曲县域内久负盛名的特色面食大饼,这种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成的色泽焦黄的面食大饼适于存放,自古以来,当地人通常在外出公干时用作馈赠礼物或备作应急性干粮。

至于“垣曲锅盔”为何能享誉三晋并驰名于华北各地 ,其原由大致有三:

一是传说明成祖朱棣大军北伐时,其麾下有一支劲旅突破黄河天堑,攻入晋南垣曲小县城,北伐军兵贵神速,当时饥肠辘辘的士卒们在古城大街上闻到一股飘来的面食香味,寻味而至,发现一处锅盔作坊正在加工当中,官兵们一哄而上大饱口福。在县城驻扎休整的几天内,各兵营士卒们在就近的锅盔作坊内享尽了免费吃锅盔的眼福和口福。大军开拔时,军营后勤方面又为士卒们备足锅盔作为行军干粮,并一路所向披靡将“垣曲锅盔” 带向华北各地,促使垣曲锅盔声名远扬;

二是传说当年李自成进京,从陕西一路厮杀过来,到了垣曲县城驻营扎寨,休整补充,陕西人擅长烙饼,大饼约半拃厚,加工成的大饼用刀切着吃,耐饥还容易保存,既是吃食,又当干粮。李自成下令让后厨做这种大饼。当时,垣曲的物产、吃食和陕西差不多,白面好吃又筋道,适宜在铁鏊上烙大饼。因战事紧,需求量大,灶下烧火翻来覆去地烙速度很慢,有人灵机一动,把头上戴的铁盔取下来,把灶里烧的炭火放进头盔,扣在铁鏊上面烤。熟了一尝,又香又酥,味道挺好。就这样,一种上下对烤做成的大饼子在农民起义的征途中产生了,在兵刃厮杀中诞生了。因为做这种饼即用铁鏊又用战盔,干脆就取名叫"锅盔",于是“垣曲锅盔”就随着农民起义军一路北上带到了京城:

三是由于改革开放后运城关公文化节多年来一直延续不断,在关公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河东地方特色美食大赛中“垣曲锅盔”独占鳌头一举夺魁,从此“垣曲锅盔”声名鹊起享誉四方。

本人与“垣曲锅盔”结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被县委组织部调入县委通讯组工作,县直机关单位当时无法解决就业干部的食宿难题,只得由单位或个人出面在县城内就近租赁房舍,籍此解决暂时的困难。后来,在乡下的孩子们进城就读,妻子进城陪伴,只留下老母亲一人在老家苦苦支撑。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经济负担,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我也只好忙中偷闲,利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赚取一点零花钱,以维持孩子上学等家庭生活日常开支之所需。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创业不易,发展惟艰,几经波折和痛苦选择,最后决定因简就陋从事庭院锅盔定向加工,并定时给约定好的食堂输送垣曲锅盔。

对做生意的人家来说,起早摸黑是常态,加班加点不奇怪,省吃俭用甭显摆,辛苦换得钞票来。作坊正式开业之后,我负责采购面粉和木炭,并全权负责向定点食堂上门送货事宜,老伴全身心致力于和面发面烘烤等加工制作流程。当时,由于经济条件太差,出行凭借的是自行车,多次到瓦舍五龙沟林区选购木炭,长期与卖炭翁打交道,笔者因势利导,结合所遇所感写出一篇标题为“卖炭翁的新命运”新闻报道,先后被《运城日报》和《山西农民报》选用登载。从事锅盔作坊加工期间,每晚12时以前很难就寝,清晨5时就必须起床做准备工作,6时开始往定向食堂送锅盔,8时以前完成供货任务,8时15分按时赶到单位上班。吃过午饭后,还要继续往食堂送锅盔,下午2时以前完成供货任务。下午下班后,仍要往各食堂再送一次,食堂没有处理完的锅盔,就用自行车载着到居民区零销,直到卖完为止。当时,老母亲在老家独居,每周务必回老家探望一次,利用夜间为其挑水备柴,黎明出发赶路力争在早8时赶回县城上班,来回40多公里乡村公路,在平坦大道上可以骑自行车,遇到山坡就推着上,来回奔波的辛苦与劳累可想而知。

俗话说,熟能生巧,文人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本人生性愚钝,但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因而广结善缘,常有良师益友出手相助。在进山采购木炭过程中,由于私人交易缺少进货手续,半道被辅警怀疑来路不明而进行干预阻拦,有时还被强行扣押。单位领导第一时间写出书面证明并亲自出面澄清事实,为下属挽回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一位有锅盔加工经验的老师傅主动透露秘密,他说如果锅盔冷却后容易变硬,就不能单纯使用食用碱面,还需按比例加入少量的食用小苏打,这样就可以轻松化解锅盔变硬的问题。常言道,同行是冤家,冤家路窄难躲避。由于我讲究诚信,从不缺斤少两,我家加工的锅盔价廉质优,赢得众多回头客,个别心胸狭窄的同行暗地里从中捣乱使坏,几次趁我进店送货的档口,故意扎破我的自行车内胎,让我的送货行动难以继续,执意让我失信违约。知悉内情的好心警察经过盯梢跟踪,机智地捉拿住那个可恶的小人,并警告他如有再犯决不轻饶,这才阻止了同行和冤家的恶作剧。还有一位好心人告诉我,想让锅盔色香俱佳,除了撒些许芝麻增香,还应试着在烘烤前变换使用红糖水、柿皮水和洋槐蜜轻刷锅盔顶面,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风味。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好心人提供的“金点子”真的很灵验,的确很实用,内心里禁不住连连感叹,天下毕竟还是好人多,好人终究有好报!基于这种思想认识和锅盔加工实践经验,我不失时机地编写出题为“垣曲锅盔”的新闻稿件,被当时的《山西日报》顺利登载,极大地提升了“垣曲锅盔”在三晋大地的知名度和知晓率。

好像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在该奋斗的年龄,就要去奋斗。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龄切莫选择了安逸。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难处,也就越不再随随便便发表评论,或者瞧不起谁。这不是虚伪,而是懂得体谅,学会温柔地和这个世界相处。经过连续五年的奋力拼搏,虽然在花销方面手头宽裕了一些,但由于长期睡眠不足,体力严重透支,致使心力交瘁,或多或少影响了岗位工作的效率,尤其是极不利于下乡深入采访。单位领导在权衡利弊之后,主动建议我最好放弃既耗费体力又拖累家眷的营生,转向改做文人代写文字材料的新行当,并亲自出面替我联系了几家可靠的单位。于是,我和老伴主动放弃了继续打锅盔的主意,开始了扬长避短主动规避风险的新营生,利用夜晚充裕时间,先后在电信局、工商局和总工会代写文字材料,这样既让家眷摆脱了生意场上的繁琐事务,又在放开自己手脚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但世界上万事万物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久而久之,视力严重下降,心脑血管方面的毛病也不请自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即使压力再大,为了长远利益,也只得逐渐放缓奋进的节奏。

不过,在脱离锅盔加工作坊之后的岁月里,我还在睡梦中经常重温以往的打锅盔片段经历,心底难以割舍奋斗岁月里凝聚而成的情结。于是,便利用下乡采访的有利时机,先后去采访过皋落街张师傅的锅盔加工点、驻守在皮麻社的袁师傅锅盔加工作坊以及长期在县城三八路坚持打锅盔的丁师傅,对各自经营点的长处和优势均有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随之,还多次骑摩托深入神西河赵师傅的锅盔加工作坊现场参观,虚心学习相互切磋,起到了取长补短的好效果。返程时特意买上几个锅盔,回到家中仔细品味一饱口福。

自退休驻渝以来,与垣曲锅盔的不解之缘难解难分,其情势犹如藕断丝连,以往爱吃锅盔的嗜好丝毫没有改变,魂牵梦萦中最馋的还是垣曲锅盔这一特色美食,于是就不定期地邮购几个垣曲锅盔,既饱享了眼福和口福,又缓解了乡愁之忧思,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

文哲,山西垣曲人,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四次参加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先后获得过《运城日报》优秀新闻稿件三等奖2次、优秀奖1次,获得《山西农民报》“三农”题材优秀稿件1次。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哲911

私信、微信、打电话联系!
立即联系